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五代十國的亡國之君,最後都怎麽樣了?

公元965年,大宋乾德三年。趙匡胤出兵,用66天滅了後蜀。

作為亡國之君,後蜀末代皇帝孟昶被迫舉家遷往大宋國都汴京(開封)。

臨出發前,孟昶惴惴不安地給趙匡胤上了個表,說我只希望給我留條活命,但考慮到自己罪孽深重,內心憂懼不已。

趙匡胤很快回復說,“將自求於多福,當盡滌於前非,朕不食言,爾其無慮”。

意思是,你來帝都好好改造,我保你安全,無須多慮。

孟昶抵達開封後,果然受到北宋的優待。

連受降儀式都很簡潔,沒有羞辱性的遊街等環節。只要求孟昶君臣穿素服、戴紗帽,呈上投降書,跪拜兩呼“萬歲”即可。

受降完畢,趙匡胤還賜宴孟昶,一同吃喝,為他接風。

然後,給孟昶賜宅第,授予他一系列榮譽勳銜,包括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秦國公等等。

自南朝劉宋開啟暴虐前朝國君模式以來,一個亡國之君竟然受到這麽大的禮遇和優待,這簡直是五百年來第一回。

然而,僅僅7天后,一切戛然而止。

孟昶突然死了,年僅46歲。

孟昶之死,神秘莫測,卻拉開了投降北宋的君王,一連串不明不白之死的序幕。

從965年孟昶之死,到991年北漢末帝劉繼元之死,在26年內,五代十國中投降北宋的9名亡國君王,全部死去。

去世時,他們大多數處於青壯年時期。而北宋的史書,對於他們的死,一概語焉不詳。

宋朝在歷史上素來有優待降君、絕不趕盡殺絕的好名聲,但這些降君們,一個個在宋太祖、宋太宗兩朝之內死去。

這是否暗含著,正統史書所未觸及的隱秘歷史呢?

1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周建宋之後,繼續後周統一中國的進程。

當時,五代十國中,“十國”尚存的政權仍有6個:在南方有南平、後蜀、南漢、南唐和吳越;在北方有北漢。

此外,南方還有兩個割據勢力,分別是割據湖南的周保權,以及割據福建漳泉二州的陳洪進。

趙匡胤制定了先南後北、逐個消滅的統一戰略。

後蜀國君孟昶不是第一個投降北宋的亡國之君,在他之前,南平國主高繼衝和湖南政權周保權已在被滅後,搬到開封居住了。

這倆“國”被滅很有戲劇性。

一開始,湖南割據政權的頭兒周行逢病重,快不行了,將11歲的周保權托孤給親信輔佐。周行逢剛斷氣,屬下衡州刺史張文表就叛變。周保權只好向北宋乞援。

趙匡胤終於等到機會,趕緊派兵南下。途中,要經過十國中最弱的南平,以借路經過為名,順手就把南平控制了。

圖中黑色圓圈內就是南平

然後,宋兵繼續南下,到達湖南邊境時,周保權來信說,不勞大軍了,我們自己已經搞定內亂,殺了張文表這個叛徒。

這麽好的時機,趙匡胤怎肯退兵?於是宋軍一路前進,借口平亂,進了湖南。湖南政權抵抗了一陣子,投降了。

趙匡胤一箭雙雕,一下子收拾了南方兩個政權。此後,他將下一個目標,鎖定在南平西面的後蜀國,只是苦於沒有出兵的理由。

一直等到乾德二年(964年)十月,後蜀國主孟昶坐不住了,與其等著宋兵來宰割,不如主動出擊。於是,孟昶派人出使北漢,約請北漢一起搞大事,兩頭夾攻宋朝。

誰知道孟昶派出去的那個人不靠譜,一出去就做了叛徒,投靠宋朝。趙匡胤得到密信,興奮地說:

吾師出有名矣。

看我終於抓到你的把柄了,出兵。

宋朝攻蜀之戰,從出兵到蜀亡,前後僅66天。

看似國勢強盛的後蜀,竟然如此不堪一擊。難怪孟昶在投降之前,連連哀歎:

吾父子以豐衣美食養士四十年,及遇敵,不能為我東向發一矢。

他的寵妃花蕊夫人,更是作詩痛罵四川沒有一個男人: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緊接著,就發生了文章開頭最愛君描述的事情。

2

在開封受到優待的孟昶,為何暴斃?當時的史書諱莫如深,我們只能從隻言片語去作一些推測。

據說,孟昶死前留了個遺表給趙匡胤,裡面說:

臣之老母,臣之孤遺,仰荷聖恩,夫複何憂!

