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鄉村,能否走出一條“個性化振興”之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新時代我國農業農村農民發展指出了新目標、新任務和新路徑。2018年2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發布,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對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做了全面具體部署。

鄉村振興大方向既定,具體的方式如何抉擇?特別需要關注的是,在廣大農村無法忽視的巨大差異性和難以回避的不平衡性面前,什麽樣的振興模式,可以將參差多態轉化為共同富裕的炬火、持續變革的活力?遍歷中國東中西部的實地調研,一個關鍵詞在我們眼前浮現——個性化振興。

1

為何要個性化振興

對於今日中國鄉村而言,個性化意味著什麽?

中國鄉村地理環境與資源稟賦千差萬別,人群生活方式與生計模式也就千差萬別;五千年文明史留下的烙印多樣多變,文化傳統與風氣習俗也就多樣多變。這就決定了我國現存近60萬個村莊的複雜異質性。沒有一個模子刻出的兩個村莊,這樣的五光十色,本身就是鄉土中國重要的遺產,就是面向未來的可貴價值。

河北隆化打造“四季草莓”生產基地,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是人的聚合,自人情社會、熟人社區脫胎而來的中國鄉村,個性也體現在社會運行的多個維度。基層治理模式的選擇,如何選賢任能,如何“擺平理順”,可以有個性;村莊凝聚力的形塑,如何厚植良好風氣,如何團結鄰裡力量,可以有個性;村莊走出一條日新又新的道路,如何經濟做強,如何發展優化,取捨決斷間更彰顯個性。不斷生成生長的鄉村個性,包孕著鄉村發展種種可能性,機遇的火花在此閃爍,探索的潛能於焉釋放。

對於今日中國鄉村而言,何以能夠個性化?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正與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相銜接。站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啟程時刻,農業農村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逐步落實,諸多新理念賦能的農業現代化不斷鋪開,是鄉村個性化振興的歷史方位,也是鄉村個性化振興探索前路光明的底氣所在。

2

個性化振興的圖景應是怎樣的

個性化振興應是自主化振興。鄉村振興走向個性化,要激活和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令廣大農村群眾可以按照其自身願景探求鄉村發展方式,挖掘家園的能量與價值。在鄉土上,農民生長於斯,發榮於斯,與鄉土有割捨不斷的血緣地緣紐帶,與當地要素資源、發展優勢、社區風貌、文化基因具有天然的內在聯繫,他們對鄉村的了解、體驗和認同都是外人無法比擬的,他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更是鄉村個性化振興最需要重視和依恃的力量。

鄉村振興走向個性化,特別要考慮農民的感情寄托、理解農民的思路指向,依靠農民動力源、調動農民積極性、提高農民參與度、反映農民新期盼。相應地,設計鄉村振興政策措施,更要廣泛征求農民意見、符合農民意願、獲得農民支持。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個性化振興得以真正落實。

個性化振興應是創新式振興。無創新,即無個性。一個村莊與其他村莊採用雷同的發展模式、套路化的治理方式,難言個性化振興。在提倡差異化發展的思維下,需要認識到,差異的活性需要以創新的水準來維持,而創新的水準又取決於人的素養的提升。個性化振興在此就需要接通鄉土中國的知識轉型,要讓廣大農民有更好、更充分的機會提升自身文化素養,擁抱當下創新潮流。只有個性化振興的實踐者掌握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始終保有向世界開放的眼界,個性化的未來,才不至於無以為繼;個性化的方向,才不至於發生根本偏差。

當然,個性化振興中的創新因子,也須立足於鄉村自身條件。創造性與鄉土唯有緊密摶合,創新才能有汩汩不竭的活水滋養,振興路上才能有層出不窮的新意綻放。

個性化振興應是合力式振興。鄉村振興雖曰“個性”,但不能“獨”,不能單打獨鬥。從村莊內部說,村集體與黨組織應有效配合,共同動員起村莊合力,動態吸納意見,形成合理的謀劃平台;從村莊外部看,可善用形勢政策,可依托市場力量,更可兼收並蓄多元治理力量,實現經濟要素合理重組,治理資源盡其可用。百姓有心氣,能支持;政策有余地,能鼓勁;外部力量既專業,又確實有先進的經營理念。多方合力之下,必然形成共贏局面。

