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同一種藥價差20倍!上海17元江蘇310元,差價被誰吃了?

近期,某男子在網絡上傳了一個視頻,表示某患者在海市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自費購買恩替卡韋分散片,每盒17.36元。

但在江蘇東台市人民醫院用醫保卡買了一盒同劑型、同廠家、同品牌的恩替卡韋,一盒原價為310.8元,醫保支付195.8元,患者自付115元。

視頻中他曬出了兩張同在今年3月25日、分別在上海市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和東台市人民醫院購買B肝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分散片的處方單。

其中,患者在中山醫院自費購買了三盒恩替卡韋分散片,每盒17.36元,三盒共52.08元;但在東台市人民醫院用醫保卡買了一盒同劑型、同廠家、同品牌的恩替卡韋,一盒原價為310.8元,醫保支付195.8元,患者自付115元。

兩家醫院購買的恩替卡韋分散片都是由正大天晴藥業生產的,品牌名為潤眾,劑型均為一盒28片/0.5mg。

患者不禁發出了疑問:一模一樣的藥,藥價為什麽相差近20倍?

一模一樣的藥,藥價相差近20倍?真的嗎?

首先我們來求證下這個視頻的真假。

3月29日上午,記者就恩替卡韋的藥價,致電東台市人民醫院,對方相關負責人稱:“我們這邊的價格高,因為上海的價格是‘4+7’集中招標採購的,價格比我們這邊要便宜得多。”

該負責人繼續解釋:“江蘇的藥品招標模式與上海不一樣,江蘇省統一集中招標採購,恩替卡韋中標價格在300塊左右,本地醫保報銷比例差不多50%。而上海是4+7國家集中招標採購試點(藥價下降幅度大很多,記者注)我們醫院也希望價格跟上海能一樣,但目前做不到。”

3月29日下午,記者來到上海中山醫院詢問恩替卡韋藥品情況。藥房工作人員表示:“正大天晴的潤眾有貨,便宜,大概17塊左右一盒。恩替卡韋的原研藥博路定前段時間缺貨了,今天進了一點,今天開藥的話有貨,後續就不保證了,價格大概是140左右一盒。因為4+7帶量採購開始,後續估計就只有潤眾了。”

記者查詢各地恩替卡韋的中標數據,同劑型的藥品價格也基本相同。

例如,在四川中標的正大天晴恩替卡韋分散片,劑型7片/0.5mg為88元,28片為352元。同樣劑型,原研藥施貴寶的博路定為191.99元,28片為767.96元。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一盒28片/0.5mg的恩替卡韋大約是一個患者一個月的藥量,上述價格也就是患者的月消費金額。

為什麽?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因此,上述視頻中男性患者所言非虛,同樣的藥上海17塊多、東台300多塊。為什麽會出現近20倍的藥價差?

答案很簡單:就是上述人員都提到的“4+7帶量採購”。

“4+7帶量採購”簡單說就是,政府相關部門承諾大量採購某種藥品,但藥價必須大幅下降,比如記者獲悉,有些藥品的價格下降90%。

對於在“4+7”帶量採購新政中中標藥品在試點地區之外巨大的價格差異,3月28日,某醫藥交易中心副總裁向記者解釋稱:“4+7試點地區藥品降價市政府合理議價的效果,是真正的量價掛鉤。藥企會有短痛,但最大的影響還是中間環節,把流通的中間環節去掉了,價格自然降下來了。”對醫保機構而言,恩替卡韋每片價格降價97.5%,醫保支付減少了95%。

具體而言,全國有11個重點城市的31種藥(後中標25種)由國家醫保局統一採購某一家的藥品,中標的藥品要大幅降價。

2018年11月15日,上海市陽光採購網公布《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文件》,明確國家啟動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試點地區範圍為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沈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11個城市(以下簡稱4+7城市),針對31個藥品進行帶量採購。這也是國家醫保局成立後第一個最大規模的聯合採購項目。

正大天晴此前曾流出一份電話會議紀要,對於為什麽要主動降價那麽多?正大天晴方面表示:

“一是要確保天晴在肝病領域的戰略地位,第二是要確保中標、4+7代表了中國的富裕省份和學術核心地帶。我們中標也是險勝。價格之前公司內部就是商量好了,無論如何都要中標,降價後的影響我們再調整。我們判斷了自己的成本和競爭對手的成本,還是能賺錢的。肯定不會做賠本生意。

