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肝在研新藥全球進展,IIb期2毫克,3/4表面抗原血清轉化_Peg

目前,推薦的治療慢性B肝病毒(HBV)感染方法只能實現病毒抑製,而很少有B肝表面抗原(HBsAg)丟失。全球科研人員都已確立的主流觀點,即慢性B肝治療的最終重點是結合B肝表面抗原丟失、抑製新的肝細胞感染、消除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池和恢復免疫功能來實現病毒控制。

B肝在研新藥全球進展,IIb期2毫克,3/4表面抗原血清轉化

全球研究人員指出,新型核苷酸類似物(NAs)正在開發中,旨在提高現有NAs的療效。例如,貝西福韋和替諾福韋的前藥包括替諾福韋環酸替諾福韋、替諾福韋二吡呋酯、元卡韋目前正在研究中,它們都屬於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然而,最理想的策略應該是針對B肝病毒生命周期中的多個步驟,從而抑製病毒複製和抑製新的cccDNA形成。

到目前為止,B肝病毒生命周期的幾個步驟被認為是可能的靶點,並且已經被利用,例如B肝病毒聚合酶抑製劑、進入受體或衣殼組裝阻斷劑,以及阻止cccDNA形成或抑製B肝病毒DNA轉錄的分子。其中,一些目前處於藥物開發的臨床或臨床前階段就值得醫藥學界關注。在B肝病毒附著或稱為進入抑製劑方向,目前全球主要開發的藥物有Bulevirtide(Myrcludex B)。

它是一種合成脂肽(肉豆蔻酰化前S1肽),通過阻斷B肝病毒與NTCP受體的結合,進而抑製B肝病毒進入人體肝細胞。該藥最近研究進展是,已經應用於聯合或不聯合聚乙二醇干擾素α試驗。在一項人體第2期b部分臨床試驗中(MYR203),有60名慢性B肝合並丁肝病毒感染者參與到這種研究藥物中來,他們被隨機分為以下4個治療組:

A組:Peg IFN-α每周1次(n=15);B組:bulevirtide 2mg/D皮下注射+Peg IFN-αqw(n=15);C組:白藜蘆醇5 mg qd+Peg干擾素α(n=15);D組:或Bulevertide 2mg qd(n=15)。所有均治療48周。研究人員觀察到,B組和C組分別有6名和2名實現B肝表面抗原水準下降超過1 log10。值得注意的是,在2毫克劑量bulevirtide+Peg-IFN-α治療組中,有4/15(27%)檢測不到B肝表面抗原水準(表面抗原陰轉);

有3/4的參與者出現B肝表面抗原血清轉化(不僅表面抗原陰轉,還伴有B肝表面抗體轉陽)。負責研究藥物Bulevirtide(Myrcludex B)的研究人員指出,一項新的慢性B肝單一感染試驗設計預計很快就會完成(這項試驗編號:NCT02888106)。以上就是最新關於慢性B肝新藥全球研發進展之一,這種研究藥物的靶點是,HBV附著/進入抑製劑方向。

除此之外,許多人還關心越來越多研究機構參與到慢性B肝藥物開發中,這些藥物研發具體進入I期、II期或已有進入III期人體臨床試驗階段。我們可以通過一張截至2020年10月1日的B肝全球創新藥研發進度略窺一二。其中,Drug Name是全球B肝新藥名稱;Trial N指的是該藥當前的臨床試驗編號以供查詢;Phase指的是試驗分期,Phase2就是已經進入第二期臨床研究;Status,指的是所處階段的完成情況,Completed(已完成或完整的)、Not yet recruiting(尚未開始或尚未招募)、Recruiting(招募進行中)、Actinve,not recruiting(暫不招募)。Sponsor指的是研發該藥的機構名稱或資金讚助方。

圖表中共有6個不同靶點(作用B肝病毒生命周期不同步驟)在研發中,有33項臨床試驗,處於第一期臨床研究有7個,處於第二期臨床研究有25個,處於第三期臨床研究有1個(指Bulevirtide(Myrcludex B),HBV/HDV)。圖表還未完全歸納全球慢性B肝在研B肝進展,但總體上,全球在該領域藥物開發是積極的,多數已進入人體第2期臨床階段(上圖也包括國內藥企研發新藥)。

小番健康結語:以上圖表和科學研究進展情況,來自希臘雅典和卡波迪斯特裡安大學醫學院醫學部、希波克拉底綜合醫院、塞浦路斯尼科西亞大學恩戈米分校醫學院基礎與臨床科學系研究人員提供,發表於《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雜誌上(截至2020年10月1日部分研究藥物)。Bulevirtide(Myrcludex B)目前已在德國、法國、奧地利上市批準用於丁肝病毒感染治療,該藥目前即將進行慢性B肝單一感染試驗臨床研究(2020年10月1日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