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港珠澳大橋》亮相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展映人氣爆棚一票難求

12月11日,2018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正式拉開帷幕,來自122個國家和地區的4542部/集作品參評參展,還有奧斯卡評委會成員、柏林電影節獲獎導演以及美國國家地理頻道、BBC英國廣播公司、香港國際電影節等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展望紀錄片產業發展趨勢。

本屆“金紅棉影展”上最受追捧的當屬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該片於11日下午在廣州圖書館展映,導演閆東等主創亮相與觀眾互動,更首度揭秘影片幕後創作故事,現場座無虛席,人氣爆棚。


 

除了電影主創,還有中國紀錄片學會名譽會長劉效禮將軍、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科教頻道總監闞兆江、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余烈、廣東廣播電視台副總編輯施燕峰、珠海市委宣傳部副調研員沈莉、南越王宮博物館館長吳凌雲、作家吳東峰、影評家李幸、美國探索頻道新媒體及內容業務總監鄧欣等特邀嘉賓,以及來自港珠澳大橋建設一線的400多位建設者現場觀看了這部紀錄電影。



左一: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的執行總導演,來自珠海廣播電視台李凱

左二: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的總監製,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余烈

左三: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的總導演、總製片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科教頻道閆東

左四: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的總監製,廣東廣播電視台副總編輯施燕峰

 

現場五百多個座位座無虛席,觀影的觀眾紛紛被紀錄電影的真實和震撼所感動,有人熱淚盈眶,有人現場為影片打call。

中國紀錄片學會名譽會長劉效禮將軍認為,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大氣、感人至深,特別是工地上的夫妻、戀人擁吻那些靜止的畫面,很美且有力度。又一部不朽之作誕生了,它的生存影響要超過大橋的120年安全期。

中國環球電視網英語頻道副總監李賓表示,電影畫面震撼、故事感人,讓人感受到中國已經成為橋梁製造的大國和強國,是一部有力量、有溫度的作品。中國環球電視網有意將將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翻譯成英文,在國際上發行和傳播,把中國製造的激情故事和中國建設者的工匠精神分享給國際觀眾。

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余烈認為,電影以港珠澳大橋E30號沉管安裝過程為主線巧妙將整個工程情況和我國橋梁建設歷史串聯起來,讓人感受到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橋梁建設的巨大發展,是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和國力不斷增長,帶給我們新的時代和新的工程奇跡,讓人由衷地為新時代的中國和中國建設者自豪。

影評家李幸評價,電影沒有高大上的敘事和大場面的堆積,以沉管的故事為基礎敘事,不斷的發散到中國的橋梁史、中國的文化、普通中國建設者的奮鬥故事,既讓人感覺內容豐滿、懸念激蕩,又給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間,非常符合國際傳播的特點。

現場嘉賓、南越王宮博物館館長吳凌雲從文學和考古學的角度對《港珠澳大橋》的拍攝思路給與了高度肯定:“這部電影特別有巨集大歷史觀,它把港珠澳大橋與中華民族騰飛相聯繫,並引用了經典樣板戲《海港》以及紅旗渠、郭亮洞等超級工程,真的了不得,體現了中國從大國走向強國的歷程,相信這部電影可以名垂青史!”

港珠澳大橋沉管浮運組監理工程師徐昌遠說,這部電影的精髓是向我們傳遞一種價值,我們做工程的人,包括各行各業的人都有一種工匠精神,中國之所以這麽強大,就是因為有這麽多人用心去做事和奮鬥。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建設者教授級高工董志良激動地在現場表示,如果沒有國家的強盛我們就沒有遇到這樣世界級大工程的機會,電影激發了我們解決世界難題的拚搏精神和創新精神,讓我們以後敢於參與接受重大工程挑戰,為祖國再做貢獻。

 

 

《港珠澳大橋》總導演閆東現場坦言“我覺得在科學技術難題的背後,一定是人在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些人在以往的超級工程當中,都成了配角,所以我最初的感受就是如何把大橋拍得像人一樣有力量、有柔軟、有情感?關鍵在於建橋的人!”

作為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片,《港珠澳大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廣東廣播電視台、珠海廣播電視台聯合攝製,揭秘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的誕生幕後故事。

2018年10月24日全線通車的港珠澳大橋被英國《衛報》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它的通車極大縮短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間的時空距離,給珠三角兩岸人民生活帶來巨大變化。

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正是以大橋海底隧道最後一節巨型沉管E30號的沉放安裝過程為敘述主線,回顧港珠澳大橋自2009年動工以來,中國橋梁建設者們自力更新、“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和艱苦奮鬥的歷程。

2018年11月11日至11月13日,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隆重在珠海、香港、澳門首映,後進入香港、澳門的院線、社區和學校巡回放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