3

個性化振興之路如何走穩走實

從鄉村的個性特點出發找準自己的發展路徑,是個性化振興的“起手式”。不過,這條道路要走穩走實,還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小心一些陷阱。

首先,講求個性化發展,不是不能借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家的好經驗好思路往往可激活自家想法、打開自家視野,只是簡單照搬則不可取。

據了解,僅在陝西,試圖學習小有名氣的鄉村旅遊特色村袁家村模式的村莊就有近60個,但真正複製這一模式獲得成功的鄉村寥寥無幾,原因在於這些鄉村停留於表面複製,未能耐心學到其精髓,更未能將新項目與當地生產生活緊密結合。

其次,一些地方在推進鄉村振興中急於求成、刮風搞運動。有的強行推進村莊撤並、趕農民上樓;有的在規劃和建設中追求整齊劃一、集中建房,鄉村失去了獨特的味道和特色;有的在產業布局上出現重複、雷同現象……個性化振興任何時候都不能搞“大水漫灌”,施政者需要給基層多一點空間,自己多一些耐心。

山西靈丘紅石塄鄉車河社區群眾在收獲有機南瓜 柴婷 攝

吸取了這兩方面的教訓,要實現鄉村個性化振興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施政者何為?目前看來,可能需要抓好以下幾方面——

一是要保持足夠的定力,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不搞層層加碼,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義,杜絕形象工程,更不能越過改革底線,犯顛覆性錯誤。

二是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分類指導、精準施策,注重同農村經濟發展水準相適應,同當地文化和風土人情相協調,特別是各地在編制省市縣層面鄉村振興規劃的同時,要更加重視編制鄉村層面的振興規劃或實施方案,突出鄉村的特點、體現鄉村的多樣性、差異性,突出鄉村內部功能的多重性、鄉村之間功能的互補性。防止在缺少科學規劃或方案的情況下就盲目推進、隨意推動,防止忽視鄉村差異性多樣性盲目模仿、千篇一律,防止脫離實際盲目攀比、功能雷同。

三是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各地探求符合鄉情村情實際且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和項目,善用市場力量實現鄉村個性化的“脫穎而出”。(本文第一作者為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

無中生有:自然山水來入股

半月談記者 孫亮全

“除了地盤大,什麽也沒有:要錢沒錢要人沒人;1000來畝坡梁地,種下作物能把本收回來就不錯了;山上養的牛羊也是有一年沒一年,今年掙錢明年賠。”這曾是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紅石塄鄉的寫照。

2013年以來,靈丘縣憑借與首都經濟圈、雄安新區相比鄰的地理優勢,以及發源於北嶽恆山深處的唐河下遊直入白洋澱的自然資源優勢,通過改革與規劃,激活山水資源,努力探索“空間變資源、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股金、村民變股東”的振興路。

靈丘縣邀請在鄉村建設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建築師團隊進行整體規劃設計,以唐河大峽谷自然風光、北魏歷史文化及有機社區農業為構架,進行鄉村近遠期規劃與建設。

車河有機養殖基地

紅石塄鄉黨委書記燕文星介紹,試點從上車河、下車河兩個村莊開始,由78戶182位村民聯合成立“靈丘縣道自然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並將其作為經營主體,與幫扶企業組建了車河有機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

村民先將承包的耕地、林地、四荒地及整個區域內的山川、河流、峽谷等全部“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再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開發公司。按照合約約定,開發公司前3年每畝每年支付社員土地流轉金500元,此後每隔3年遞增5%。開發公司利用流轉的土地以及山林資源開展有機種植、養殖等項目,項目盈利後合作社可獲得30%的分紅。同時按照約定,企業用工也要優先使用兩村村民。