他是希望以這種委婉的言辭,來保全母親李氏和遺孤。

但是,孟昶死後,其母李氏的表現卻很激烈。

南宋史學家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李氏聽聞孟昶已死,不哭,以酒酹地說:“汝不能死社稷,貪生以至今日,吾所以忍死者,以汝在爾。今汝既死,吾何生焉!”隨後開始絕食,幾天后就死了。

李氏的激烈舉動,很有問題。如果孟昶是正常死亡,她不可能采取絕食求死的方式。在大宋國都絕食,很明顯是對趙匡胤的無聲抗議。

可以推測,李氏知道兒子孟昶被害內幕,但又無從抗議和申訴,只能以絕食而死的方式表達憤怒。

元朝成書的《燼余錄》,有一條記載,說孟昶死後,其妻花蕊夫人即被趙匡胤“留待掖庭者十載,有盛寵”。

民間也一直傳言,趙匡胤為了奪得風流蘊藉的花蕊夫人,才毒死了孟昶。

但這個只能算是歷史的小花邊。從北宋官方史書對孟昶的抹黑來看,趙匡胤之所以痛下毒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

在北宋的官方記載中,孟昶是一個荒淫之君。當宋朝軍隊打上門來之時,他和花蕊夫人還優哉遊哉,吟詩作對,並痛罵通報的人打擾了他的詩興。

北宋官方認可的史書《三朝聖政錄》,記載了另一件事:

太祖(趙匡胤)平偽蜀,閱孟昶宮中物,有寶裝溺器,遽命碎之,曰:“以此奉身,不亡何待!”

這就是著名的“七寶溺器”的由來。連小便盆都用七種寶石鑲嵌而成,孟昶這樣的國主,不亡簡直沒天理。

北宋對孟昶的形象構建,都是基於這樣一個基礎:大宋伐蜀,是有道伐無道的正義戰爭。

但我們知道,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包括後來北宋攻打南唐、逼迫吳越納土等一系列統一戰略,均發動了類似的輿論宣傳戰,對李煜、錢俶等國主進行了形象抹黑,把他們一個個塑造成荒淫、無能、反動的昏主形象。以此反過來樹立北宋的正義性。

實際上,撥開歷史的迷霧,仍能從一些對立的記載中發現,這些被消滅的末代國君,其實並沒有北宋所宣傳的那麽昏庸無能,有些還是口碑相當好的。

北宋把孟昶宣傳得荒淫至極,然而,在蜀地,即便後蜀亡國以後,當地史書仍把他寫成有為之君,說他節儉、仁慈。

後蜀打仗不行,但人民確實是愛戴孟昶的。這從一個細節可以看出來:據《蜀檮杌》記載,孟昶投降宋朝,離開成都時,“萬民擁道,哭聲動地”。《邵氏聞見錄》的記載也可以佐證,該書說:“(孟)昶治蜀有恩,國人哭送之。”

假如孟昶真是北宋官方宣傳的那樣,是一個沉迷女色、使用“七寶溺器”的荒淫之主,蜀地人民會為他的離開而集體哭送嗎?

歷史的真實,恰好相反。

入蜀宋軍軍紀敗壞,暴行不斷,不僅大肆殺害後蜀降兵,還對當地人民極其殘忍。史載,有宋兵將領“割民妻乳而殺之”,連趙匡胤得知後,都不禁哀歎:“婦人何罪,而殘忍至此。”

宋軍激起了蜀地人民的強烈不滿。許多人在北宋治下的命運,遠遠不如孟昶當國主的時候。以至於蜀地剛歸降,反宋運動就連綿不絕。這些反宋武裝,往往假托孟昶(或其後人)的名義相號召,打出“興國”“興蜀”的旗幟,重建蜀國的意圖十分明顯。

趙匡胤為此十分頭疼,曾悵然說了一句:“蜀人思孟昶不忘。”

這或許正是趙匡胤決定對孟昶下毒手的根本原因。如果繼續留著孟昶,無異於給蜀地的反宋力量提供了一面旗幟。只有除掉孟昶,才能讓他們失去互相號召的精神領袖。

但直接除掉孟昶,對宋朝的統一大業將得不償失。當時,南北方還有南唐、吳越、南漢、北漢等多個割據政權,殺掉孟昶這個降主,一是失去大宋帝王風度,二是會激起其他國主的抵抗情緒,降與不降都得死,不如反抗到底。

經過多次權衡,趙匡胤決定對孟昶實施先公開優待、後秘密殺害的策略。

公開優待顯然是做給其他未投降的國主看的。秘密殺害則將孟昶之死,置於歷史疑案之中。你們都看到了,我大宋待降主不薄,但他突然就死了,也許是心髒病發作呢,反正不關我事。

