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聚焦】腫瘤治療:「治療不足」與「治療過度」

對於一位腫瘤病人,從普通醫院到三甲醫院都可以收治,有的醫院從內科到外科等10多個科室均可以收治。面對腫瘤患者,真的是誰都可以收治嗎?

治療不規範存活期縮短

55歲的孫女士心急如焚:擔心自己時日不多,催著孩子完婚。

兩年前她查出乳腺癌,在山東一家醫院就診,通過手術將腫瘤切除;可沒多久腫瘤複發,從此陷入「化療——升白細胞——化療」的循環,身體每況愈下。一位專家看了她的資料後說:「當初乳腺全切可能就不至於這樣。」

中華醫學研究會的數據顯示,我國腫瘤患者五年生存率20%左右,大城市平均40%,而發達國家約70%。

除早期發現比例低外,治療不規範是導致患者存活期縮短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療過度與治療不足並存,已成為我國腫瘤治療的通病。

「治療過度」諸如過度的化療、多餘的手術。「接診的好多肺癌病人,常常在外院被直接開刀,實際上有的癌細胞已經發生轉移,根本不適合手術。」一位從事腫瘤近30年的醫生說道。

一項調查發現,在本不需要化療的I期大腸癌患者中,有12%的患者接受了化療;在美國腫瘤病人化療一般4至6個周期,而在我國10個、20個周期的化療屢見不鮮,甚至深陷「生命不息,化療不止」的泥潭。

「治療不足」主要是該治的沒治。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吳一龍說,因為經濟原因或聽信偏方而放棄治療的病例很多,一些患者在外面轉悠三四個月後再回醫院治療,病情已經惡化。

一方面「無規可依」一方面「有規不依」

到內科就化療,進外科就開刀,究竟哪種方法最適合?腫瘤患者無從知曉,醫生則是「誰先抓到誰治」。

山東一家縣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說,基層首診的腫瘤患者,大多未進行多學科的會診。

一位自稱醫生的網友曾發帖指出,腫瘤患者成為某些醫院科室間搶奪的「肥肉」。

腫瘤治療存在不確定性,每種方法都有一定效果,但總有一款最適合的方案。收治方案不合理,很難取得預期效果。

我國目前僅製訂非小細胞肺癌、宮頸癌等一些常見腫瘤診療指南的中國版,還有很多腫瘤診療尚未規範。

工作繁重,醫生無暇學習新知識。光看門診、做手術就已疲於奔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掌握規範。

創收壓力,也使醫生不能實施規範治療。在目前的醫療體制下,醫院各科室要靠盈利養活自己。一位腫瘤科醫生說:「誰都知道腫瘤的治療『無邊』,動輒數萬、幾十萬元,不是實在治不了,哪個醫院、哪個科室願把到手的『肥肉』送走?」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說,他們每天接收許多外院轉來的病情惡化的患者,其中有很多沒有得到規範治療。

病人醫保不能報銷,醫生只能根據病人情況製訂治療方案,也會導致診療規範未能實施。

收治腫瘤患者亟待規範診療

「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疾苦,以及延長病人生存期、提高生活品質是腫瘤治療的目的,而不規範治療卻會導致相反的效果。」鄭州京美醫院許院長說。

如何提升腫瘤規範治療水準?首先要有全局觀念,要以「病人」為中心,而不能以「病」為中心。儘管各種方法治療腫瘤都會有一定效果,但到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方法,必須依據規範,站在患者全局的角度看問題。

「在腫瘤治療中,有時治療乾預『越少越好』,帶瘤生存是一個重要治療方案。」特別是對晚期腫瘤患者,不應該進行無效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