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齊國為什麽會發生“田氏代齊”?離不開吳國的助攻

田氏代齊,也叫田陳篡齊 。指中國戰國初年陳國田氏後代取代齊國薑姓呂氏成為齊侯(齊威王始稱齊王)的事件。這一事件被《史記·齊太公世家》、《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等史料所記載。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冊命田和為齊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齊侯的合法地位。公元前379年,齊康公去世,奉邑入於田氏,薑姓呂氏從此退出齊國的歷史舞台。由此,田氏代齊和三家分晉一樣,成為春秋和戰國的重要歷史轉折點。眾所周知,三家分晉的發生,是因為晉國公族勢力衰弱。那麽,齊國之所以發生“田氏代齊”,其原因又是什麽呢?

首先,根據《史記》、《春秋》、《戰國策》等史料記載,早在公元前671年,陳國出現內亂。在此背景下,陳公子完為避禍奔逃至齊國,至齊國後為齊國田氏之祖,(“陳”“田”本為一字)。由此,對於取代齊國薑氏的田氏,實際上是春秋時期陳國的後人。在陳完來到齊國後,受到了當時齊國君主齊桓公的任用。自此之後,陳氏,或者說是田氏在齊國生根發芽,並茁壯成長。公元前545年,田完四世孫田無宇與鮑氏、欒氏、高氏合力消滅當國的慶氏,取得齊國公族與國人的支持。

由此,在春秋後期,雖然田氏成為齊國實力強大的卿大夫,但是,在齊國內部,還是存在高、國、鮑、晏等可以製衡田氏的卿大夫家族。一定程度上,春秋後期的齊國,和當時的晉國比較類似,因為分封製的存在,促使卿大夫擁有一定的封地,並在此基礎上集聚勢力。就晉國來說,各個卿大夫家族之間的激烈鬥爭,立下了智氏、韓氏、趙氏、魏氏這四大卿大夫。在晉陽之戰後,魏趙韓三家聯手消滅了智氏,並瓜分了晉國公室的疆域,從而推動了“三家分晉”的發生。而就齊國來說,田氏能夠一家獨大,也和一場戰爭有關。

這場戰爭就是“艾陵之戰”,艾陵之戰是公元前484年吳國在艾陵地區打敗齊國軍隊的一次著名戰役。根據《左傳》的記載,“甲戎,戰於艾陵。展如敗高子、國子敗胥門巢。王卒助之,大敗齊師。獲國書、公孫夏、閭丘明、首三千,以獻於公。”在艾陵之戰中,吳國大軍擊敗了齊國大軍,齊國不僅損失了十萬大軍,更導致高、國、鮑、晏等家族的實力大損。也即在艾陵之戰前,齊國內部還存在可以製衡田氏的力量。但是,在和吳國的艾陵之戰後,齊國田氏之外的卿大夫家族都受到了削弱。

最後,在艾陵之戰後,公元前481年,田恆殺齊簡公與諸多公族,另立齊平公,進一步把持齊國大權。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確保篡位過程中不會遇到較大的抵抗,田氏又以“修公行賞”爭取民心。公元前391年,田和廢齊康公。公元前386年,田和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自春秋時期開始,到戰國初期完成對齊國薑氏的取代,田氏可以說是處心積慮,歷經了數代人的努力。在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後,周王室的權威幾乎是蕩然無存了。在此基礎上,田氏代齊後的齊國和魏國、趙國、韓國、秦國、燕國、楚國成為戰國七雄。

文/情懷歷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