經過幾年的發展,車河社區1000多畝耕地已完成流轉,雜糧、蔬菜等有機種植700余畝,有機雞養殖超3萬多隻,有機羊養殖5000多隻。同時,政府投入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公司投入資金,鋪設天然氣管道、整修田間道路、新建新型農居65套作為村民安置房。

目前,在車河,一座座石牆青瓦的家庭小別墅錯落有致地點綴在青山綠水間,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開始以公司員工身份上下班。農業總產值已經由改造前的19萬元上升到2020年底的2200萬元;人均年純收入由2300元提高到了1.85萬元,翻了8倍。

車河經驗擴展到全鄉後,上、下沿河村也變了樣子。家鄉面貌的改善,吸引了外出的年輕人返鄉,他們帶頭做起了漂流、餐飲、民宿。“獨特的山水環境,使村子成了附近省市人們的休閑目的地,夏天客人絡繹不絕。”靈丘縣青年創業者協會秘書長、靈丘縣青創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俊騰說,這些項目每年給村集體也帶來20多萬元收入。

點評:山西大同市靈丘縣紅石塄鄉用市場手段,將此前難有產出的山、水、林、田、河資源激活,變成資金、股金,吸引企業投資、運營,與村民建立合理的利益鏈接機制,發展出高質高效的有機農業和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目前,貴州盤州市舍烹村、山東淄博市博山區中郝峪村等同樣通過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了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民的轉變,盤活鄉村資源,激發鄉村活力、釋放鄉村潛力。

引鳳入巢:新老村民“復活”詩意

半月談記者 董小紅/高搏揚

一邊是種茶采筍、染布製陶的田園生活;一邊是理念改變、攜手致富。成都蒲江縣甘溪鎮的明月村,通過引進“新村民”,挖掘自然資源稟賦和傳統文化底蘊,以此帶動“老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步入明月村,仿佛走進一個詩意世界。村道乾淨整潔,連路邊的垃圾桶都“戴”著村裡的傳統鬥笠,古樸可愛。

走進村道旁一幢白色的房子,門口掛著簡簡單單一塊小牌子——遠家。這是一個集民宿、手工教室、咖啡館、書店、服裝店等業態於一體的鄉村文化空間。已在明月村生活6年的遠家負責人張小喜說,村民的淳樸熱心讓他感受到久違的人情味兒,他決定留下來。當時,他和朋友一起創辦了一個服裝品牌。留下後,張小喜驚喜地發現,明月村不僅曾經有染布的傳統,村裡的土壤還非常適合一種草木染原料“蓼藍”的生長。

青黛藍染設計工作室向遊客傳授藍染工藝技巧

為利用好當地的自然資源,張小喜帶著團隊到外地學習草木染技藝,學成後回村給當地“老村民”培訓。他還帶領團隊,為村子制定了專門的草木染發展規劃,讓這門技藝在村裡“復活”。在他的帶動下,越來越多“老村民”意識到傳統技藝是個寶藏,主動參與進來。

35歲的“老村民”蔡瓊此前一直在外地打工,了解到村裡正在發展草木染技藝後,她回村從頭學習,目前已是遠家草木染手工藝體驗館的一名講師。“一個月四五千元,跟我在外打工收入差不多,還能顧著小孩和老人,很不錯。”

明月村的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引鳳築巢”。蒲江縣不僅成立了明月村“引鳳築巢”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凝聚各級力量組建園區黨委,成立旅遊合作社、鄉村研究社、社區營造研究機構等社會組織,共同參與村級治理。該村還爭取了187畝國有建設用地指標,盤活集體建設用地和閑置宅基地資源,為明月村“引鳳入巢”提供了啟動器。

政府還搭建新老村民對話平台,加速新老村民融入。最近,38歲的“老村民”江維打算轉型做生態農業,面對日益增加的管理維護成本,他有點支撐不下去。通過新老村民對話平台,一些“新村民”了解情況後,主動入股加入江維的生態種植項目。“有了大家的支撐,幫助我解決了初期的資金和技術難題,現在慢慢好起來了。”對於村子的未來,江維很有信心。

