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陳阿姨一口鍋做出美味的煎堆,她用手揉捏出記憶中的味道

2019/11/19

美味邂逅

馬上開吃

陳珍花,今年54歲,來洋浦20多年,做煎堆6年。說她神秘,是因為從未見過她,對她的手藝很好奇。

見了她以後,她的笑容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做的煎堆是真的好吃。

揉好的煎堆

“要做好吃的煎堆,從餡料和糯米開始、做米團、揉成圓形、下油鍋、最後脫油……每一個步驟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陳阿姨如是說。

煎堆的製作過程十分講究:提前將新鮮的糯米浸泡5個小時左右,然後將糯米打成粉後,將米粉和開水攪拌和在一起搓成米團,包上花生和糖做的餡料,隨後就可以開始煎堆的塑形了。

“將米團揉捏成圓形,就可以下鍋了,15分鐘左右就炸好了。”陳阿姨一邊說著,一邊不斷地翻動鍋裡的米團。由雪白到淡黃,再變金黃,用網篩子撈起,倒在備好的蒸籠裡,炸好的煎堆金燦燦的,滋滋冒著熱氣。

鼓鼓的,圓圓的,神氣十足,裡面沒有太多餡,咬一口就癟下去了。就因為這樣,洋浦人也叫它“空心煎堆”。再咬一口,牙齒和煎堆外表皮摩擦“沙沙”作響。哇!哇!哇!滿口糯香十足!

煎堆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據文字記載,唐代稱“煎堆”為“碌堆”,從初唐詩人王梵志“貪他油煎錘,愛若菠蘿蜜”的詩句裡,可以知道煎堆是唐朝長安宮廷中的一種上乘食品。後來,隨著不少中原人南遷,就把煎堆帶到了嶺南,成為兩廣乃至海南的一種特色小吃。

煎堆,形似蟠桃仙果。關於它,民間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傳說每逢小年,玉皇大帝的女婿灶王爺都要與灶君奶奶一起上天朝見玉帝,民間為托福來年吉祥、萬事如意,各家各戶便捧出煎堆托灶王爺帶獻給玉帝。所以,煎堆也逐步演變為一種過年必備的食品。

煎堆象徵著吉祥、喜慶、團團圓圓,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在洋浦,想吃煎堆不用等到過年,只要找到這位陳阿姨就行了。

文字、攝影、剪輯、編輯:鄧曉龍

審校:陳豔妹 鄭巍 監製:武迪

聲明:洋浦網視公眾號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所推薦美食、景點均為公益行為,不收取任何費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