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樂視影業捆綁融創地產,誰救了誰?

2018年9月22日,融創中國以7.73億元的起拍價獲得樂視控股持有的樂融致新18.38%及樂視影業21.8%的股權。這意味著孫巨集斌入主樂視影業,而賈躍亭將徹底從這兩家公司出局。

細心者可以發現,融創再次出手樂視早已有跡可循。

早在今年6月19日,“樂視影業IP垂直生態戰略”發布會上,孫巨集斌就曾公開表示,這個世界不缺錢,缺的是正確的商業模式,樂視影業的模式就是賺錢的。他說完這段話,甚至拍著樂視影業CEO張昭的肩膀,當眾安慰,“你不用考慮錢,不用擔心錢,你只要方向對,你有的是錢”。

孫巨集斌的話顯然觸動了張昭的內心,讓這位在賈躍亭出走後,一直苦苦支撐的鐵漢在公眾面前梗咽。“這是很久很久沒有收到過的鼓勵了”。

在樂視風波出現之前,樂視影業的發展一直被業界所看好。

樂視影業成立於2011年,到2016年,已經位列五大民營影視公司票房第二的位置。有數據顯示,在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整體疲軟的情況下,樂視影業的票房增幅高達71.5%。僅這一年,樂視影業出品11部影片,且每一部影片票房都超過億元,國內總票房39.3億元。

張昭在2016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頗為驕傲的表示,“目前樂視影業地網團隊已有260~270人,覆蓋全國一半以上影院,佔75%的票房市場。”

進入2017年,就在張昭和樂視影業準備向第一發起衝刺之時,受樂視風波影響,樂視影業的快速增長嘎然而止。

曾經用互聯網+影視,讓張昭引為知己的賈躍亭出走海外。被留下的張昭,面對曾經前途一片光明的樂視影業,顯然不甘心就此放棄。孫巨集斌對張昭的認可,對樂視影業方向和模式的肯定,無疑給了張昭極強的信心。

此次孫巨集斌輸血樂視影業,給了張昭重新站起來的機會。同時,這次融創入主樂視影業,或許也是融創轉型之路上最好的選擇。

                                                                                      房地產企業紛紛去地產化

近日,有關廣東取消建案預售製的消息甚囂塵上。雖然廣東房地產協會迅速回應"該檔案只是征詢意見並非真的實施"。但這不影響房地產行業對此消息的深度解讀。受此消息影響,中國農歷中秋節當天,港股市場地產股開始領跌,9月25日A股地產股跌幅位居各個行業之首,截至收盤整體下跌1.65%。

有意思的是,早在這個傳聞出現之前,內地很多地產企業早已布局其他領域,謀求轉型。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在企業注冊名稱中去掉“房地產”的名稱。

今年2月,萬達名稱由“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7月,“龍湖地產有限公司”更名為“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8月,“合景泰富地產控股有限公司”更改至“合景泰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9月,保利地產正式宣布將公司名字由“保利房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在南方區域9月月度例會上就曾“第一次檢討萬科的整個戰略”,並表示,“轉折點實實在在的到來了”。之後萬科官方承認,“深圳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更名為“深圳市萬科發展有限公司”。此前,廣州和上海的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已改名為“廣州萬科企業有限公司”和“上海萬科企業有限公司”。萬科在廈門、合肥、成都、海南等至少9家城市分公司早已經陸續完成了更名。

在“由虛轉實”的經濟政策下,房地產企業早早就嗅到了危機。

作為最早一批轉型的房地產巨頭,萬達集團通過對AMC等一系列海外院線收購,完成了其全球院線的布局,再通過涉足影視、文化產業,實現成功轉型。

在萬達之後,越來越多的地產公司開始了轉型之路。2017年甚至可以說是地產企業動作頻頻的一年。

2017年1月,融創150億元入股樂視網、樂視致新和樂視影業三家公司。7月份又宣布斥資438.44億元收購萬達商業旗下13個文旅項目的91%股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孫巨集斌的這一次出手更多地被認為接手了一個爛攤子。現在看來,這不過是孫巨集斌敏銳的嗅到了“中國地產危機”。注資樂視是融創戰略轉型的重要出口。“現在娛樂消費在老百姓的消費中佔比特別低,我認為老百姓在休閑、娛樂和度假方面會花費更多”。

可以說,無論是2017年,通過與大連萬達商業地產13個文旅項目的合作,還是入股樂視,無疑都是融創轉型成為“中國最大的高品質文旅地產運營商之一”的重要一環。

2017年12月,寶能系接納觀致汽車51%股權,以65億布局新能源。另外,產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通過旗下知合出行,拿下合眾汽車控股股東位置,此外,知合出行還投資了汽車租賃、自動駕駛等領域一系列公司。