目前,村裡引進了藍染、陶藝、篆刻、藝術咖啡、劇場、音樂酒館、主題民宿等51個文創項目,引進像張小喜一樣的“新村民”100餘名,著力打造文創旅遊產業,2020年接待遊客23萬人次,旅遊收入達3300萬元,帶動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7萬元。

甘溪鎮黨委副書記左豔鵬說,當地還根據村裡發展的文創產業改善基礎設施、美化環境,助力農旅加速融合。

點評: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讓各種人才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到鄉村振興主戰場建功立業,可以說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最有效路徑。蒲江縣明月村“引鳳築巢”,引導“新村民”帶動“老村民”,為基層注入了新生力量,為鄉村凝聚了創新活力,雙方良性互動,共同形成了鄉村振興的持久引擎。當下,不僅僅是明月村,許多地方已經將人才引進與培育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在重慶,提出開展農民職稱評審工作,將鄉村人才支援作為結對幫扶的重要任務,同時探索建立“智慧鄉村人才超市”,為城鄉人才資源流動建好平台。

點醒傳統:荒山長出藝術區

半月談記者 熊家林

破竹、烤色、去節、分層、定色、刮平、劃絲、抽勻……經過數道傳統工序後,江西萍鄉市湘東區江口村村民張理萍從本地種植的慈竹中抽取出一條條竹絲。捏著這些比頭髮寬不了多少的竹絲,他開始耐心細致地幫瓷器“穿衣服”。

張理萍是手工竹編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也是瓷胎竹編第五代傳承人。瓷胎竹編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竹絲為材料編織瓷器的“外套”。一件完整的瓷胎竹編作品需要一名熟練工匠花費近30天時間、經過84道工序才能全部完成。

湘東區優質竹資源豐富,為響應當地政府號召,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曾在“瓷都”景德鎮從商的張理萍回到江口村,建起了竹藝中心和竹編博物館,手把手傳授村民瓷胎竹編指尖技藝,先後培養吸納了30多名村民進入竹產品加工行業。

看著擺台上“身價”從幾百元到數萬元不等的竹製工藝品,半月談記者產生疑問:雖然製作精良,但價格不菲的產品如何賣出去呢?

“靠單一產業是難以盤活村莊集體經濟的,多個產業相互融合促進,才能有效帶動村民致富。”江口村村支書楊文群介紹,為幫助這個基礎較差的窮山村,2020年在湘東區委、區政府支持下,江口村先後引進三石竹藝中心、零799藝術區、油葵花草種植基地等項目,三產融合幫助村莊發展文藝經濟。

零 799 藝術區

說話間,他把半月談記者帶到零799藝術區。這座荒山“長出來”的藝術區,共吸引30多位藝術家入駐,從高空看去像一座白色“藝術宮殿”。

“鄉村振興中,農村房屋‘穿衣戴帽’,村民的觀念和素質也在革新。”零799藝術區藝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張佰橋說,藝術區成為村子的“引流利器”。今年5月,藝術區與中央美術學院合作推出社會實踐展,大量藝校生、遊客等前來寫生旅遊,這裡一時間成為“網紅打卡點”。

江口村62歲的老刮瓷工陳雲發今年放下刮刀拿起畫筆,在藝術區跟班學習。憑著對繪畫的興趣,陳雲發白天刮瓷晚上畫畫,如今已經是周邊鄉鎮小有名氣的畫家。江口村這樣的農民畫家並非孤例,他們賣出去的畫都成為江口村對外展示的窗口。遊客帶來的消費力在江口村催生出農家樂和民宿,進一步增加了農戶收入。

引流、體驗、推品……江口村依靠竹藝館、藝術區、花木園等文藝產業,走上“農旅藝”鄉村振興快車道。一二三產彼此支撐促進,讓這個空殼村搖身成為集體經營性收入50餘萬元的文藝山村。

