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曉春:探索數字供應鏈金融新路徑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劉曉春

  “現在大多數供應鏈金融的設計,都是由一家銀行或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設計的,一般都是以一家核心企業的信用為整個鏈上的信用基礎,由一家銀行或貸款機構給鏈上企業授信。模式單一,效果一般。可以說,業界看到了現在產業鏈上下遊關係的緊密和金融科技為供應鏈金融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但並沒有真正去研究不同產業鏈和商品供應鏈的特殊性,只是簡單化地設計供應鏈金融模式。我們需要研究數字供應鏈金融的新路徑,以突破目前探索的瓶頸。”

  供應鏈金融是個老名詞。之所以現在變成熱詞,大概有幾個原因。首先是以金融科技名義做信貸業務經過幾輪洗禮,如P2P、現金貸等,並不成功,需要新的突圍路徑;其次,各類數字技術為解決傳統供應鏈金融的困局提供了可能;第三,隨著全球化,特別是工業物聯網、數字經濟的發展,產業鏈各個環節越來越緊密,為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提供了真實的需求和現實的環境。

  以前,供應鏈金融一直比較沉寂,是因為作為信貸主力的銀行較少參與其中。銀行較少參與其中,並不是銀行不想做,而是比較難以做好。一方面,以前各產業的供應鏈並不像當下這麽緊密。另一方面,對於供應鏈各環節的規律和風險難以識別。再一方面,即使能識別供應鏈各環節的風險,銀行卻難以控制這些環節從而控制信貸風險。

  所以,少數緊密關聯的供應鏈金融,做得好的往往是行業核心企業的金融公司。比如國外的汽車金融。據了解,國內有一家冷鏈倉儲物流企業,以收儲的冷凍食品為抵押品,供應鏈金融做得風生水起。以冷凍食品作為抵押品,從銀行的角度看,簡直是肆意妄為、匪夷所思。但作為專業從事冷鏈倉儲物流的企業,它們有能力掌控冷凍食品的保管與流轉,了解各類冷凍食品的產地、品質和市場,一旦發生信貸風險,可以直接處理這些冷凍食品實現變現。

  銀行一直在為企業提供供應鏈服務

  銀行雖然很少做供應鏈金融,但一直為企業提供供應鏈服務。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人行上海分行營業部實習。當遇到企業產品滯銷,信貸員就會向其他信貸員詢問,有沒有需要相關產品的企業。如有,就牽上線搭上橋;如沒有,就一起分析,相關產品全國哪些地方可能有需求,找到線索後與當地分行聯繫。一旦牽上線搭上橋,對方企業進貨需要資金,當地開戶行就會給予貸款。這邊銀行當然就可以收回貸款。當時,銀行只是把這看作是為企業服務,幫助企業改善經營,是信貸工作的分內之事,偶一為之,並沒有把這當作一個產品標準化、體系化。

  仔細分析,信用證業務也可以說是供應鏈金融的一種形式。信用證業務,通過出口方銀行和進口方銀行建立的信任,幫助商品進出口雙方建立了交易的信任。同時,因為雙方銀行間的信任,有效地控制了交易風險和支付風險。

  首先是銀行之間交換密押和簽字樣本,建立代理行關係。其次,當進出口商雙方簽訂進出口合約後,進口商申請開立信用證,進口方銀行在對進口商進行充分的信用評估後,向出口方銀行開出信用證,為進口商增信。再次,出口方銀行收到信用證,審查信用證條款,保護出口商利益。第四,出口商通過船運公司發出商品,並將提貨單等信用證所需單據交出口方銀行。出口方銀行審查無誤後傳遞給進口方銀行要求付款。第五,進口方銀行審查無誤後,將單據交進口商並向出口方銀行付款。第六,出口方銀行收到款項,借記出口商账戶。期間,如果出口商因採購出口商品或生產出口商品需要融資,出口方銀行經風險評估可以給予貸款融資,比如打包貸款、出口押匯等。如進口商進口商品需要融資,開證行在對企業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可以給予進口押匯等融資。與通常意義上的供應鏈金融不同,這一系列融資、結算是在雙方銀行的默契合作下完成的。

