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成仁藏品《山間聽濤圖》賞析

提起唐寅,人們往往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唐伯虎點秋香”了,眾多民間傳說故事和影視作品突出了其放浪孤傲性格和才華橫溢形象的塑造,又因其善於畫畫的名聲廣為流傳,以至於在人們頭腦中留下了他灑脫狂放、擅長畫畫的深刻印象。

其實,出生於江蘇蘇州的唐寅(1470~1523),自幼天賦非常,聰明伶俐,但少不更事。後家遭不幸衰敗,聽從好友相勸,勵志發奮讀書,29歲就中了“解元”。其後,面對世態炎涼、命運坎坷,甚至賣畫糊口,仍以樂觀的態度,玩世不恭,娛樂人生。僅從其諸多自稱的“號”和“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樂月中眠”詩句中,就足見其頑主兒的性格。恰是這般聰明伶俐與超群才華完美結合,使他在繪畫、詩文等多方面成就斐然,不僅成為明代的大名家,也以其將中國古代繪畫“院體”與“文人”兩種畫體相融合、促進明代繪畫發展的有益嘗試,成為中國畫壇上的傑出畫家、書法家和文學家。

唐寅之所以能在山水、人物、花鳥繪畫上超越同時代其他畫家,這應與他自由而無拘束的豪放性格有關。他敢越雷池,衝出藩籬,豪放地用睿智演繹著筆墨與情韻並茂的揮灑。使他的山水畫作,場面宏大而氣勢磅礴,筆墨雋秀而神韻靈動。眼前這幅李成仁先生收藏的唐寅山水畫作《山間聽濤圖》,融繪畫、書法和詩詞於一體,就生動體現出他的繪畫風格和才藝,既有吳門詩畫家的柔美雋秀,又有獨特雄渾清幽之氣。

這幅山水畫立軸,承襲宋代繪畫遺風,畫面採用了巨嶂式山水構圖,嚴謹有序,開朗清曠。遒勁流暢的筆法,加石青墨色渲染,使峰巒疊嶂不失雄偉壯麗的氣勢,又有細潤淡雅的清新。靈活變化的畫技,把青松丹楓表現的遠近有別、疏密有致,富有層次感。寥寥數筆的小橋人家和靜水倒影,襯托出山野茅捨的簡約安逸,蘊含著淡雅安逸的生活氣氛。簡筆勾勒出的橋邊策杖老翁,仰望峻嶺松間,仿佛在傾聽著松濤和流瀑美妙之音,形神兼備,奇哉!妙哉!人物本是畫中的點綴,卻因展現出寄興於山水的高雅情趣,而成為整個畫面的趣味點。山水松樹等採用偏淡著色,更顯得清韻高雅,柔美和諧。雖然用墨濃淡明暗變化而有立體感,但就整體而言,此畫談不上筆法變化多端,卻以恰到好處的筆墨色彩營造出清新靚麗的景色和氣息,使畫面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橋一人,都投射出高雅和神聖的韻味,讓觀者感到舒暢愜意,恐怕這就是繪畫佳作的根本或說“魂”的體現。可惜的是多才多藝的唐寅,卻因人生數遭重大挫折,晚年貧病交加,於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病逝,享年只有五十四歲。

傳世書畫常見題寫自作詩文,用詩與畫結合的方式來抒發作者的寓意和情懷。在這幅畫作的右上方,唐寅題寫了“牡丹庭院又春深,一寸光陰萬兩金。拂曙起來渾不解,隻曰難放惜花心”的詩句。這首詩應該說是符合作者心性和言行的,雖算不上貼切的詩情畫意,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活躍畫面和增添情趣的作用。他的畫作配上俊逸秀挺、韻味悠遠的書法,揮灑出的是作者的浪漫和心聲。祝允明《唐子畏墓志並銘》謂之曰:“其奇趣時發,或寄於畫,下筆輒追唐宋名匠”。

印章是中國書畫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古書畫上的鈐印既是作者自己留下的亮點,又因歷代印跡疊加而形成獨特的靚麗“風景”,也是後人品賞足跡的延伸。在這幅畫作上作者在落款處加蓋的私印,因印油汙染印跡不清楚。歷代鑒賞名家加蓋的鈐印集中在畫面的上部,共有七枚。其中有“乾隆禦覽之寶”橢圓印、“乾隆禦覽之寶”方印、“寶笈三編”、“禦書房鑒藏寶”、“乾隆宸翰”、“天恩十全”、“乾隆鑒賞”和乾隆聯珠章印跡等。鈐印都是清代的,這符合時間傳承。畫作自面世後,可能會輾轉於藏家之間,但最終還是到了宮廷,作為酷愛古書畫鑒藏和喜歡附庸風雅的乾隆皇帝自然不會放過鑒賞。

經量子年代檢測儀檢測鑒定,此畫作於1520年,私印為同年所蓋。“乾隆禦覽之寶”印章加蓋於1742年。收藏家本來就是慧眼識珠,再有科學儀器“掌眼”,更會讓人心裡踏實。

據收藏家李成仁先生介紹,他在收藏愛好中,對古書畫情有獨鍾,所以把相當多的資金和精力用在中國歷代古書畫的收集上。蒼天不負有心之人,仿佛作為一種回報,讓他得以接觸並收藏了數量可觀的古代和近現代眾多名家力作。他說:“會陸續通過各種媒介,分別讓更多的古代和近現代“十大繪畫名家”的畫作面世,惠及眾人。也將在何時的時間和地點,舉辦自己的藏品畫展,服務社會和廣大愛好中國古書畫的觀眾。

著名收藏家李成仁先生的善言善行,代表著中國廣大收藏愛好者們的心聲和情懷,他們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偉大複興而搖旗呐喊,同時又為保護千千萬萬的珍貴文化遺存而默默奉獻著,真是令人可愛又可敬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