但從公開優待到秘密殺害,中間隻過渡了7天時間,趙匡胤顯然操之過急了,最終還是留下了無數破綻。

宋太祖趙匡胤畫像

3

孟昶死後,宋太祖趙匡胤開始反思下手太急的問題。

趙匡胤在位的17年中,他先後滅掉了8個割據政權中的5個,被迫投降的亡國君主有南平高繼衝、湖南周保權、後蜀孟昶、南漢劉鋹、南唐李煜,加上最早被迫禪位的後周末帝柴宗訓,一共6位。

但自從965年孟昶不明不白死掉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降王們都安然無恙。

就算是南漢末代國主劉鋹這樣的人,趙匡胤也未對他起殺心。

宋開寶四年(971年),宋軍攻打南漢,劉鋹眼見打不過,就導演了詐降、燒府庫等一系列騷操作,在五代十國中所有被滅的政權中,是最不老實的一個。

而且,劉鋹是所有降王裡面,不用靠宋朝抹黑,本身就很荒淫的一個君王。他在位時,全部使用閹人當官,據說宮中宦官達兩萬多人。他自己則淫亂無比,后宮蓄養無數寵妃,包括來自波斯的女子,又黑又胖,賜名“媚豬”。南漢人民恨透了他。

劉鋹大概就是這麽個即視感

趙匡胤要是殺了劉鋹,南漢人民肯定叫好。但就算是這樣,趙匡胤也不殺他,說降王來了開封,一概優待,僅僅殺了劉鋹底下幾個官員抵罪。

某次,趙匡胤專門給劉鋹賜酒,嚇得他腿軟,說了一堆歌頌大宋的好話,祈求陛下給他留條活路,以彰好生之德。趙匡胤無奈,只好端起給劉鋹的酒杯,自己喝了。劉鋹這才發現不是毒酒,又羞愧又高興。

底下的人勸趙匡胤誅降王,說把他們安置在京城,“久則生變”。趙匡胤笑著說:“孤身遠客,能為變乎?”

說是這麽說,但政治無情,若是政治需要,帝王的承諾亦會隨風飄逝。

必要之時,趙匡胤鐵定會撕下優待降王的面紗,像對待孟昶一樣,對其他降王下手。

孟昶死後8年,開寶六年(973年),一連死了兩個末代國主。

先是南平末帝高繼衝死去,時年31歲。接著後周末帝柴宗訓死去,時年21歲。對這兩人之死,史書又是諱莫如深,簡稱死法不明。

柴宗訓之死,尤其蹊蹺。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如何處理後周末帝柴宗訓及其皇族,成為一個現實的問題。由於趙匡胤是采取政變的形式奪權,為了確保政變成功,收買朝中人心,他希望用一種有別於前代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因此,他與諸將約法三章,第一條就是“少帝及太后,我皆北面視之,公卿大臣,皆我之比肩之人也,汝等毋得輒加凌暴”。據說,他還立有太祖誓碑,要求“保全柴氏子孫”。

7歲的柴宗訓,隨後被廢為鄭王。兩年後,962年,被發往房州(今湖北房縣)居住。房州毗鄰神農架林區,位置偏遠,向來是貶謫者的流放之地。

即便如此,柴宗訓的命運比五代更替中其他末帝,已經好很多了。五代其他4個末帝,除後晉石重貴被契丹俘虜,得以善終之外,另外3個都死得很慘。

趙匡胤也靠保全柴宗訓的性命,贏得了舊朝上下,以及歷史上許多史學家的好評,為宋朝的寬柔仁政樹立了口碑。清代史學家趙翼就說,後周柴氏在宋朝一直褒封賞賜不斷,足見大宋“待亡國之後,可謂厚矣”。

真實的歷史卻是,柴宗訓幼年未夭,成年即死,不能不令人懷疑趙匡胤下了毒手。

動機也很明顯,隨著柴宗訓成年,他對宋朝的潛在威脅也越來越大。當年後周世宗柴榮在位時,很得民心,朝中很多舊臣,也越來越“念舊”。這或許正是促使趙匡胤出手掐斷一切複辟苗頭的主要原因。

後周世宗柴榮

隨著柴宗訓的死去,柴榮的四個兒子,在宋朝要麽死得不明不白,要麽不知所終。柴榮血脈,至此已絕了。宋朝賜封的柴氏後人,從血脈上講,根本並非柴榮的嫡系子孫。

趙匡胤,放心了。

但他未能料到的是,他習慣於讓別人死得不明不白,最終自己也死得不明不白。

4

史學界對繼位的宋太宗趙光義的評價,基本一致,認定此人陰暗多疑,擅長下毒。

由於趙光義被質疑得位不正,他對潛在的皇位繼承人,開展了隱秘的斬草除根行動。

在其當上皇帝的最初7年內,趙匡胤的兩個兒子,一個自殺而死,一個在睡眠中突然死去;趙匡胤和趙光義的弟弟趙廷美,則被告發意欲謀反,最終被貶黜到房州——後周末帝柴宗訓喪命的地方,憂悸而死。至此,對趙光義的皇位構成威脅的人,全部被翦除。

