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西瓜200人民幣一個?高價水果背後有著難以對付的製約因素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973-日本水果搶錢

作者:優酪乳沒泡沫

製圖:孫綠 / 校稿:杔格 / 編輯:棉花

夏天眼瞅著就要來了,西瓜這種香甜多汁、價格親民的水果即將成為全國人民的消暑神器。但每當我國吃瓜群眾在空調房裡抱著半個瓜,用杓子挖得不亦樂乎時,社交網絡也會同時出現一波抱怨西瓜如此之貴且不太好吃的聲音……

來自我國網友的吐槽

聲音的主體,幾乎都是在日的中國人。更有報導稱,日本某西瓜拍賣價格達到了驚人的3萬元人民幣,妥妥的天皇才吃得起系列。

雖然這個價格可信度不高,但日本水果價格水準總體較高是公認的事實。甚至有日本人來中國後不想回去的原因就是我國的水果便宜大碗又美味!

廣為流傳的段子……

日本水果為何那麽貴?今天的文章就來揭開日本水果高價的神秘面紗。

貴出天際的水果

水果在日本一直以來都有著高貴的身份。

在江戶時代,水果是精致的“懷石料理”中“水物”(餐後甜點)的一道點心,其中出鏡率最高的是哈密瓜、葡萄、柿子等季節性的珍貴水果。這些水果果肉果汁豐富,氣味芬芳,非常受重視。

既然如此珍貴,自然也就成了能夠長面子的東西。

想起我們送水果直接拎著塑膠袋

於是也是從江戶時代開始,隨著季節更迭,每逢中元節和年終歲末,日本人就喜歡用當季的高級新鮮水果當做禮品來送人,送水果逐漸演變成一種文化現象。

但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日本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水果都還一直是種奢侈品,常出現在贈禮和值得慶祝的場合。隨著近幾十年的經濟發展,近年來日本人的飲食也發生了顯著變化,水果也漸漸走入尋常百姓家。

但這並不代表家家戶戶都能實現“水果自由”,先來感受一下有180年歷史的日本老字號水果店千疋屋(Sembikiya)的水果價格。

方西瓜大約人民幣1200左右

這個長相奇特 是裝飾品 理解

這麽一盒大約830多人民幣

這裡的水果價格是真的高,日本人絕大多數是不會買來自己吃的,店員也表示80~90%的顧客都是買來當禮物的。顯然,這種貴族水果店的價格不足以代表日本水果平均水準。

那麽一家普通超市的水果價格幾何呢?隨機進入一家超市,在水果貨架前可看到香蕉大約17元人民幣/袋(3根),草莓平均一顆6元。

傳說中的天價西瓜呢?實際並沒有這麽誇張。下圖這麽一塊(一個西瓜的1/8)大約是24元,也就是說一整個也就不到200塊錢嘛。

論個買更便宜。旺季的話大約110多塊人民幣就能拿下了,比近2000塊的價格好多了,按日本人的薪資水準還是消費得起的。

東京某超市實拍

供圖:懿知貓

但是再加上吃(飯)穿住行、供娃讀書等一系列必須開支,日本民眾就不是很捨得去吃水果了。根據日本的水果消費量來看,可能日本人自己也覺得本國的水果難以負擔了。

日本水果消費持續下降

可能達到50年來最低水準

為什麽這麽貴

高價水果的背後有著難以對付的製約因素。

一是日本國土面積本就小(37.8萬平方公里),且山地丘陵地區佔到全國國土的71%,平原隻佔到全國平原面積不到30%,可利用的耕地面積較少,整體情況與中國雲南省相似。但日本又沒有雲南濕熱的氣候,限制了水果種類的種植,因此水果總產量少。

物以稀為貴,本土水果的價格肯定下不來。而進口水果又要加幾層關稅,肯定也便宜不了。

但這只是淺層次的原因。在日本自產水果量不夠豐裕的情況下,水果其實幾乎是被壟斷定價的。

說到日本水果壟斷,就不得不提日本農協(全國共済農業協同組合連合會,Jap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JA)這個組織。

農協的logo

日本農協成立於20世紀初,宗旨是在生產生活中本著互相幫助的精神,將各農戶、團體等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以建造更美好的社區。農協的運作實施會員製,分為“正式會員”和“準會員”,不只是農民可以加入,非農民也可以按照農協的規則繳納投資金加入。

如今日本農協已經覆蓋了日本國內的絕大部分地區,其主要活動包括指導事業、經濟事業、信用事業、共濟事業、厚生事業、福利事業、鄉村建設及資產管理事業等,與水果價格密切相關的是經濟事業和信用事業。