點評:依托鄉村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發展鄉村特色文化傳承,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的一大抓手。在發展的過程中,僅靠生產單一的特色文化產品,很難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江西萍鄉市湘東區江口村讓村民以“主人翁”身份參與到鄉村振興進程中來,三產引流,二產推品,一產體驗……讓有勞力者做農業,懂市場者做加工,有創意者做服務,產業間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真正實現了鄉村個性化振興。目前,在浙江麗水蓮都區、山西平遙古城等地,一些建設者還通過文化IP的打造與授權運營,實現特色文化資產的商業變現。

再造產業:“職業茶農”種“金葉”

半月談記者 駱飛

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坪山仡佬族侗族鄉大坪村曾是省級深度貧困村。近年來,昔日零星散布山野的茶樹資源在脫貧攻堅中被逐漸“盤活”,成為支撐大坪村發展的主體產業,一個民富村靚的“茶香之村”正在出現。

大坪村原有茶園1200畝,零星散布在廣袤的山林中,種植分散、管護粗放、附加值低,儘管茶葉品質好卻始終打不出“產業好牌”。

李本源了解村民種茶情況 駱飛 攝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擔任新華社駐石阡縣大坪村第一書記的李本源和村支兩委幹部一起探索解決產業難題。他們多次邀請中國茶葉研究所專家進村培訓村民,指導他們科學管理茶園,並在此基礎上培育“職業茶農”。“以前任由茶樹生長,捨不得修枝,跟著專家學,修枝、剔果能保障茶葉營養,品質更好。” 首批學員李永忠在培訓中受益匪淺。

2020年,在新華社幫扶下,大坪村興建了茶葉加工廠,提升了大坪村產業深加工能力。村民王元兵感慨道:“以前村裡沒有加工廠時,大家采茶青往往是‘采一篼,留半樹’,就怕采多了賣不出。現在采多少都能賣,根本不擔心,價格也不錯。”

茶葉加工廠技術負責人鍾聲亮介紹,這兩年,加工廠每年平均向村民收購150多萬元茶青,每斤茶葉保底收購價格高於全縣茶葉同期市場價一兩元,最大限度讓利村民。大坪村以茶葉加工廠為依托,在前期組建村級合作社的基礎上,又不斷將分散茶農組織起來,做大做強茶產業,增加了村集體收入。

2020年初,大坪村引進貴州鉀天下茶業有限公司承包茶葉加工廠。公司負責人林榮峰說:“公司把春、夏、秋、白露茶拚配起來,開發了全新紅茶餅產品,口感、耐泡程度等實現突破。”如今,大坪村擁有了自己的茶葉品牌——“紫孔雀”。

大坪村茶園實現全年生產後,村民茶青收入較僅采春茶時增收近3倍,帶動800多名村民穩定增收。為提升茶葉銷售量,幫扶工作隊還多渠道推銷茶產品。2020年,大坪村的茶葉以直播帶貨、網店銷售等實現400萬餘元銷售額。

坪山鄉黨委書記田地介紹,大坪村一方面積極搭建平台,吸引更多村民返鄉創業就業;另一方面建立“反哺機制”加強鄉村公共、公益服務。

村黨支部與承租企業聯合設立助農公益金,企業將茶產品銷售額的3%作為公益金,用於獎勵生產,表彰善行等。“建設美麗鄉村,大家都有責任和義務,反哺讓各方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李本源說。

點評:鄉村振興不僅僅是單純的投入資金,而是要構建出產銷相銜接、貿工農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體系。大坪村在夯實特色產業基礎上,積極構建政府牽頭、企業助力、村民參與相互協同的合作機制,全村將村支兩委、企業、村民擰成一股繩,各自立足於自己的優勢,持續聚焦茶葉產業發展,同時完善利益分配機制,增強了村集體經濟,增加了村民收入,提升了企業效益,讓各方能共享茶產業發展的成果,變多元利益需求為共同的振興致富的發展目標服務,持續釋放特色產業強村富民的紅利。

議題策劃:葉俊東

統籌審稿:周清印

組織實施:高遠至/許中科

編輯組稿:原碧霞/范鍾秀

原標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個性化振興:鄉村告別“千村一面”》

責編:郭豔慧

校對:杜肖錦(實習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