為了權力和帝位穩固,趙光義對至親之人尚且如此心狠手辣,那麽,他對投降北宋的降王們,肯定也客氣不到哪裡去。

在他任內,他繼承哥哥趙匡胤未竟的統一大業,先後逼迫福建割據政權和吳越國主動納土投降,並親征北漢,滅掉了五代十國以來最後一個割據王國。這三個政權的“末帝”陳洪進、錢俶、劉繼元,都當了宋太宗時期的降王。

但在趙光義治下,最早斃命的是,宋太祖時期已經投降、在開封居住了兩年多的前南唐國主李煜。

南唐後主李煜

史學家普遍認為,李煜是被趙光義毒死的。

李煜之死,與後蜀末帝孟昶的死,頗多相似之處。根源都在於,這兩人在亡國之後,在原來的國境之內仍有相當的號召力。這被當做是對趙宋江山的潛在威脅,因此必須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根據南宋時人王銍《默記》一書記載,南唐舊臣徐鉉在趙光義的授意下,去看望一直處於軟禁狀態的李煜。舊日君臣相見,兩人默默相對而坐。李煜忽然大哭起來,長歎說,當年我錯殺潘佑、李平,如今後悔死了。

徐鉉離去後,李煜想到自己從一國之主淪為階下囚,不得自由,心中痛切,遂填了一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趙光義後來問徐鉉,徐鉉不敢隱瞞,把李煜的話都轉述出去。趙光義心中不悅,知道李煜仍未忘記亡國之痛,後來又聽到了李煜的《虞美人》,大怒,頓起殺心。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據說這一天是李煜生日,趙光義賜酒,下牽機藥。

李煜當天暴卒,年僅42歲。

李煜死後次年,979年,趙光義即將出兵攻打北漢劉繼元,在長春殿宴請潘美等將領。前南漢國主劉鋹、前吳越王錢俶、前福建漳泉二州控制人陳洪進等降主都參加了酒宴。

劉鋹自971年投降入京後,處處模仿蜀漢後主劉禪自汙,曲意逢迎宋太祖、宋太宗二帝,以求自保。在這次出兵前的酒宴上,劉鋹繼續他的表演,說:

朝廷威靈遠播,四方僭號竊位的君主,今日都在座。不久平定太原(北漢都城),劉繼元又將到達。臣率先來朝,希望可以手持棍棒,成為各國投降君王的老大。

這麽不要臉的插科打諢,逗得趙光義哈哈大笑。

但在北漢被滅以後,劉鋹卻沒有機會成為降王們的老大。因為,第二年,980年,他無端端就死掉了,年僅39歲。

劉鋹因何而死?史書沒有記載,但古今很多史學家均認為,劉鋹不是自然死亡,趙光義很有可能是幕後黑手。

宋太宗趙光義畫像

隨後的十年,降宋的末帝們逐一死去,無一幸免。

其中,端拱元年(988年)八月二十四日,前吳越國主錢俶六十大壽,趙光義特派使者賜宴。錢俶陪同使者飲酒至日暮,當夜突然死亡。

死法跟李煜十分相似。難怪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周亮工在《因樹屋書影》中說:

南唐李後主以七月七日生,亦以七月七日死。吳越王俶以八月二十四日生,以八月二十四日死。兩王生死相同如此……顧兩王皆以生辰死者,蓋禦忌未消,各借生辰賜酒陰死之耳。

三年後,淳化二年(991年),被安置在房州的北漢末帝劉繼元生病,趙光義派使者陪同禦醫前往探病。史載,劉繼元被“診視後,卒”。極有可能為趙光義趁機加害。

有人發現一個規律,降王暴斃之前,往往都有趙光義的使者出現。這恐怕不是單純的巧合。

趙光義在位期間,不僅降王陸續去世,降王的子弟也相繼喪命。最典型的是,“十國”中三大國——後蜀、南唐和吳越,原定的合法繼承人,即孟昶長子孟玄喆、李煜長子李仲寓、錢俶長子錢惟溶,均在太宗朝死去。

雖然不能排除自然死亡的因素,但如此密集的死亡事件,只能說明背後有人在有計劃地執行定點消滅任務。

北宋不像前代那樣,對降主末帝們及其子弟進行簡單粗暴的公開處死。然而,在政治禮遇與人道承諾的背後,始終有一項秘密的加害計劃在推進,直到優待對象完全消失為止。比起公開處死,這種隱秘加害,更具統治欺騙性,也更具政治偽善性。

當這一個個昔日的敵人及其後代,紛紛按計劃離世以後,在宋太宗看來,趙氏江山才算真正安全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