預計明年恩替卡韋銷量增長在50-100%之間。產能供應全國沒問題,不需要增加什麽設備。”

中標價格大幅下滑,如成都倍特的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和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韋降幅均超過了90%;降幅超過50%的藥品超過11個;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最小規格0.59元(降幅96%),恩替卡韋0.62元(-94%),阿托伐他汀鈣片0.94元(-83%),厄貝沙坦片0.53元(-62%)等報價震驚市場;外資藥企只有阿斯利康(吉非替尼片)和百時美施貴寶(福辛普利鈉片)碩果僅存。

12月8日,針對4+7城市藥品帶量採購引發的市場震蕩和爭議,國家醫保局試點辦、聯采辦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應稱: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目的,是為了讓人民群眾以比較低廉的價格用上質量更高的藥品。當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貴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藥品價格虛高。

醫藥企業高度重視此次集中採購,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全部參與申報。最終,31個試點通用名藥品有25個集中採購擬中選,成功率81%。其中: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22個,佔88%,原研藥3個,佔12%。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降價效果明顯。原研藥吉非替尼片降價76%,福辛普利鈉片降價68%,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相比低25%以上。

劃重點:“4+7帶量採購”的初衷是降低藥價,在恩替卡韋這個品種上,正大天晴以降幅94%的價格擊敗原研藥廠家施貴寶中標,上海人民以及其他10個城市的市民得以吃上了17.36元/每月的恩替卡韋。

2019年3月18日上午,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開出了國家“4+7”城市集采中選藥品的第一張處方。報導中稱:處方藥為“4+7”中選品種之一的恩替卡韋,新售價為17.36元/盒(28片/盒)。而在這一新政實施之前,恩替卡韋的原研藥品價格為175.68元/盒(7片/盒)。

據悉,拿到第一張處方的患者胡女士,患慢性乙型肝炎已經超過10年。在國家“4+7”城市藥品集采新政落地之前,胡女士長期服用通用名為恩替卡韋的原研藥品,一盒服用一周,每周花費175.68元(7片)。單是這款抗病毒藥品每年所需要的費用就高達9135.36元。換成中選藥品的價格為17.36元/盒,一年用藥的總費用226.3元。此外,這一藥品的醫保報銷比例提高到100%,即患者今後將無需自費購買。

據了解,除廈門外,“4+7”中的多個試點地區已有買到降價藥品的醫院。如北京的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上海的瑞金醫院、東方醫院,重慶的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沈陽的沈陽市第六人民醫院等。

藥品質量下降?

4+7首張處方剛開出十天,已經浮現出各種後續的落地問題。

首先,上海等11個城市出現了藥品價格“窪地”,可能會造成為其他地區代購藥品的情況出現。

“目前這個藥品價格差的確是很厲害,原來到印度去買藥,現在可能來上海買藥了。”3月29日,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既然做到這個地步,政府還是要強勢地把它盡快複製到其他地方,否則一個地方的價格窪地會造成很多的麻煩,老百姓會覺得被欺騙了。”

但金春林同時表示,“複製也有問題,對於目前情況和價格來看,中標藥企價格下降得有點太厲害了,可能會造成不可持續的情況。到時候供應不上或是出現質量問題,可能比價格問題還嚴重。而對於採購方來說,其實價格合理是最好的,而不是價格越低越好。最好的下降辦法是螺旋式下降,比如每年下降20%左右,不能採用休克式療法。”

患者和醫生擔憂的一大問題是,這麽大幅度的降價,如何保證質量和產能?如果保證不了產能,會不會采取貼牌的方式?會不會有更大的質量問題?

記者了解到,有患者在面對降幅如此之大的仿製藥時,卻未必敢輕易接受。

3月25日,一位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膽道一科醫生發微博表示,其醫院使用的恩替卡韋有兩種,分別是原研藥博路定以及仿製藥天丁,但現在醫院已停止這兩種藥的進貨,改換“4+7”中標藥品,相較前兩者,藥價明顯下降,一個月費用僅為17.36。但患者在開藥時卻因為降價幅度過大而認為是假藥,最終在醫生勸說下才接受。

醫生方面的討論和爭議很多,有認為原研藥效更好的,對於二者的藥效差別,上述上海中山醫院藥房工作人員表示,“如果你一直吃的是進口藥,那就不要隨意換,原研的比國產的可能工藝上好一些,副作用小一些。”

