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滴滴會一直水逆下去嗎?

水逆了一年的滴滴,開年又開始消息不斷。

社長簡單梳理一下滴滴最近發生的事情:先傳出2018年血虧109億人民幣,然後過沒兩天就在月度全員會宣布“關停並轉”、“聚焦主業”、“裁員2000人”、“再招2500人”。又裁又招,一組花式拳法打得吃瓜群眾眼花繚亂。前面的瓜還沒吃完,新瓜又來——去年為了跟美團杠一波的滴滴外賣業務,看來首先要挨刀了。

“關停並轉”具體落實下來的行動之一,就是前兩天我們看到的滴滴外賣國內業務到期不續、陸續下架,轉移陣地試水海外市場的消息,該消息同時也指出滴滴外賣所隸屬的滴滴孵化器部門R-Lab正面臨大規模裁撤和崗位調整的命運。

從上面這幾則消息,我們看到了一個合理的邏輯關係——為了應對巨額的虧損,以及可以預見的資本寒冬以及來自投資方的壓力,滴滴采取了多種措施。

然而社長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為什麽作為一個在出行領域平台已經是一哥的公司(可以理解是壟斷吧),為何會血虧,並且還一副流年不利的光景?

今年的滴滴,水逆是否還會持續?

為何血虧?

伴隨著裁員,我們也看到了滴滴將在2019年加大對安全技術、產品、線下司機管理、國際化等方面的投入,並為此繼續招聘2500人的消息。這顯然也是其為聚焦主業所做出的合理決策。

在2018年遭遇了兩次重大的安全滑鐵盧之後,滴滴也終於意識到自己作為國內出行行業的壟斷龍頭,應該做到的,不僅僅是撮合司機和乘客而已。司乘安全成為滴滴未來工作的一大重心,是時勢要求,也是其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雖然邏輯關係合理,但這幾則新聞仍有個令很多看客疑惑的核心點——滴滴成立七年來,一路高歌猛進過關斬將,成長為國內出行行業的壟斷龍頭,但即便如此,它還是在2018年錄得了一個較2017年翻了兩番的虧損額。

這究竟是公司戰略方向不對,還是這幾年來大行其道的共享經濟盈利本來就是個偽命題,或是因為凜冬將至身不由己?

作為一家靠燒錢補貼發家,並借此艱難擠掉多個競爭對手,成為在目前國內網約車市場擁有絕對優勢地位的龍頭企業,滴滴在其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一直沒少花錢。

即便如今已經是一家獨大,滴滴似乎也停不下來花錢的手。據最近媒體報導,一份來自滴滴的數據顯示,光2018年花在司機補貼上的錢,就高達113億元人民幣——為了維持司乘的忠誠度和平台的活躍度,滴滴顯然不惜痛下血本。

在去年順風車出了兩次重大安全事件之後,滴滴曾透露公司去年上半年整體虧損超40億元人民幣。結合17年底美團進軍網約車行業給滴滴帶來的震動,這40億虧損,有滴滴提高相應美團計程車試點城市司乘補貼的成本,也有滴滴試水外賣業務的成本。

而在美團9月在招股書中明示中止進一步拓展其計程車項目之後,滴滴並沒能在下半年遏止住其虧損的態勢,反而虧得更大了——全年109億元的虧損,減掉上半年的虧損額,該公司在下半年虧了60多億元。

虧得這麽大,順風車估計也逃不了乾系。一方面,安全事件的接連發生終於使滴滴不斷地增加安全出行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順風車的無限期下線無疑使滴滴失去了一大收入來源——即使滴滴一直以來給順風車打的是公益和社交的口號。

滴滴曾在去年下線順風車的聲明裡提及了一組數據——其在上線三年的時間裡服務了十多億次出行——按10億次保守來算,其平均日訂單數也超過了90萬,令人乍舌。極光大數據截至2017年底的報告,滴滴APP以驚人的1300萬日活穩佔網約車類APP頭把交椅,從第二名開始的APP日活甚至沒有超過30萬的。

此外,去年各地陸續頒布的網約車管理辦法所帶來的司機和車輛的合規化成本也不可忽視。去年,程維在合並快車和專車、成立滴滴網約車平台公司時曾表示,其下階段工作重點將是全面推進網約車合規化進程,做好車主準入、培訓和考核等線下工作。

在國內應對監管方面付出巨大成本的同時,滴滴也在積極尋求開拓海外市場。10億美元收購巴西共享出行企業99,與軟銀合作進入日本計程車市場,前腳拿到股權融資,後腳就哢哢往外花錢。雖然年中之後有所收斂,但海外投資對滴滴去年虧損的“貢獻”顯然“功不可沒”。

直至最近虧損消息出來後,還有媒體報導滴滴正在拉丁美洲多個國家招聘管理人員,準備親自出征拉美國家的計程車市場。滴滴對搶佔海外市場份額的野心,顯然是認真的。

回到裁員上來,滴滴此次裁員舉動,固然有應對虧損,開源節流方面的原因,但我們也不必過分解讀,畢竟在盈利模式尚未明確的當下,全球幾大共享出行企業,UBER、LYFT、Grab無一不還在虧損的泥潭中艱難前進。裁員一方面是對員工業績的優勝劣汰,另一方面,也是“關停並轉”推動下企業裁撤調整項目經營的結果。

客觀講還是有空間的

短期內,滴滴應該會爭取順風車的重新上線。當然,這肯定是在安全措施足夠完善且監管層方面認可的前提下。順風車對於中長途出行是一個十分理想的產品——經濟(對比計程車和快車),節能(對於各開各車來說)——如果司乘安全能保證,本應是共享出行的的美好體現。

網約車管理辦法頒布,以及過渡期結束導致的車輛和司機的減少,滴滴對合規化的投入,其後果會逐漸地反映出來——是的,雖然補貼應該還是不少,但計程車很可能又要變貴了,不止變貴,短期內還可能還會變難。

為了對衝國內監管變嚴所帶來的成本增加,滴滴應該不會停下擴張其海外版圖的腳步,無論是通過投資其他出行企業,還是自己親力親為上戰場。短期內支出會增加,但為了未來流量的變現,搶佔像拉美這樣具有龐大增長潛力的市場,滴滴肯定不會想落在其他競爭者身後,金主爸爸也會支持他的(手動狗頭)。

在共享出行領域之外,雖然消息稱滴滴外賣在國內是到期不續,但看著Uber Eats風生水起,滴滴打算把外賣開去墨西哥顯然不是來玩票的。可以預想滴滴未來還會陸續在拉美上線外賣服務。

長遠來說,在抽成上升空間有限,出行業務總體利潤率較低的現實面前,滴滴顯然有其他想法。在社長看來,滴滴這個平台很大,而且還有成長的空間。在這個平台上,其實仍然是可以看到很多可能性。

快車和計程車在本質上有很多共同點,在作為公共服務的計程車運力不足時,快車可以有效地補充,那麽,如果在未來更加規範化以後,快車會不會成為下一代的、效率更高的計程車,成為城市公共服務的一部分。

滴滴借著司機與乘客的日常出行,獲得的龐大的出行數據,這些數據,有沒有可能以某種形式,通過某個接口,與人們出行之外的生活聯繫起來。例如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想到了公共交通路線的規劃,我還想到了基於地區交通流量下對於人們出行目的地的規劃,等等。

滴滴的可能性很大,能做的很多,只要它能沉住氣,撐過這一關(還有下一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