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變身吸引程序員和科技公司磁石 揭示紐約演變為科技城市秘訣

騰訊科技訊 2月25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在一個不祥的時刻,尤安·羅伯遜(Euan Robertson)開始了他在紐約市經濟發展團隊的工作。那是2008年9月15日,也就是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申請破產並引發金融危機的那一天。

羅伯遜穿過市政廳寬敞的開放式辦公室,來到一張會議桌前,在那裡他與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R.Bloomberg)的高級顧問擠在一起。羅伯遜回憶道:“沒有人知道會發生什麽,也不知道事情會有多糟糕,但是每個人都認為,我們最好制定出應對計劃。”

這項計劃的頒布,要求在紐約支持發展科技初創企業和培訓科技工作者。羅伯遜說,這樣做的目的是“建立人才引擎”,進而幫助這座城市成為吸引程序員和科技公司到來的磁石。

十年後,有充分的證據表明,紐約市正在朝著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向前進。然而就在上周,面對某些當地政界人士和社區活動人士的抗議,亞馬遜突然決定放棄在皇后區建設第二總部的計劃。儘管這是個沉重打擊,但並不能扭轉科技公司在這座城市的發展勢頭。

亞馬遜已經在紐約雇傭了5000名員工,該公司此前曾表示,紐約的人才庫是其在2018年11月選擇紐約建設新總部的主要原因。去年12月,谷歌宣布了一項重大擴張計劃,即在未來十年將其在紐約的員工數量增加一倍,達到1.4萬人,而不需要政府提供豐富的激勵措施。事實證明,激烈措施成為亞馬遜交易的最大阻礙。

如今,紐約已經是成千上萬家初創企業的大本營,紐約地區在吸引風險資本(創業經濟的命脈)方面通常排在舊金山灣區(Bay Area)之後。這座城市的科技行業已經成為平均工資超過15萬美元就業崗位的源泉,也是當地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

科技在紐約領域崛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近20年前。這是一條崎嶇的道路,既有提前計劃帶來的進步,也有偶然發生的進步。DoubleClick是“互聯網泡沫”破裂的幸存者,也是數字廣告的先驅,而早期押注這座城市的谷歌也發揮了關鍵作用。此外,布隆伯格政府還采取了明智的政策舉措。

但據對20多名為紐約成為科技中心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進行採訪顯示,紐約的科技部門之所以能站穩腳跟,主要是因為企業家、技術專家和企業選擇了這座城市作為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就像該市的行業正在經歷數字化變革一樣。 2008年至2013年擔任紐約市經濟發展公司總裁的塞思·平斯基(Seth Pinsky)表示:“事實上,我們趕上了一波科技浪潮。”

紐約市的許多科技工作並非是科技公司創造的。相反,它們與金融、廣告和媒體等行業密切相關,而這些行業長期以來始終是世界領先者。然而,這些企業面臨著數字時代崛起所帶來的威脅,並且已經適應了競爭,在這個過程中幫助振興了這座城市的經濟。勞動力市場研究公司EMSI的數據顯示,紐約非科技行業的科技工作崗位是科技公司的兩倍。

紐約向亞馬遜提交的秘密投標書代號為“克蘭西項目”(Project Clancy),其中包括了紐約市勞動力和勞動力市場的詳細數據,它表明了這一變化。例如,亞馬遜詢問,哪些公司在機器學習(基本的人工智能技能)方面擁有最多的職位空缺。根據該提案,排在前四位的是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高盛(Goldman Sachs)、花旗集團(Citigroup)以及畢馬威(KPMG),亞馬遜和谷歌並列第五位。

熟練的技術工人現在從各地蜂擁到紐約,但市政官員十年前試圖啟動的本土“人才引擎”也在加速發展。位於羅斯福島的康奈爾理工大學(Cornell Tech)研究生院就是該市發展計劃的產物,該校擁有300名學生,計劃在未來20年擴招到2000名學生。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和紐約市立大學正在開設新的課程、建築和研究機構。

