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這種植物有啥價值?

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這種植物有啥價值?

在農村,俗語有很多,也很有意思,如果您在農村行走,會經常聽到老人說一些俗語,聽著也蠻喜歡的,而且往往意義深遠,仔細體會,它包羅萬象,是農民口口相傳的「諸子百家」,知識相當豐富。比如:「 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就相當有道理,它跟這種植物有關,這種植物有啥價值?

這種植物很特殊,它的價值和季節密切相關,初長出來時候,價值最大,再高一點,也有價值,更高,就沒有多大價值了,人稱「茵陳蒿」。

三月份的時候,這種植物剛剛長出不高,這個時候,被稱為「茵陳」,也就是農民口中的「三月茵陳」,這個時候,整個茵陳的植株全株披掛著白色的絨毛,如果成片生長,則一大片色白如雪,給人感覺是白茫茫的一片,此時採摘最好,對肝臟的效果也最大。

三月茵陳,可以作為美食食用,可以曬乾泡茶,作為花草茶飲用,調理身體,也可以作為野菜食用,食用的方法也很多,有人直接焯水熗炒,有人燉湯,但是更多的時候,農民把它們作為粑粑的原料,輔以米面,或蒸或煮,或油炸,或做餡兒,味道鮮美。

茵陳的價值參考:

茵陳清熱利濕;退黃。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藥理學研究有利膽,保護肝功能,解熱,抗炎,降血脂,降壓,擴冠等作用。

茵陳過了三月,到四月份,就變成「蒿」了,也就是所謂的「四月蒿」,四月蒿,相對於三月茵陳,其作用就變得小了,但也並非說「四月蒿」就沒有價值,四月蒿同樣有食用和藥用的價值,也同樣可以泡水當茶喝,只是味道就有點兒怪怪的了。

「四月蒿」亦稱「白蒿」,其參考價值如下:

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功效,久服輕身益氣耐老、面白長年。還可治療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等疾病。治通身發黃、小便不利、降低頭熱,去伏瘕、通關節、去滯熱、傷寒等。

這種植物,在本地,三月(植株較小的時候,不同地區季節不同,並非固定每個地方都是三月)被稱為「茵陳」,四月被稱為「白蒿」,至於五月、六月,這個季節,這種植物隻管長個子,長得很高,能夠長到1米左右,已經沒有什麼價值了,藥用價值極速下降,就能夠長到農村做柴火的高度了,價值減弱,只能當柴燒了,它的價值就是做柴火。

所以民間才有「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之說。您聽說過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