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誰來興村?引才難、留才難已成製約農村發展突出短板

“誰來興村”一直是困擾農村發展的大問題,要想破解這一難題,我們應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農村的環境留住人。要推動形成有利於成長成才的培養支持機制、有利於人盡其才的評價使用機制、有利於廣納賢才的引進流動機制、有利於競相成長的激勵保障機制——

“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繁星璀璨”,這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求。然而,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勞動力總體素質不高,青壯年勞動力留農務農內生動力總體不足,引才難、留才難成為製約農村發展的突出短板。對此,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把鄉村人才納入各級人才培養計劃予以重點支持。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呼聲日益高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儘管農業農村人才政策體系不斷完善,但人才隊伍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穩定投入。專家認為,當務之急是把農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匯聚全社會力量,打造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讓願意留在鄉村的人留得安心,讓願意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

直面農村人才“缺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在各地採訪時,聽到最多的就是“農村缺人才、缺能人”。多位中西部地區村支書說,隨著大量農村人口轉移進城,農村留不住人、人才少的問題越發突出。城市化進程、高校擴招等讓農村人有了更多選擇,鄉村人才向非農領域流失現象嚴重。他們表示,中西部地區鄉村人才資源尤其不足,從事農業科研、技術推廣和經營管理的鄉村人才主要集中在行政機關、事業部門、企業或高校,在鄉村基層極度缺乏。

不僅數量不足,結構也讓人擔憂。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高鳴說,鄉村人才梯隊存在斷層,即高層次、高素質人才普遍短缺,中級、初級專業技術人才相對數量較多;傳統學科人才較多,新興學科人才較少;單一生產型、技術型人才較多,複合型、創新型人才數量較少。從新型職業農民受教育程度分析,呈總體文化程度不高,以初中文化程度為主的特點。

面對鄉村人才困境,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農村實用人才、新型職業農民、大學生村官、科研傑出人才等各類鄉村人才隊伍的培養。目前,全國農村實用人才總量突破2000萬人,其中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500萬人,提前實現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目標。全國農業科研人才總量達到62.7萬人,農技推廣機構人員近55萬人,農業領域兩院院士達到166人,為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撐。

“以前做農業農村工作,更多的是考慮人往哪裡去。現在要重點考慮人從哪裡來,吸引各方人才到鄉村廣闊天地大顯身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破解“誰來興村”問題,關鍵是要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農村的環境留住人,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農業農村人才隊伍,改善農村人力資源結構。要推動形成有利於成長成才的培養支持機制、有利於人盡其才的評價使用機制、有利於廣納賢才的引進流動機制、有利於競相成長的激勵保障機制。

培育鄉村本土人才

“要激發內生動力,從鄉村內部培育更多人才。”韓長賦認為,進一步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既要在“培”上下功夫,不斷創新培養方式、拓展培養渠道、完善培養機制,滿足他們的理念、知識、技能提升需求;也要在“育”上做功課,堅持在資金投入、要素配置、制度供給、公共服務等方面優先保障,讓他們務農有尊嚴、乾事有平台、成功有褒獎、失敗有保障,真正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強化教育培訓,讓鄉土人才有技能。初春時節,山東省高青縣逢軍農民田間學校的開春第一課在西瓜大棚內開講。主講人段逢軍是遠近聞名的“西瓜哥”,他種的西瓜產量高、品質優,縣裡在他的基地建起了田間學校。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苗光勇介紹,縣裡建立了農村實用人才信息庫,每年評選表彰鄉村之星,依托田間學校培養了一批致富帶頭人。如今,全縣已有5所省級以上的新型職業農民示範站。

強化資金扶持,讓鄉土人才有保障。“省裡實施鄉土人才‘三帶’行動工程,鼓勵鄉土人才領辦創辦新型經營主體。”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巡視員黃非說,省財政每年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新型職業農民、鄉土人才等培育,支持鄉土人才創建“一村一品一店”。同時,注重從生產能手、能工巧匠、民間藝人中發現優秀鄉土人才,按一定比例評選,並給予農資裝備、貸款補貼、技術服務等獎勵。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介紹,近年來國家推進農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完善以職業農民為主體的農村實用人才評價制度,配合推進職業資格認定制度改革,引導農業農村人才到鄉村一線建功立業。浙江、山西、湖南等省積極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試點,北京、陝西、青海等省市制定農村實用人才等級評定辦法。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12萬人獲得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任職資格,超過488萬人次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吸引各類人才下鄉

“要匯聚外部力量,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韓長賦表示,要推動建立城鄉人才順暢流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完善城鄉融會貫通的社會保障體系,暢通智力、技術、管理下鄉的通道,引導外出農民工、退伍軍人、農村大高職畢業生等返鄉創業創新,吸引社會各類人才支持服務鄉村,借東風、引外力、注活水,做到“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近年來,江西贛州定南縣頒布“人才新政36條”等措施,大力實施“人才回歸”工程,以親情鄉情為紐帶,調動新鄉賢的積極性,推動人才回鄉創業興業。2016年,本是廣州威典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郭鐵成帶著技術團隊回家鄉定南創建了一家環保科技公司,共建設了8座村鎮智慧環保處理站,日處理生活汙水2.7萬噸,惠及2.5萬村民。

目前,全國返鄉下鄉人員累計超過780萬人,其中大高職以上學歷的佔40%以上,他們既有經營頭腦,又有創業熱情,為農業農村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農業農村部農村產業發展司司長曾衍德說,浙江省實施“農創客”計劃,廣東省加快培育鄉村能工巧匠。全國通過實施農村創新創業促進行動,引導人才返鄉創業興業,建設了1000多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帶動大量農民就地就近就業。

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馬瑞燕認為,各地要進一步強化政策創設,為農業農村人才提供更寬鬆的環境。加強農業農村發展急需的教育、衛生、科技、文化人才支援鄉村建設引導,研究制定鼓勵城市專業人才參與鄉村振興的政策,積極實施大學生村官、“第一書記”、“三支一扶”等人才計劃,鼓勵高校畢業生到鄉村工作或提供服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