他們正受到紐約市先關設施的吸引,比如博物館、劇院、歌劇、舞蹈、爵士樂俱樂部、美術館、酒吧和餐館,這些設施為矽谷郊區的生活提供了明確的替代選擇。長期從事科技創業的凱文·瑞安(Kevin Ryan)表示:“科技領域的主要資源是聰明人。紐約科技行業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紐約正在取得成功。”

科技公司在紐約的悠久歷史

如今,任何設計硬體、編寫代碼、使用計算機或智能手機的人,都要歸功於幾十年前在紐約大都會發展起來的創新。第一種被廣泛採用的編程語言Fortran是1957年在東56街(East 56th Street)誕生的,那裡曾是IBM年輕程序員所在的辦公室。

貝爾實驗室(Bell Labs)的研究人員發明了晶體管、Unix作業系統以及C和C+編程語言,它們都是現代計算的基石。貝爾實驗室首先位於曼哈頓,然後又搬到新澤西郊區。

技術創新最終遷移到了紐約以外的地方。小型計算機制造商在波士頓郊區興起,但更大的轉移是向西,始於20世紀60年代末,當時半導體行業和後來的個人電腦行業在陽光明媚的北加州扎根。

1999年,早期社交媒體網站TheGlobe.com的創始人托德·克裡澤爾曼(Todd Krizelman)和史蒂芬·帕特諾(Stephan Paternot)。幾年後,當互聯網泡沫破裂時,這家公司也隨之崩潰。

20世紀90年代互聯網的繁榮為紐約的企業家打開了大門,特別是在新媒體領域,像流行的網絡雜誌《Feed》和Suck這樣的企業開始崛起。初創企業聚集在曼哈頓的Flatiron地區,這是個被稱為“矽巷”(Silicon Alley)的地方。

當早期社交媒體網站TheGlobe.com在1998年末上市時,其股價飆升了600%以上,創下了當時的紀錄。但就像矽巷和矽谷的許多初創企業一樣,TheGlobe.com在幾年後的網絡泡沫破裂時崩潰了。

然而,在網絡泡沫破裂中,一家新興的初創公司-谷歌對這座城市進行了反向押注,但當時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

谷歌的崛起

蒂莫西·阿姆斯特朗(Timothy Armstrong)是谷歌在紐約的第一位員工,在公司成立之前,他在自己的公寓裡工作。

2000年夏末,29歲的互聯網資深人士蒂莫西·阿姆斯特朗(Timothy Armstrong)幫助創建了多家企業,並擔任高級經理。當會見谷歌銷售主管奧米德·科德斯塔尼(Omid Kordestani)時,阿姆斯特朗在互聯網銷售和行銷方面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當時,谷歌正尋求擴張,科德斯塔尼安排阿姆斯特朗與創始人拉裡·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在矽谷會面。

阿姆斯特朗回憶說,谷歌的想法不過是想成為一家大型廣告公司,而紐約就是其廣告收入的主要所在地。阿姆斯特朗與谷歌簽了只有一頁的合約,且沒有任何保證。他說:“當時的想法是,即使不成功也不會造成傷害。”

阿姆斯特朗由此成為谷歌在紐約的第一個員工,在他位於西86街(West 86th Street)的公寓工作。谷歌成立還不到兩年,互聯網繁榮已經達到頂峰,廣告公司和消費品公司對這家初創企業提供的、與搜索結果相關聯的文本廣告持懷疑態度。

阿姆斯特朗想買一台傳真機來處理廣告訂單和账單。但佩奇和布林告訴他,在批準購買之前,他們想先看看訂單。阿姆斯特朗回憶道:“這就是人們對網絡廣告的不信任。” 但訂單逐漸增多,並成為該公司蓬勃發展的基石。隨之而來的是谷歌在紐約員工隊伍的擴張。