  信用證業務中有一項制度安排,信用證的開立雖然是依據買賣雙方的購貨合約,但信用證一經開出,銀行間與此相關的業務就不再受商品買賣合約的約束,隻依據信用證條款辦理業務。實際商品的到貨情況,由買賣雙方與船運公司和保險公司交涉。這避免了通常供應鏈融資中,銀行無法控制物流風險的窘境。

  可以看到,信用證業務所服務的是非常松散的產業鏈和供應鏈,一定意義上,其服務的難度更高更複雜。因此信用證業務的一些思路和制度安排,是非常值得數字供應鏈金融參考和借鑒的。

  傳統國際貿易中的買方信貸,一定意義上也可說是供應鏈金融。買方信貸是由出口方銀行直接向國外進口商或進口方銀行發放貸款,專款用於購買本國出口商的產品。

  供應鏈金融目前存在的七大問題

  現在大多數供應鏈金融的設計,都是由一家銀行或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設計的,一般都是以一家核心企業的信用為整個鏈上的信用基礎,由一家銀行或貸款機構給鏈上企業授信。模式單一,效果一般。

  可以說,業界看到了現在產業鏈上下遊關係的緊密和金融科技為供應鏈金融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但並沒有真正去研究不同產業鏈和商品供應鏈的特殊性,只是簡單化地設計供應鏈金融模式。這類模式存在幾個問題:

  一是,核心企業一般不願意為供應鏈上的融資提供擔保,甚至為自己的應付款確權也不願意。而沒有核心企業的增信,貸款人對借款人的風險無法控制。

  二是,正因為是寄希望於核心企業增信,所以,並沒有真正研究不同供應鏈本身的特點,沒有真正發揮供應鏈的作用。

  三是,因為寄托於核心企業的信用,最容易控制的就是核心企業對上遊供應商的付款,因此,這類供應鏈金融模式往往只能服務核心企業的上遊供應商,而不能服務核心企業的下遊採購商。所以,這樣的供應鏈金融是殘缺的供應鏈金融。同時也說明,這樣的供應鏈金融風險控制是非常粗放和粗暴的,並沒有對第一還款來源的借款人進行認真的風險評估,一切都寄希望於第二還款來源核心企業的信用。

  是,供應鏈上的企業往往並不是隻生存在這一條供應鏈上,而是同時生存在幾條供應鏈上。一般來說,企業都有自己相對穩定的合作銀行,所需要的服務也不僅僅是供應鏈上的融資。一家企業在不同的供應鏈上向不同的銀行貸款,給企業自身的資產負債管理帶來很大麻煩,也不利於企業與銀行建立穩定而熟悉的合作關係。

  五是,大多數供應鏈金融都是以行銷貸款為目的,並沒有很好的研究不同供應鏈的特點,應用數字技術改善供應鏈運作效率,減少相互拖欠,提高供應鏈上的資金周轉速度,從而減少整條供應鏈的融資總量,降低企業資產負債率和融資成本。

  六是,由於隻考慮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的融資供給,給了核心企業借機擠佔中小企業流動性的機會,反而造成中小企業資金周轉速度更慢,融資成本和資產負債率更高。應該說,這樣的情況是非常普遍的。現在提倡企業社會責任(ESG),這樣的核心企業非常的不ESG。金融機構提供這種有利於核心企業擠佔中小企業流動性的供應鏈金融服務,不符合ESG金融的要求,也違背了供應鏈金融的初衷。

  七是,中小銀行有經營地域的限制,而大多數供應鏈往往是跨地區的;同時,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往往是大型企業,中小銀行沒有能力給這樣的企業集中授信。因此,中小銀行很難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取得實質性的成功。

  數字供應鏈金融的三大新路徑

  由此,我們需要研究數字供應鏈金融的新路徑,以突破目前探索的瓶頸。

  第一條路徑:搭建共享式供應鏈金融科技平台

  首先是要研究不同產業鏈的供應鏈特色,研究供應鏈各個環節的風險抓手;其次,創新金融工具,創新制度安排,實現在供應鏈的流轉環節控制資金流風險,在加快流通速度的同時確保資金安全;第三,利用新興的數字科技,搭建共享式供應鏈金融科技平台。該平台有如下功能特點:

