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歐陽娜娜一句話,讓高情商的馬東也犯了錯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

這是村上春樹《舞舞舞》裡男主人公的獨白。

不抱怨、不矯情、不動聲色,也已經是每個成年人默認的守則。

最近看《樂隊的夏天》,社長卻看到,已經成年的歐陽娜娜“公開矯情”。

幾位嘉賓閑聊時,她說,給自己的每一把琴都取了名字,把它們當做朋友或是伴侶。

我的琴就是我的男朋友 / 《樂隊的夏天》

問及為什麽?

她笑稱,自己這樣做可能是因為太寂寞了。

是不是太寂寞才會做這種事?/ 《樂隊的夏天》

一旁的馬東覺得不可思議,脫口而出:

“媽呀,18歲聊自己太寂寞了,真的是......”

似乎許多年長者都覺得,“閱歷不足”的年輕人是不能談“孤獨寂寞”的。

在他們眼裡,少年人的孤獨寂寞,要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要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社長不這麽認為。

千萬種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泥沼”。

喜怒哀樂會出現在每個人身上,孤獨寂寞也從來不分年齡、性別、身份。

孤獨寂寞,是有“鄙視鏈”的

前陣子,吳亦凡在《嚮往的生活》裡公開征婚,說自己越來越希望身邊有個伴:

“我對30歲最大的感覺,就是孤獨感。

越靠近30歲,那種孤獨感就越真實。”

越接近30歲,越覺得孤單 / 《嚮往的生活》

錄製結束前,他在留言簿上許願:

“希望2019自己不再孤獨。”

真的是很急切了 / 《嚮往的生活》

在他“征婚”時,彈幕裡有人說:“你想找什麽樣的女朋友找不到?”“這麽有錢還會孤獨?開玩笑吧……”

年輕人談孤獨寂寞,一向容易遭到“鄙視”:

他們尚年輕,不懂衰老的沉重;

他們生活無憂,不懂獨自承擔生活的壓力;

他們經歷太少,怎麽能理解世事無常的無奈……

年長者覺得歲月流逝、壯志難酬、生活重壓無處傾訴才算得上真正的“寂寞”;

年輕人沒有朋友、畢業分別、失戀單身……都是“玻璃心”。

在舞台上侃侃而談的薑思達,曾在微博上寫過自己內心的孤寂:

“確確實實,沒辦法與任何人為伍,沒辦法擁抱,所以常常孤獨、懷疑、無所適從。”

沒有辦法與任何人為伍 / @Daghe

被噴“矯情”、“做作”。

被嘲矯情的薑思達 / 豆瓣

不得不承認,孤獨和寂寞,是有“鄙視鏈”的。

可是,每個人都經歷著不同的生活,身在其中,才懂個中滋味。

有人曾在採訪中問郭德綱:“活得明白是需要時間的嗎?”

郭德綱毫不猶豫:“不需要時間,需要經歷。

三歲的人未必不懂生離死別,九十五歲也可能不知饑寒之苦 / 《不裝》

讓人成熟的,不止年齡,更是經歷。

18歲和48歲的孤寂,本就沒有高下之分。

“年輕人,怎麽不會孤獨?”

英國BBC在去年情人節啟動了一個“孤獨實驗”,邀請了來自全球不同地方55000人參加。

結果令人驚訝:

如果按年齡來分,16到24歲人的孤獨比例接近40%,是所有年齡段中最高的。

25到34歲、35到44歲年齡段感到孤獨的人數比例同樣不低。

孤獨不是隻屬年長者 / BBC《孤獨實驗》

年輕人的孤獨,並不比年長者少。

異地求學、背井離鄉、獨自打拚,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落寞。

日本紀錄片《無緣社會》,拍下了這樣一群年輕人。

在陌生的大城市,除了工作之外,和外界幾乎沒有聯繫,在家裡各個地方安裝了攝影頭。

“哪天突然暈倒出了事,我想也會有人打110的。”

一直單身,也沒什麽朋友。

不想一個人吃飯,所以每次去餐廳都帶上電腦。

和陌生的網友,一邊視頻一邊吃飯,好像對方就坐在自己的對面。

離開父母一個人住,“覺得現實中的聯繫不怎麽可靠”。

每天和網友互道晚安。

孤獨是種什麽體驗?

答案五花八門。

一位朋友因為實習,提前搬出了宿舍。

有一次刷著朋友圈,看到大學室友們發了出去玩的動態。

明明裡面每個人都和自己“關係不錯,可是“沒有人告訴我她們去了哪裡玩,也沒有人問,你要不要一起?”

心裡難過,手上還是默默點了讚,甚至會評論一句“求攻略!”;

別人的點讚,自己的發完就刪 / 社長朋友圈

去小賣鋪買泡麵,阿姨笑著問“又把泡麵當晚飯啊?”

下意識地回答:“有點忙,泡麵方便。”

回到家,撕開大大小小的包裝袋,倒上熱水,癱在沙發上。

其實心裡清楚:“我沒有很忙,有很多時間等待,卻不知道該等誰。”

無人可等 / 社長朋友圈

情緒哪有什麽大小、多少之分。

年輕人體會不到年長者的心酸,年長者也未必能理解年輕人的難過。

堅守著所謂“孤獨鄙視鏈”的人,只是看不到別人的“深淵”。

“擅長聊天的孤獨患者”

現代科技常常給人一種錯覺:通訊錄裡躺著上千個好友,社交平台上動輒點讚上百,所以我有很多朋友。

曾經有一個實驗,採訪了五位年輕人。

主持人剛開始問:“你們覺得自己的手機裡有多少聯繫人?”

