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茅台五萬噸成品酒庫計劃:“預存”收入超千億

紅刊財經 趙康傑

編輯 李壯

在2018年度股東大會上,貴州茅台宣布興建5萬噸成品酒庫,熨平白酒行業周期。與此同時,由於茅台酒內在的金融屬性,通過成品酒庫的調節還可以在未來增厚茅台業績。《紅周刊》記者測算,如果貴州茅台在2013年和2014年將全部可投放的茅台酒儲備下來至今出售,能獲得近1800億元的收入;如果以2017年茅台酒存量、庫藏5年計算,將在2022年為貴州茅台貢獻收入超千億。

未雨綢繆 五萬噸成品酒庫熨平白酒周期

5月29日,貴州茅台董事長李保芳在2018年度股東大會上向在座的2000多名茅台股東透露:“貴州茅台將於兩年內完成總容量達5萬噸的兩個成品庫房建設工作。”據了解,上述成品酒庫將設立在貴陽機場附近的雙龍臨空經濟區及茅台鎮壇廠,容量分別為3萬噸和2萬噸。李保芳的觀點是,建庫房相當於“辦銀行”,即使未來行業需求出現波動,貴州茅台仍然可以憑借資金實力和庫存資源,保證滿負荷生產。“就算市場需求減少一半,我們也不會把生產能力減一瓶,我不信茅台酒賣不出去。”

通常來說,醬香型白酒成本高,產量卻相對較低,包括貴州茅台在內的大型醬香型白酒企業一般都是“以產定銷”——銷量的多少最終還是取決於當期產量。但在特殊的歷史發展時期,貴州茅台還是會因為價格波動導致產能被市場所左右。最終的結果往往是,茅台酒供過於求導致價格倒掛,造成茅台酒廠減產。尤其在上一輪白酒行業調整周期中(2012-2014年期間),貴州茅台整體經營受市場影響尤為嚴重。

《紅周刊》記者了解到,53°飛天茅台酒價格在2011年出現快速上漲,由前一年的1000多元/瓶攀升至1300元/瓶;到了2012年,茅台酒價泡沫擴大化,即使2000多元也是一瓶難求。當時,茅台公司發布“限價令”,規定茅台酒零售價最高為959元/瓶,但這一舉措並沒能阻止茅台酒價格瘋狂上漲。最終,價格瘋漲持續了不足兩年。由於塑化劑危機和限制“三公消費”等原因,茅台酒零售價在2014年跌破1000元,接著又跌至800元,回到了2009年時的價格水準。

否極泰基金經理董寶珍此前接受《紅周刊》採訪時曾心有余悸地表示,茅台酒在2013-2014年的價格崩盤導致很多高位接盤且暗中囤貨的經銷商損失慘重。“尤其是用借來的錢高位接盤茅台酒的那批人,無一例外最後都栽了進去。當時聽一些經銷商說,他們中很多人最後都是以每瓶500塊錢價格出手的,茅台酒價的崩盤導致他們的資金鏈出現了斷裂,最後只能選擇以極低價格無條件變現。”董寶珍指出,整個暴漲暴跌的過程對貴州茅台本身也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市場價格的大幅波動讓公司疲於應對,最後酒價的崩盤也讓茅台公司花了很大力氣穩定經銷商情緒、做思想工作,甚至還倒貼了不少錢補貼經銷商。

李保芳在股東大會上坦言:“白酒行業周期性和階段性特徵表現明顯,大概6-8年左右就是一個周期。作為實體企業,同時也是白酒企業的一員,茅台也無法置身事外。”對此,深圳榕樹投資總經理翟敬勇對《紅周刊》記者表示,貴州茅台正在打破白酒行業以銷定產的內在周期規律,但是否正確還需要等待市場驗證。北京格雷資產副總經理杜可君也認為,景氣周期終結帶來的結果是貴州茅台的“縮量降價”,量和價的“雙殺”對於貴州茅台的利潤增長和品牌打造都是極為不利的。“自2014年算起,貴州茅台現在基本處於本輪景氣周期的後半段,建設成品酒庫也是茅台公司未雨綢繆的表現。”