農協的主要活動事業

(來源:日本農協官網)

在農協的經濟事業中,主要有“出售”和“購買”兩種。出售是指會員生產的農作物品、水果等農產品需要通過農協進行銷售。農協將農民生產的農產品收集起來,進行集中販賣。在銷售過程中,為了調整供需和提高附加值,農協還要對農產品進行適當加工。

而購買事業是指會員所需的農業生產資料和生活必需品必須通過農協購入,包括肥料、農藥、飼料、農機具,甚至食品、日用雜品、耐久性消費品。

農協的60年悠久歷史

不會日語也大概能看懂

(來源:日本農協官網)

總之,農協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使得農民的農產品賣的更好,獲得更高的利潤;還要保證賣給他們的生產生活資料質優價廉。

由此可見,農協實際掌握了農產品的定價大權,賣得或貴或賤全靠良心啊。但是實際上,農協的良心並不是“大大滴”。

種出這種“藝術田”應該也需要農協同意

在賣給農民生產資料時,農協的資材部會大批量低價採購農藥、肥料、農具等,但在賣給農民時卻是以市場零售價的1~2倍賣出,在農民這賺取暴利打臉自己;同樣,農民種出來的水果,一經農協加工包裝,也被披上了高價的外衣,變成貴族,躺在超市或攤點的貨架上,其中返給農民多少也不得而知。

此外,在農產品進口方面,農協也是抵製的一方,美其名曰保護農民收入。因此至今,日本也沒有向美國、中國、東南亞等地完全開放農產品市場,也未達成相關自由貿易協定。顯然,這也從某種程度上減少了日本的水果進口,給農協增加了話語權。

從日本水果進口來看

日本人似乎最愛吃香蕉、菠蘿和奇異果

其實農協的存在也並不是一無是處,正如其宗旨所言,高價售賣或許給農民增加了利益,強製收購農產品也為農民省去了自行尋找收購商的麻煩。但借著壟斷的身份對消費者和農民進行兩頭剝削,這種感覺像極了某視覺版權公司。

對抗農協?醒醒!

那對於農協,農民和消費者如何對付呢?可以說幾乎對付不了。

與其他國家的農業合作社相比,日本農協的規模和組織度是獨一無二的,絕大多數農民都是農協的會員,該組織甚至還有一定程度的政治影響力。

農協總部大樓

(真是高)

面對農協提供的“剝削式”好處,多數農民選擇忍忍,得過且過。但有些農民就不樂意了,想要脫離農協自己乾,但是農協是不會讓你走上平坦大道的。

選擇單乾的農民出售自己的農產品就不能通過農協來進行,需要自行尋找零售商。但是一般情況下很難找到,因為零售商多選擇站在農協那一邊,收不收單乾農民的產品還不一定,甚至有可能會反向農協投訴。

如果有的農民運氣好,直產直銷發了財,可能會遭到農協的“報復”。比如日本富良野的寺阪農園脫離農協後靠著直銷賺了大錢,結果旗下的瓜田控制系統遭到惡意破壞,瓜苗們還被噴了殺蟲劑,造成6600個甜瓜都遭殃了。

遭殃慘狀

這件事的真凶還沒揪出來,但輿論風向已經是指向農協的了。類似的事件還有企圖退出農協的奶農遭到農協明目張膽的“勒索”,要求奶農退出後每賣出一公斤奶,要交給農協0.5日元,這位月產200噸的奶農,每年就要交120萬日元。

所以大多數農民選擇老老實實呆在農協也是在情理之中。

農協研討會

也不知道在搞什麽大計劃

(來源:日本農協官網)

至於消費者一方,感受到的影響也就來自於較高的水果價格。水果貴,少吃點就行了,幾乎不會有人想要去為了讓水果便宜點兒而去跟農協抗爭。

但面對農協的巨大權力,日本政府隻做了一些不痛不癢的改變。比如2014年11月,首相安倍晉三的監管改革委員會就正式提出議案,要減小農協的權力並加強對農協行為的監管;2015年也提出要對農協進行改革,但是最後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不了了之,因為農協手裡有百萬日本老農的票啊。

還煞有介事地頒布了改革重點

如今看來,農協的控制力和影響力短期內大概率是不會有實質性的改變。

日本水果貴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農協的壟斷行為,而其中的西瓜價格雖然沒有誇張到以千來算,均價也是達到了3位數的,實現“西瓜自由”可能還要在心裡糾結一番。

這個時候,中國人民就繼續一切兩半挖著吃吧,畢竟我國的西瓜產量可是世界第一,也沒有準詐騙機構兩頭撈錢。

西瓜產量排行(18年9月)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地球知識局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