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酒精、酒醉與酒精肝

酒文化,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部分,對於一個喜歡熱鬧、喜歡酒文化氣氛的人來說,沒有酒,很難想像一桌子人圍在一起拚命扒飯的狀態,也能稱之為宴會。筆者不喜酒,很難享受那種微醉的樂趣,僅想科學地解釋一些我常被問到的問題。

酒精在人體的代謝

酒精,化學名乙醇,人體攝入的乙醇無法被人體直接利用,90%以上需經肝臟進行代謝或者說「解毒」,這個化學過程需要兩個酶,經胞質內乙醇脫氫酶(ADH)和微粒體內細胞色素P450 2El(CYP2E1)催化,乙醇被氧化為乙醛,後者再經乙醛脫氫酶(ALDH)代謝為乙酸,最終轉變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酒精與酒量

所謂酒量,作者理解應該是飲而不醉的最大量。醉,是酒精對機體的傷害達到一定的程度。是否醉酒,取決於血液中乙醇的濃度。當血液中乙醇濃度在0.05-0.1%時,人開始朦朧、暢快地微醉;而達到0.3%時,就會口齒不清,步態蹣跚,這就是常說的酒醉了;如果達到 0.7%,人就會死亡。對於乙醇的承受力,個人差異很大。這是由於胃腸吸收能力和肝臟的代謝處理能力不同所致,也就造成了人之間的酒量不同。上面說到的三個酶,乙醇脫氫酶(ADH)、微粒體內細胞色素P450 2El(CYP2E1)和乙醛脫氫酶(ALDH)是決定每個個體差異的絕對因素,酒量具有遺傳性,與這三個酶的遺傳性有關,而且這三個酶具有高度的基因多態性,這種多態性決定了飲酒行為。

酗酒者有基因決定的痕跡

酗酒者往往受到譴責,被認為純粹的不良個人行為,科學發現,酗酒者具有遺傳背景,是由基因決定的。乙醇脫氫酶ADH2*2編碼的酶具有較高活性,可使乙醇分解速度增加13倍,存在於70%以上的中國漢族人群中。一項納入21個病例對照研究的薈萃分析顯示,ADH2*2在亞洲人群中可作為酒精性肝硬化的保護因素,使其發病風險明顯減低。一份對 876例歐洲人研究發現,ADH2*2等位基因頻率在非酗酒者中要高於酗酒者(P=0.001 6),也就是說體內有這個基因的人不易酒精成癮,沒有攜帶這個乙醇脫氫酶同位基因的容易對酒精產生依賴,並更易發展成酒精肝。

酒與紅臉

紅臉的癥狀就是面色潮紅、心動過速及噁心、嘔吐等醉酒癥狀,產生這些癥狀與乙醛在體內大量蓄積相關。這一現象主要存在於日本、中國和韓國等東亞人群中,因此也被稱為「亞洲紅」。這些不適癥狀會抑製人們繼續飲酒的慾望,不易產生酒精依賴,可對飲酒者起到保護作用,從而降低其發生酒精性肝病的風險。這也是亞洲人相比於歐洲高加索人和非裔美國人較少發生酒精依賴的原因。而乙醛在體內大量蓄積與乙醛脫氫酶(ALDH) 的2個等位基因有關,即野生型ALDH2* 1和突變型ALDH2*2,突變型ALDH2*2如果活性不夠,易臉紅,也具有遺傳性。但我國的一份研究顯示,如果攜帶突變型ALDH2*2基因的人群,即便少量飲酒也會比無攜帶突變型ALDH2*2基因的更易發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簡單說,紅臉的人常飲酒後果更嚴重。

酒量可以鍛鍊出來嗎

酒量可否鍛鍊出來,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所謂練酒量,其實是提高酒精對人體傷害的耐受程度,做到「酒精耐受」:相同量的酒精,對身體功能和行為產生更輕微的效果。

二是,提高酒精的代謝速率,使乙醇及代謝產物不易在體內積聚。這與上述三個酶有關,乙醇脫氫酶(ADH)和乙醛脫氫酶(ALDH)相對受遺傳影響,難以誘導,也即後天難以提高。但微粒體內細胞色素P450 2El(CYP2E1)易誘導,長期酒精刺激可以增加活性20倍以上。

酒精性肝病對飲酒量的標準

酒精量的個體差異很大,我國定義的標準是有長期飲酒史,一般超過5年,摺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 g/d,或2周內有大量飲酒史,摺合乙醇量>80g/d?但應注意性別、遺傳易感性等因素的影響?

乙醇量(g)=飲酒量(ml)×乙醇含量(%)×0.8?

舉例說明

男性,35歲,最近部門體檢查肝功能轉氨酶ALT明顯升高,達300多(正常不超過40),到我院肝科門診,醫生常規病毒性肝炎等檢查,均陰性,也檢查了自身抗體均正常。查超音波提示脂肪肝,沒其他病因提醒,詢問病史,有每天飲酒的習慣,但量不多,每天約3兩白酒,有5年歷史。該病人,體重70Kg,升高168CM,體重指數:24.8,還夠不上肥胖。

病理見肝臟以3區病變為主,脂肪細胞變性,大泡性為主,肝細胞水腫、氣球樣變,小葉炎較重,肝纖維化竇周纖維化明顯,可見Mallory酒精小體。

最後診斷酒精性肝炎並發展成酒精性肝纖維化。

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初期通常表現為脂肪肝,進而可發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酒精濫用和依賴顯著增加了酒精性肝硬化的發生風險,其中在40~59歲人群最為顯著。此前曾有報導,長期的每天飲酒,尤其是飲白酒或啤酒,更易引起酒精性肝硬化?年齡和人體體重指數是嗜酒者發生酒精性肝炎的獨立預測指標?一份研究(JHepatol,2017,66(3):6lO-618.)認為早期/代償期酒精性肝病患者的5年肝病相關死亡率為13%,而失代償期患者則鋼彈43%;其中嚴重纖維化(F3/4)對10年死亡率有重大影響(F3/4:45%比F0~2:0%,)。對於失代償期酒精性肝病患者,臨床特徵(性別:女性)、肝衰竭的生物化學指標(膽紅素?國際標準化比值)、組織學特徵可以預測患者的長期生存率;隨訪期間,無論代償期還是失代償期酒精性肝病患者,戒酒都是生存率的重要預測指標?(肝膽相照-肝膽病在線公共服務平台www.igandan.com)

譚友文,「老譚說肝病」主要撰寫者,主任醫師,博士。江蘇大學碩士生導師,江蘇大學附屬鎮江三院肝科主任,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負責人,江蘇省333培養對象。

本文轉載自「老譚說肝病」,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更多肝膽資訊,免費顧問醫生,請關注「肝膽相照公益行動」微信公眾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