不過也有上海三甲醫院一名肝膽科醫生對記者表示,“恩替卡韋是化學藥,療效差異還好,不會太大。”

針對這種擔心,中標的企業此前明確表示對於產品“降價不降質”的信心。

此前正大天晴總裁王善春就恩替卡韋分散片大幅降價對外給出兩項承諾:

一是保障藥品的全國供應,不斷貨;

二是降價不降質,為患者提供質量一流、價格低廉的好產品。

但有更多的藥企對這樣大規模的集采存有質疑。

藥品帶量採購由來已久,多年來在各地都有不同的試點模式,其本質是降低藥價,但在實施中還存在“隻招不采”、“二次議價”,企業降價但醫院不能保證採購量等問題。

對於此次招采,此前有藥企負責人表示主要關心兩方面,一是“4+7”採購影響巨大,“仿製藥降價、替代原研沒錯,優質企業如以最低價中標,傷害很大。而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是否有供給能力?能否保證質量。”二是創新藥降價幅度如何?如果不能有很好回報,未來如何驅動企業創新?

“現在的做法是把省(市)級集中採購提升11個城市的集中採購,採購的集中度明顯提高,提高採購集中度有利有弊,合理的做法應當區分不同的產品採用不同的集中度。”

北大縱橫管理谘詢集團高級合夥人王宏志此前對記者表示,“對於專利藥、獨家生產的藥品來說,提高買方集中度,可以打破賣方的壟斷局面,有利於形成合理的採購價格,但對於市場上競爭充分的藥品而言,提高買方集中度容易形成買方壟斷,使買賣雙方力量失衡,買方的議價能力過強,導致成交價格過低,容易出現企業為了中標不惜一再壓低價格、中標後才發覺已經無利可圖,不得不退市的局面。”

在2019年兩會期間,康恩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季強就向媒體表示,要審慎對待4+7招標藥品非試點地區聯動,暫緩進行更多品種4+7“國采”,同時希望改變“最低價獨家中標”的做法。

對於業界的這些聲音,上述醫藥交易中心副總裁告訴記者:“這裡面鬥爭很複雜,有量和回款的保證,生產企業是有利潤空間的。既得利益的反撲力量也是很強大的。”

對於醫院方來說,雖然理論上集采藥品佔比70%,還可以自采其他藥品,但由於有考核的壓力,一位業內人士表示,“醫院很可能在開始的幾個月狂開集采的藥品,必須完成中標任務。但其實用藥應該考慮的患者需求而不是計劃要求,我也聽說最近有些中標藥品放量很大,遠超預估,可能一是因為價格,二是因為有代購的需求出現。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問題出現。”

後續

針對以上問題,今年2月19日,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關於本市做好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滬醫保價采〔2019〕3號),即帶量採購的第一個配套措施。

通知中寫明了接下來的幾項措施:

一是優先採購和使用中選藥品。

原先未採購中選企業品種,但已經採購同品種其他企業的,應當及時召開藥事委員會,簡化和加快採購流程。

未中標藥品可以繼續採購,但數量不得超過中選品種。

同時,醫療機構要充分發揮臨床藥師的作用,加強醫療機構處方審核和處方點評,進一步強化合理用藥考核。對使用中選藥品可能導致患者用藥調整的情況,醫療機構要強化臨床風險評估、預案制定和物資準備,加強醫師和藥師宣傳培訓,並對患者做好解釋說明。

二是切實保證藥品貨款支付。

醫療機構作為藥品貨款結算第一責任人,應當確保從藥品交貨驗收合格到付款的時間不超過30天,減輕藥企交易成本。

三是探索醫保支付與採購協同。

對於未中標但在醫保目錄中的藥品,將采取梯度降價模式採購,並提高患者的自負比例。

打個比方,也就是說如果你買恩替卡韋的原研藥,醫保的報銷比例要降低。

對“價高藥”適當提高個人自負比例(老紅軍、離休人員和一至六級革命傷殘軍人除外)。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使用“價高藥”的,藥品自付比例提高10%(基本藥物和醫保甲類支付的藥品)或20%(其他藥品)。

如此,未中選藥品中,原研藥、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藥品雖然還可掛網招采,但由於市場變小、患者又要提高自負比例,想要爭奪剩下30%市場的藥企降價幾乎是一定的。

記者丨盧杉、朱萍

編輯丨李欣夷、陸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