  1、可以平行運行不同的供應鏈。

  2、平台、金融機構、企業三方共同研究相關供應鏈的運行特點,尋找供應鏈中涉及風險控制的關鍵節點,改善流程,強化物權控制和資金流轉掌控力,盡可能通過控制物權的流轉來控制資金的流轉,改變靠核心企業增信的單一模式。這方面可能需要開發具有法律效力的數字化權益憑證,因此也需要法律部門參與研究。

  3、由於資金流與物權流高度耦合,加快了資金的流通速度,相應地減少了供應鏈上企業總體融資量和融資成本,降低了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使企業在獲得良好高效金融服務的同時,真正改善企業的財務和經營。

  4、可以讓供應鏈上企業各自的服務銀行加入平台,為這些銀行的開戶企業提供貸款等鏈上全面金融服務。也就是說,在一條供應鏈上,資金的供應方不是僅有一家,而是所有鏈上企業由各自的合作銀行提供信貸等金融服務,這些銀行都是鏈上的一個節點。如果一條供應鏈上的企業是在不同的區域經營,其合作銀行是企業所在地的銀行,則這些銀行都可加入到這條供應鏈金融鏈條上,成為該供應鏈金融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不能跨地區經營的中小銀行也有機會加入到供應鏈金融中提供服務。由於這些銀行對自己本來就在服務的這些企業非常熟悉,再加上平台對風險的控制措施,實際上形成了對貸款企業的雙重風險控制,使整條供應鏈金融的安全更具保障性。

  5、平台以提供公共、公平、高效、安全的服務為主,尤其是提供風險控制服務,自身不辦理金融業務,不形成壟斷,更不與鏈上金融機構進行不公平競爭,可以成為未來數字社會友好平台的樣板。

  第二條路徑:探索跨境供應鏈金融科技平台建設

  上面介紹信用證業務時講到,以前在國際貿易中之所以多用信用證結算,是因為交易雙方是鬆散的買賣關係,相互信任度不夠。這是主要的。另外,國際貿易中,貨物的運輸與交接比較複雜,不同商品有不同的要求和做法,結算的做法也有不同慣例。比如,到岸價、離岸價,貨到分期付款、單到即付等。遠洋漁業、海上補給,又有許多不同的結算方式。還有,各國的外貿政策和外匯管理政策,也影響跨境結算和融資。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特別是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產業鏈、供應鏈也成了跨境的鏈條,產業鏈、供應鏈的上下遊企業,往往非常穩定和緊密,相互的信任度非常高。最近十多年,銀行的信用證業務佔比大幅下滑,國際結算業務中匯款業務佔了絕對的比重,充分印證了這個情況。

  跨境供應鏈的境外部分,有產業的上遊,也有產業的下遊。這些境外產業鏈的組成部分,有許多是中資企業在這些年“走出去”的過程中主動布局的,其中許多是在東盟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這些企業在所在國當地,由於種種原因,都有一些融資困難。這些企業的生產經營,又往往與國內的產業鏈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具有很強的閉環特徵,可以探索用供應鏈金融的方式來滿足它們的融資需求。現在一般供應鏈金融,都是解決國內供應鏈融資需求,跨境供應鏈金融是一個全新課題。這應該是數字供應鏈金融的又一個新路徑,即搭建跨境供應鏈金融科技平台。

  跨境供應鏈金融不是國內供應鏈金融的簡單複製。跨境供應鏈金融需要解決的不僅是供應鏈的流程,包括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還要解決各國貨幣主權、金融體系、進出口管制、外匯管理等制度障礙,以及外匯結算和兌換等商業銀行國際業務安排,需要把國際結算、外匯兌換等業務融入到供應鏈金融中,並借鑒買方信貸、賣方信貸等方式創新貿易融資新模式。

  由於跨境供應鏈金融科技平台的特殊性,可能需要由中資銀行、外資銀行和科技企業共同發起搭建這個平台。初期,可以考慮先選擇一家到兩家中資銀行和一到兩家在華的外資銀行發起。平台本身,必須是業務中立、技術中立,具有高度公信力的服務型友好平台。