2003年,谷歌計算機科學家克雷格·內維爾-曼寧(Craig Nevill-Manning)希望在紐約建立工程和研究前哨基地。由於公司領導人認為所有最優秀的軟體工程師都在矽谷,他們對此並不抱太高的期望。但他們告訴內維爾-曼寧,如果他能在紐約找到“谷歌配得上”的人才,他就可以繼續工作。他確實做到了,第一年就雇傭了25人。

貝爾實驗室的研究員科琳娜·科爾特斯(Corinna Cortes)是早期被招募的人員之一。她加入谷歌,開始在紐約建立研究部門。科爾特斯住在西村(West Village),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對能有機會在谷歌從事前沿計算機科學工作,並保持自己的城市生活感到滿意。

她喜歡林肯中心的劇院和歌劇,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和Soho的餐館,以及沿著哈德遜河和中央公園的小徑漫步的場景。她已經完成了14次紐約市馬拉松比賽,每天騎自行車上班。科爾特斯現在領導著大約200名科學家在紐約進行谷歌研究,她說:“我不可能去山景城,我也不打算住在郊區。”

到2006年,谷歌作為當時矽谷的寵兒,已經在紐約市安頓下來,搬進了切爾西(Chelsea)很長的Art Deco大樓。該公司需要這個空間,因為谷歌穩步將其在紐約的員工隊伍擴大到目前的7000人,其中半數以上是技術人員。去年12月,谷歌宣布將斥資10億美元,在曼哈頓市中心增加辦公空間。

2007年,谷歌宣布將以31億美元資金收購DoubleClick,從而鞏固與“美國廣告業之都”的關係。DoubleClick是一家互聯網廣告服務、跟蹤和分析公司,於1996年在紐約成立。它擁有良好的技術,同時與品牌廣告商、廣告代理和在線出版商有著密切的聯繫。

在2000年的巔峰時期,該公司的股票市值達到120億美元,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後仍保持不變。2005年,DoubleClick被私募股本公司斥資11億美元收購。兩年後,隨著財富的增加,谷歌支付了將近3倍的價格將其收於麾下。

阿姆斯特朗說:“這是互聯網泡沫破裂後煉出的真正鑽石。”2009年,阿姆斯特朗辭去谷歌高級副總裁的職務,並出任美國在線(AOL)首席執行官。

行業協會組織Interactive Adversion Bureau首席執行官蘭德爾·羅森伯格(Randall Rothenberg)說:“當谷歌收購DoubleClick時,它真的取得了巨大成功,這是紐約數字廣告業務的轉折點。”

"遊戲改變者"

位於羅斯福島的康奈爾理工大學項目是布隆伯格政府十年前醞釀的,旨在為該市技術行業打造“人才引擎”

2009年初,隨著紐約市經濟陷入搖搖欲墜的境地,布隆伯格政府的一個小團隊開始了一項廣泛的分析,代號為“遊戲改變者”(Game Changers)。該團隊採訪了數百名高管、風險投資家、城市專家以及教育工作者,並研究了矽谷和以色列海法的創業集群採用的技術驅動經濟增長模式。

“遊戲改變者”團隊得出的結論是,紐約需要更多的計算機工程專業知識。這座城市是金融、媒體、廣告、法律和谘詢領域的世界領先者。那麽,為何這些行業的技術不能在紐約本地開發呢?布隆伯格政府稱其技術推廣政策為“應用科學”。

紐約市負責經濟發展的前副市長羅伯特·斯蒂爾(Robert Steel)表示:“這是我們的口頭禪,我們認為這是改變經濟的酵母。應用科學將是在這裡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創造新的數字世界的關鍵。”

紐約市積極推動應用科學實驗,包括初創企業孵化器、網絡活動以及培訓和實習項目,幾乎都採用政府與企業合作的方式。但在這座城市的應用科學運動中,向前邁出的最大一步就是創建了一所新的研究生院,專注於技術和創業創新。