調節業績蓄水池 增厚利潤的“殺手鐧”

成品庫讓貴州茅台在任何時候都不存在減產問題。“貴州茅台擁有千億資金規模,就算市場冷淡,生產出來的茅台酒也可以放在成品庫,等到市場回暖,我還要把市場回暖的價格加上去賣。”李保芳在股東大會上表示。

根據李保芳的說法,當白酒行業進入調整周期,茅台酒在市場上供過於求,茅台公司就可以將超出市場需求的茅台酒存入成品酒庫;若乾年後,當白酒行業重新步入景氣周期,茅台公司又可以將成品酒庫中囤積的茅台老酒提價後投向市場——需求不足的時候少賣,需求緊俏的時候多賣,通過成品酒庫的調節保證大部分茅台酒都能賣到一個好價錢。

2013-2014年,茅台酒價格崩盤。即使沒有像前述董寶珍所說的那樣“以極低價格無條件變現”,在這種供過於求的市場中,大部分經銷商也只是將每瓶酒加價幾十元甚至十幾元就迅速甩手出貨。但如果茅台公司能夠通過成品酒庫進行周期調節,當時的情況或許會好很多。

例如,53°飛天茅台酒在2013年和2014年可投放量分別為19550噸和22338噸(見附表)。如果以一種極端情況作為假設,即貴州茅台在市場不景氣時一瓶不賣,將可投放的茅台酒全部存入成品酒庫(約41888噸),並在當前景氣周期將上述茅台酒全部投入市場變現。以貴州茅台京東自營旗艦店售價計算(2013年出廠飛天茅台酒3008元/瓶,2014年出廠飛天茅台酒2688元/瓶),通過成品酒庫調節後,茅台公司將比未調節時多賺取1795.72億元。

即:19550噸×2124瓶×3008元/瓶+22338噸×2124瓶×2688元/瓶-41888噸×2124瓶×819元/瓶

雖然李保芳在今年股東大會上正式提出5萬噸成品酒庫的建設計劃,但《紅周刊》記者注意到,2013年起,貴州茅台已經著手籌建調節業績的“蓄水池”。換言之,也正從2013年開始,茅台酒理論實際銷售量開始低於茅台酒可售產量。

根據博主@詩有秀財的數據,2013年,茅台酒理論可售產量為17368噸左右,實際銷售15000噸左右;2014年,理論可售產量為19550噸左右,實際銷售17000噸左右;2015年,理論可售產量為22341噸左右,實際計劃不增量銷售17000噸左右,如此,僅僅3年,茅台就積蓄了1萬噸左右的產能(實際積蓄的產能考慮定製酒等因素會比之低一些)。將來,若再次出現茅台酒嚴重供不應求的時刻,每年累計積蓄產能也將釋放出巨大的潛在利潤。

抓住“指揮棒” 對話經銷商佔主動

成品酒庫的設立,意味著在白酒市場不景氣的時候,茅台酒渠道的存酒都轉移到成品酒庫中。所以,除了熨平周期、增厚業績的功能,貴州茅台在與經銷商渠道的對話中也將因此掌握更多話語權,“指揮棒”也牢牢掌握在茅台公司自己手中。

“原來相當於經銷商自己囤酒,現在則是茅台公司將酒囤了起來。這麽做的結果就是不斷淘汰經銷商——之前在茅台困難時期可以依靠經銷商消化,現在並不需要了,貴州茅台對經銷商的依賴相對弱化。”在一位不願具名的職業投資人看來,設立成品酒庫或許也是茅台公司整頓經銷商的變革之一。“通過成品酒庫的調節,經銷商渠道的中間利潤將絕大部分轉變為茅台公司的直營利潤,不僅減少渠道商環節,也降低了貴州茅台體系內滋生腐敗的可能性。”

(本文已刊發於2019年6月1日出版的《紅周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