  跨境供應鏈金融科技平台可考慮設計如下功能:(1)致力於打通信用證、跟單托收等各種結算工具,同步整合貿易融資環節。(2)跨行業(銀行、交易雙方、海關、船運公司、保險公司、倉儲公司等)的數據共享和流程管理,單證各方共享數據、共用流程,推行數字化單證,實現全自動審單、背書、議付、融資等操作,從根本上解決人工審單問題。(3)在架構設計上充分考慮海關、貨運、保險、質檢、倉儲等各相關機構的加入,形成具法律效力的數字化權益憑證,為鏈上融資提供信用基礎。(4)參照買方信貸和買方信貸方式提供鏈上跨境融資服務。(5)為鏈上貸款、還款提供同步的貨幣兌換服務。

  第三條路徑:嵌入式數字技術供應鏈金融

  隨著工業物聯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今後各類產業和行業都會在各類數字平台上形成不同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那麽,數字供應鏈金融可能就需要突破目前以金融或銀行為中心搭建數字平台的慣性思維束縛,將數字供應鏈金融嵌入到各類工業物聯網和各類數字經濟平台中,成為這些數字經濟平台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這將是數字供應鏈金融更具發展空間的第三個新路徑。在這個新路徑中,可以有更多金融工具的創新和金融制度的創新。

  曾經與幾個企業家聊天,談到他們企業的運行特點。這些企業需要大量原材料,一般上遊供應商把原材料發到他們企業的倉庫,他們給供應商倉單,過一段時間再正式收購,向供應商支付貨款。在正式收購前,供應商理論上是可以提貨賣給其他企業的,但大部分還是賣給這家企業。在探討銀行如何給這些供應商提供融資時,這些企業由於各種原因都不願意為供應商提供擔保承諾,卻建議銀行以倉單做質押給供應商提供貸款。我提出一個設想:是否可以利用數字科技開發一個倉儲管理系統,將倉單全部改為電子或數字倉單。但是,倉單上你這個出單人必須有兩個具備法律效用的承諾,一個是“見單提貨”,一個“或見單付款”。實際上是一單兩用,既是倉單,也是承兌匯票。這個“數字倉單”只在企業、供應商和銀行這個閉環中流轉,銀行可以以此“倉單”為供應商提供質押貸款。如果供應商不能還款,銀行向企業出示“倉單”要求付款,收回貸款本息。幾位企業家覺得這是一個值得嘗試的設想。

  現在看這個設想,還是有核心企業增信的意味。不同的是,有新金融工具的創造。今後探索工業物聯網和數字經濟條件下的數字供應鏈金融新路徑,或許更多的需要這類金融工具創新和金融制度創新,有這些創新,數字技術的應用,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實際上,當社會經濟活動全面數字化,一方面是會把目前線下的經濟活動複製到線上,另一方面由於各類數字技術本身的特點,又會形成許多新的經濟行為和經濟規則,也會有新的風險特徵和規律。

  一般供應鏈金融是以金融為主線,將供應鏈拉入銀行建立的信貸體系鏈條。現在各類機構在探索的數字技術供應鏈金融則是為物理世界的供應鏈提供數字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也就是說,供應鏈依然是存在於物理世界的。

  將來萬物互聯的數字經濟條件下,企業供應鏈本身就是數字化的,生存於萬物互聯的數字世界,銀行需要更多地投入到萬物互聯的場景中和平台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在特定場景和平台中識別風險特點和規律。

  就如同在物理現實中,銀行將網點設到商場甚至企業中,將ATM機設到地鐵站等,為特定商場、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為進出地鐵站的顧客提供相關的金融服務。

  所謂開放銀行,應該是這個意義上的開放銀行。在這個過程中,不排除銀行自建生態系統和場景,但銀行更應該探討的是進入到各類場景和平台提供服務。反過來,既然是萬物互聯,各類場景和平台應該對銀行全面開放,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這當然需要相應的法規建設。

  (本文作者介紹: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金融數字化研究中心主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