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白沙溪茶廠人物誌① | 彭先澤:黑茶理論之父的傳奇人生

編者按:1939年——2019年,80年間,一批又一批的茶人在白沙溪付出光陰,耕耘,並收穫。紅網、時刻新聞此次報導的8位白沙溪茶人,或兢兢業業於一線車間,或傳承創新在製茶工藝,或挽狂瀾於既倒,讓白沙溪革故鼎新。他們在不同的年代裡閃光,湖南白沙溪茶廠的輝煌,也離不開所有勤勞並銳意進取的白沙溪人。

紅網時刻 實習記者 王新鳳 記者 劉慧婷 通訊員 黃龍兵 益陽報導

中國黑茶理論之父——彭先澤。

從1939至1949,十年間,中國黑茶經歷了歷史性的巨大轉變,而這一切,都與一位安化人有關。

是他,開創了湖南緊壓茶的歷史先河;是他,親手創辦了「湖南磚茶廠」;是他,親自創建了安化黑茶理論。他的實踐,歷經幾十載薪火相傳,艱難磨礪,才有了安化黑茶今天的輝煌。

他叫彭先澤,被後人譽為「中國黑茶理論之父」。

彭先澤生於二十世紀初年的湖南省安化縣小淹鎮,當時的中國一片狼藉,各種國際勢力在中華大地上肆意跑馬,清政府搖搖欲墜。

從歷史背景來看,他屬於受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影響的一批人,擁有那個年代知識分子的共同履歷和志向,那就是出國留學,然後立志救國。

1919年7月,北京的五四運動剛剛平復,17歲的彭先澤就踏上了開往日本的渡輪。為支持其父彭國鈞的事業,彭先澤由東京帝國大學轉入九州帝國大學農學部,從事水稻研究。由於家鄉產茶,彭先澤在留學期間對茶葉科學一直有所關注。

1927年,25歲的彭先澤學成回國後,他並沒有立刻投身家鄉的茶業事業,而是「連年於役蘇浙間」,長期任教於浙江大學。直到1937年3月,彭先澤才辭去教授職位,回到家鄉湖南,開始系統關注家鄉的茶產業,襄理湖南省茶葉管理處工作,還先後兼任修業農校茶科主任、湖南省農業改進所茶作系主任、安化茶場場長、克強學院教授。

抗戰期間,交通斷絕,西北市場磚茶奇缺,安化黑茶大量積壓,彭先澤兩次繞道貴州、四川、上青海、甘肅等地,探尋新的茶葉北運路線,與西北各省洽談茶葉銷售事宜。西北萬裡行之後,即就安化黑茶壓磚問題廣泛調查研究,擬具體計劃,力主在安化設廠就地壓製磚茶。

1939年5月,彭先澤於安化江南坪試壓黑茶磚成功,打破晉、陝茶商"非涇水不能壓磚"之壟斷局面,結束安化黑茶由茶商運往陝西壓製茶磚的歷史,為發展安化茶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同年12月,在湘潭定製壓磚機,並選定安化江南坪為廠址,建「湖南省磚茶廠」(白沙溪茶廠前身),中國最早的現代黑茶企業,黑茶告別茶行作坊式生產的斷代標誌。

那一年的彭先澤,彷彿已經窺見了安化黑茶日後轟轟烈烈的發展。

1941年7月,第一批磚茶10萬片運抵蘭州,獲得各方好評。多年的努力終於迎來了又一曙光,彭先澤的心裡有了些許安慰,他暗暗描繪了一個美好的願景:安化黑磚茶將暢銷西北各省。

即使在戰爭年代,安化黑茶也有技術、銷量和產量上的突破。由於彭先澤的潛心研究,安化黑茶產業浴火重生,突破重重技術難題,邁向現代化的新時期。

彭先澤始終沒有忘記作為一個學者的使命,那就是將混亂的日常生產經驗系統化、科學化,或用來指導當世茶業實踐,或傳於後世以便後來者研究。在史料奇缺,環境動蕩的情況下,他還是憑藉深厚的學識和過人的勤奮,「或考之書史,或尋閱碑石,或詢之鄉叟茶工」,完成了第一本現代黑茶理論專著。

1948年9月,為發展磚茶生產,擴大產製規模,彭先澤在白沙溪置地12畝,建廠房6棟,添置大型螺旋鐵壓機11部,籌備移址遷廠。次年10月,接管公私合營安化茶葉公司製茶廠和公商合營湖南茶業公司製茶廠。

1951年1月,全廠舉遷白沙溪,安化茶葉加工步入規模化生產軌道,奠定了安化黑茶本地加工成緊壓茶銷往西北市場的產銷格局,開闢了湖南省緊壓茶生產的新紀元。

兩年後,在白沙溪誕生了湖南本地生產的第一塊茯磚茶,打破了涇陽人的預言,實現了「涇陽磚」千百年來「移地築製」的夢想。遺憾的是,這時彭先澤已被槍決,他沒有親眼看到這塊茯磚茶的誕生。更令人惋惜的是,槍決後幾小時,省裡竟來了「槍下留人」的急電,歷史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不論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彭先澤都是中國傳統黑茶產業向現代轉型的樞紐式人物。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肩負了歷史給予的特殊使命,然而長久以來,多少經營黑茶的商家並不知道現在眾多的黑茶產品是這位被誤殺的民國教授所研製。

一份深深的眷戀,創造了一個產業的崛起;一段不平常的歷史,復甦了百年茶鄉人民的黑茶夢。人們感受茶湯的濃厚甘醇,感慨黑茶的保健功效,感悟「黑茶之源流遍九州」的豪邁,更在心中懷念永遠的豐碑——彭先澤。

如今的嶽麓山上,樹木蔥蘢,碑石傾斜,風兒輕撫過樹林發出颯颯響聲,這位安化黑茶里程碑式的人物將永遠長眠在那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