回答是:“二三百吧”、“大概五六百?”

實際上,他們每個人的通訊錄裡,都有一千多位聯繫人。

“有好多人我看到了,都不知道是誰。”

手機裡的人很陌生 / 《你手機裡的常用聯繫人有幾個》

“不考慮工作和應酬,把無關的人刪去,還剩下多少聯繫人?”

“二、三十個吧。”

“剩下的人中,除了親人,有幾個能夠交心的?”

他們沉默了。

有的人不好意思,“就這麽兩、三個人。”

除了家人,能說話的人寥寥無幾 /《你手機裡的常用聯繫人有幾個》

還有人苦笑:“沒有”。

1000多個聯繫人,沒有一個人能交心 /《你手機裡的常用聯繫人有幾個》

“上學時候玩的很好的兄弟,後來也不聯繫了;”

“上一次和發小打電話,是兩年前;”

“也沒什麽特別的原因,就是漸漸疏遠了……”

他們年輕、健康、事業有成,有時候,卻連個交心的人都找不到。

“所有人都一樣,各自粉飾的外表下,有著千瘡百孔的人生和暗黑深淵。”

在BBC的孤獨實驗裡,人們發現:那些“孤獨”的人,其實並不是沒有人陪伴、也不是不會社交。

相反,他們甚至可能“精於此道”。

善解人意的無雙,是《武林外傳》裡最孤獨的存在 / 《武林外傳》

33歲的米歇爾,工作順利,家庭和睦。她友好、健談,和誰都能“聊上兩句”。

近乎完美的生活卻讓她覺得“孤獨”:

“我很擅長聊天,和誰聊都行,但這並不代表我能和他們建立長久的關係。”

和別人聊天時,別人問她“過得怎麽樣?”,她總會說下意識地說“我很好。”

對她來說,難得的從來不是建立一段關係,而是如何在一段關係中“深交”。

害怕打擾別人,更害怕袒露之後得不到回饋,索性不說,假裝很好。

演員柯藍在接受採訪時,說自己在生活中許多狀態也是“演”出來的:

派對上歡歡喜喜,結束後一人離去;

鏡頭前自己必須藏起所有辛酸,表現出熱愛生活;

負面情緒都留給自己,到了人前,就是最好的樣子。

問她為什麽這樣?她回答:“我有其他的選擇嗎?脆弱給誰看?”

不演,還有其他選擇嗎?脆弱給誰看? / 《立場》

魯迅寫:“樓下一個男人病的要死,隔壁的一家唱著留音機。對面是哄孩子,樓上有兩個人狂笑,還有打牌聲。

河邊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我隻覺得他們吵鬧。”

感同身受,原本就是一個謊言。

成年人總是習慣性地假裝很好,變成一個個“擅長聊天的孤獨患者”。

孤獨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孤獨

這個排斥負面情緒的時代,很多人不敢輕易表現自己的脆弱,孤獨似乎是個貶義詞,開口說了,就顯得矯情。

於是人們拚命掩藏、回避。

心理學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裡這樣闡述人們對孤獨的逃避:

“為了克服孤獨與無能為力感,便產生了放棄個性的衝動,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裡。”

為了維持人際,參加各種酒局飯局;

為了有話可聊,尋找共同話題,去看一些並不是很感興趣的熱播電視劇或綜藝;

為了面子隨意承諾 ,為無關緊要的人奔波。

時間久了,卻發現,即使身邊熱鬧,內心依然空空蕩蕩。

有的社交毫無意義/ 微博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如何忍受孤獨?”

高讚回答直切要害:“忍受孤獨比忍受傻X簡單多了。”

在BBC關於孤獨的研究中,有41%的人們都認為,孤獨有時是一種積極的經歷。

“一直很孤獨”的米歇爾也坦言,她對自己的這種心理狀態並不排斥。

“當你感到孤獨時,你會開始關注內心。”

97歲的傑克·金,7年前失去了妻子,此後他一直獨居。

他抱怨過:“周末總是讓人沮喪。”

“時間被拖得很漫長。我沒有朋友,因為他們都過世了。我愛的女人也不在了。”

別人問他要不要考慮合租,能有個人陪伴,他以“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的理由拒絕。

在獨處的時間裡,傑克用畫畫來排解孤獨。

“當你畫簡單的水彩畫時,你會專注得忘記其他的事。”

孤獨其實沒什麽可怕的,可怕的是害怕孤獨,無法和自己相處。

一個人的生活,也可以很美好:

“早起,去一家早餐店,吃麵條或者粥,回來路上買些蔬果,邊聽音樂或者收音機,邊清洗水果,洗乾淨的時候偷吃一兩個。

做簡單的菜,一人食。午睡後打掃衛生或者懶在沙發上。傍晚日落後,找舒適的街道散步。”

雖然有時候也想有個人陪伴,但越來越發現,“討好自己”,比“討好別人”要容易得多。

“我有我在,我來照顧我,一個人就夠了” / 《家族的形式》

長大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學會與自己相處、討好自己。

和自己在一起的時間越久,越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不是放棄社交、告別朋友,而是即使他們不在,一個人也能安然度過,享受生活。

談心社社長

抖音:談心社社長

微博:@談心社社長

《談心社》招聘新媒體坐班實習生、線上約稿作者

單篇稿費300-800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