布隆伯格和斯蒂爾在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以及卡內基梅隆大學舉辦了一場高調的比賽。最後,康奈爾理工大學和以色列理工學院聯合競標勝出。後者的提案包含了布隆伯格政府將科學和工業融合起來的優先事項,而研究生在當地公司的項目是他們課程的焦點。

康奈爾理工大學校長、亞馬遜董事會成員丹尼爾·哈滕洛徹(Daniel Huttenlocher)表示:“在紐約,人們受到現實世界問題的驅動,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技術來解決。而在矽谷,傳統上是更多的是開發炫酷技術,然後找出它如何賺錢的方式。”

飛輪開始旋轉

在健康的科技中心,初創企業催生了其他初創企業。自芯片製造早期以來,這就是矽谷的模式:來自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Shockley Semiconductor Laboratory)的年輕創業者繼續創建仙童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後來又創建了英特爾(Intel)。

但在紐約,創業再生產的良性循環只是在最近幾年才加快。企業家和投資者說,紐約的科技界花了很長時間才建立成功的故事、人際網絡和自信,並激發了一系列的冒險行為。

DoubleClick再次成為紐約企業家的訓練場,其中最突出的是DoubleClick的前首席執行官凱文·瑞安(Kevin Ryan)。他是六家公司的創始人,其中包括兩家電子商務公司——吉爾特集團(Gilt Groupe)和Zola、一家在線商業新聞網站BI(Business Insider)以及一家數據庫公司MongoDB。

瑞安是Caterpillar公司一名經理的兒子,當父親被派往國外時,他在中西部和歐洲長大。瑞安在耶魯大學主修經濟學,在法國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5年開始在華爾街工作,並在媒體公司E.W.Scripps擔任經理時幫助開發了Dilbert網站。

第二年,瑞安跳進新興互聯網行業,加入DoubleClick,成為該公司首批十幾名員工之一,最初擔任首席財務官,後來晉升為首席執行官。他於2005年離開DoubleClick,兩年後谷歌收購了DoubleClick。瑞安表示:“我來紐約是因為它是個國際城市,我留下來是因為我覺得這裡也會成為科技城。”

紐約成為科技城市用了很長時間。科技投資者經常表示,最好還是在矽谷創業,特別是當瑞安和另外兩名DoubleClick校友德懷特·梅裡曼(Dwight Merriman)、埃利奧特·霍洛維茨(Eliot Horowitz)在2008年創立MongoDB時。數據庫製造商MongoDB起初增長緩慢,但事實證明,它在商業和金融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其股價目前約為每股100美元,高於2017年10月上市時的初始價格24美元。它現在的市值超過50億美元。

把失敗當作吸取經驗教訓的實驗,是充滿活力的初創經濟的另一個特點。瑞安在吉爾特集團看到了這一點。以在線快閃式銷售方式提供奢侈品的電子商務網站吉爾特集團籌集了大量資金,增長迅速,隨後又衰落下去。2016年,吉爾特被Saks Fifth Avenue的母公司Hudson’s Bay斥資2.5億美元收購,甚至低於該公司籌集的風險投資。

瑞安表示:“我們從來沒有想過如何通過閃電式銷售來賺錢,沒有人知道。”去年,吉爾特集團又被賣給了電子商務網站Rue La,價格只有Hudson‘s Bay的一小部分。但在2013年,包括瑞安在內的一群吉爾特校友接受了他們所學到的教訓,創辦了婚禮策劃網站Zola。其在線禮品登記和其他服務已被50多萬對夫婦使用。去年5月,這家初創企業籌集了1億美元資金。

Zola創始人馬善琳(Shan-Lyn Ma)驚訝地發現,自從十年前她搬到紐約以來,該市科技行業發生了驚人的變化。她說:“現在,你只要走上街頭,就會聽到有關科技產品的討論。”

Zola的員工人數在過去兩年裡增加了兩倍,達到155人,其中三分之二是女性。該公司在曼哈頓下城的辦公室裡有運營、財務、行銷、銷售和後勤方面的團隊。然而,Zola最大的群體(約佔總人數的四分之一)是工程人員。