進入2018年,孫巨集斌繼續對樂視青睞有加,通過拍賣的方式繼續收割樂視影業和樂融致新的股份。無獨有偶,就在孫巨集斌拍下樂視影業股權的前一天,9月21日,恆大與廣匯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同意在汽車銷售、能源、地產物流等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根據此協定,恆大將以共計144.9億元入股廣匯,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此消息一經發布,就有人笑言“賈躍亭的汽車有地方賣了”。沒錯,恆大除了入股廣匯外,還在2018年6月25日發布公告稱,以67.46億港元收購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間接獲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權,也就是說,恆大正式入主賈躍亭創辦的美國新能源汽車公司Faraday Future(FF)。而在此之前,有消息稱,2017年底,恆大就曾向FF注資3億美元。

融創地產以內容為突破口,押注轉型文旅地產運營商,恆大地產將新能源汽車作為布局高科技產業的首個突破口,謀求轉型之路。

房地產政策接連頒布,高房價不斷被打壓的大環境下,地產行業全力加速轉型,已成不爭事實。

                                                                                       樂視影業對融創的重要性

即使大廈將傾,但曾經做到千億市值的樂視還是有真金白銀的。香港衛視總裁王複齡先生就曾和筆者感歎,不要看外界都說樂視要倒了,但我們公司對面的樂視香港分公司的業務依然十分紅火。

尤其是在樂視其他業務線都被外界看衰的情況下,樂視影業和智能電視兩塊業務,卻仍被投資人高看一眼。

阿里巴巴是電子商務領域的龍頭,無人能敵,所以馬雲能成王;騰訊擁有社交領域最大的用戶群,以此形成了最完善的生態鏈,這是馬化騰爭天下最大的資本;百度則是中國搜索領域的第一,影響力不容小覷。

雖然樂視風波起因是在資金鏈斷裂,但實際上,樂視的生態戰略並沒有錯。樂視是從影片網站起家,是內地最早的流媒體平台之一,樂視骨子裡的核心基因就是影片和內容。此後,樂視的一系列布局,無論是智能手機、智能電視、樂視體育等,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做縱深發展。其中,樂視影業是內容戰略最重要的一環。

馬化騰曾經說過,未來是內容為王的時代。《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72億,普及率達55.8%。長短影片在2017年出現了顯著快速增長。誰佔據內容,誰能通過內容吸引更多用戶的停留,誰就能獲得成功。而在內容領域,沒有什麽能比一部長達2小時的電影更能黏住數億觀眾眼球的投資回報更高了。

有鑒於此,國外的科技公司已經紛紛進軍影視產業,亞馬遜投資自拍劇、成立影視公司,蘋果和谷歌等科技公司也不甘其後,紛紛開始布局影視行業,或投資收購或自己成立公司,紛紛投身到電影產業中,開始在內容市場上搶奪資源,爭奪流量。

孫巨集斌就曾直言“現在最難做的是內容產業”。而歷數樂視影業過往的成績,十分耀眼。

樂視通過版權採購、分銷獲得第一桶金。樂視影視開發的《小時代》系列,拉開了粉絲經濟IP化的熱潮。《敢死隊》兩部續集在其操作下,國內票房高達8億元。而當IP大熱,版權價格被炒到了天價之後,樂視影業則開始了分眾IP戰略。張昭的每一步似乎都走在了行業前列。

《小時代4:靈魂盡頭》劇照

分眾IP戰略之下,《熊出沒》系列定位兒童群體,《28歲未成年》瞄準25歲以上的女白領,《高跟鞋先生》則定位22歲以下的學生。甚至,對6歲的孩子,也要繼續細分。張昭曾在採訪中說,《豬豬俠》 的閱聽人也是有差異的。

張昭曾表示,中國電影要通過分眾的方式做成規模化,總體票房才會持續上漲。

市場似乎也佐證了這一觀點。2016年,樂視影業11部電影中,幾千萬成本的“分眾IP”紛紛票房過億,不僅收回成本,而且小有盈余,三部大投資,大製作的電影《長城》《爵跡》和《盜墓筆記》票房則未達預期。

對張昭來說,樂視影業的困境是“非戰之罪”,如果給他充足的資金,他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這樣的張昭遇到了“要說現金流,我們也不比他們(指BAT)少。我們不缺團隊,不缺能力,什麽都不缺”的孫巨集斌。

而現在的孫巨集斌又急需將融創去地產化,向文旅地產運營商轉型。樂視影業這樣的優質資產,是孫巨集斌切入內容製作、影視娛樂行業,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我覺得我們就要自製內容,自己有IP,有團隊,有能力,這個才是值錢的,內容才是最賺錢的。”在補充了能夠“賺錢”的樂視影業之後,或許在孫巨集斌看來,融創的轉型之路將走得更加順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