對Zola來說,紐約提供了在這個城市的大型時裝、設計和零售行業的人才和專業知識。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史丹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雅虎前產品經理馬善琳(Shan-Lyn Ma)驚訝地發現,自從十年前搬到這座城市以來,科技行業發生了驚人的變化。她說:“現在科技行業的從業人數已經非常多,而且經驗豐富。只要走到大街上,你就始終能聽到有關科技產品的討論。”

被紐約吸引而來

谷歌在第八大道111號的辦公室,它於2010年被谷歌收購。去年12月份,谷歌宣布未來十年內將谷歌在紐約的員工人數增加一倍,達到1.4萬人

瑪麗亞·山繆(Maria Samuel)畢業於喬治亞理工學院,獲得工業和系統工程學位後,先後被蘋果和谷歌聘用。山繆從九年級起就開始編寫代碼,並使用七種編程語言工作。作為美國宇航局休斯敦辦公室的實習生,她和一個火星任務的團隊一起工作。但山繆很快接受了高盛的邀約,於2015年加入這家投行。

作為一名產品經理,山繆與一個團隊共同開發用於市場分析、客戶溝通和交易的軟體。她將金融市場視為了解行業、市場和行為的窗口。她說:“每天,我都在不斷地學習。”

金融危機過後,擁有計算技能的畢業生遠離華爾街,前往矽谷。但現在情況已經不同,因為金融業正在吸引年輕的人才和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例如,去年摩根大通邀請到谷歌高級人工智能產品經理阿波洛夫·薩克塞納(Apoorv Saxena)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曼努埃拉·韋羅索(Manuela Veloso),負責領導其人工智能產品開發團隊。

對於25歲的山繆來說,這份工作很有吸引力,工作地點同樣也很吸引人。紐約是她許多朋友開始事業的地方,山繆在大學時曾在唱詩班和無伴奏合唱樂隊中演唱,她稱自己是“百老匯的大極客”。

對於最近畢業的人來說,十年前的金融危機已經成為遙遠的記憶。如今,受到攻擊的不是華爾街,而是Facebook和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他們的商業模式建立在收集消費者數據和定向廣告的基礎上,使他們成為全球關注隱私和虛假新聞的中心。

這對高盛的高級合夥人馬丁·查韋斯(R.Martin Chavez)來說是個絕佳的招聘機會,查韋斯也是史丹佛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在招聘活動中,他說谷歌和Facebook做了“了不起的事情”,並迅速補充說:“如果你想從事廣告工作,那就是你應該去的地方。但如果你想用數學和軟體為政府、企業和其他機構解決難題,你應該來找高盛。”

隨著紐約科技行業的發展,政策制定者和高管希望將業務範圍擴大到曼哈頓和布魯克林富裕地區以外的地方。在紐約工作了30多年的投資者和風險投資家弗雷德·威爾遜(Fred Wilson)在皇后區長島市的抗議活動中看到了一個警告信號,原因是亞馬遜的遷入計劃。威爾遜先生在談到社區時說:“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亞馬遜不會幫助他們,只會推高他們的生活成本。要想在紐約取得真正的成功,科技行業帶來的好處必須延伸到每個行政區和每個社區。”

德博拉·埃斯特林(Deborah Estrin)是2012年第一位加入康奈爾理工學院的非康奈爾計算機科學家。埃斯特林當時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工作,當時她並不打算搬家。但是她讀到了康奈爾理工學院的提案,其對應用技術的強調引起了埃斯特林的共鳴。她說,紐約的優勢在於,這裡的人們集中在其他行業,致力於解決需要技術來解決的問題。

埃斯特林還說:“如果你做的是純粹的技術,比如超快的芯片或先進的系統軟體,矽谷仍然是最適合你的地方。但說到其他的事情,紐約才是你真正要去的地方。”(騰訊科技審校/金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