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行拆解民營企業融資困局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從央行行長易綱的“三支箭”到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的“一二五”目標,金融監管部門近期頻頻喊話紓困民營企業。

在監管層密集發聲之後,大型國有銀行、中小銀行都陸續頒布了針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舉措,民營企業迎來久違的“暖冬”。

1

“問診”

我國民營企業目前的融資環境如何?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劉鋒近日在公開場合坦言,從巨集觀數據上來看,民營企業對經濟的貢獻、對就業的貢獻、對稅收的貢獻都在不斷增加,而獲得金融服務和支持的力度反而在弱化,這是一個矛盾。劉鋒稱,目前,民營企業80%的融資都來自於銀行系統,從資本市場獲得資金的能力相對弱化。

而從近期發布的社會融資數據來看,改善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已刻不容緩。11月13日,央行發布的10月份金融數據均不及預期,其中,M2同比增8%,前值8.3%;新增人民幣貸款6970億元,創2017年12月以來最低,前值1.38兆元;此外,10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7288億元,創2016年7月以來新低,預期1.3兆元,前值2.21兆元。

那麽,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症結在哪裡?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與當前的經濟金融環境收緊有關。一段時間以來,在降低巨集觀杠杆率和加強金融監管的過程中,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回落,金融企業的風險偏好下降,對民營企業也有一些誤傷,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曹遠征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小企業融資難是全球性的問題,其中最核心的問題是它們資本不足、抵押物不足,因此銀行方面缺乏為它們貸款的主動性。

“我國要進一步發展資本市場,增加民營企業的資本,而不是增加債務,要把股權融資放在第一位。同時,按照市場標準執行,推進利率市場化,做到風險定價。”曹遠征稱。

一位銀行信貸經理則對記者道出了銀行的“苦”:銀行本質上作為企業,同樣追求經營的安全性和盈利性。

該信貸經理稱,“銀行風控體系比較嚴格,貸款給國有企業,萬一出了問題還有國家做背書。而有的民營企業未來發展的持續性難以保證,如果出了問題很難得到政府的支持,可能會形成不良貸款,銀行要承擔風險。相關信貸人員也要受到考核上的不利影響以及責任追究。”

對此,上海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系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我國銀行業本身競爭不夠充分,是導致民企融資難的根本原因。

“大部分銀行不願意收集大量的資訊、花費太多的資源去甄別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因為銀行已有足夠的市場份額,無論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中的大企業,已能夠保證銀行的業績盈利目標和要求。”奚君羊認為,銀行競爭程度的提高,也是緩解中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一個重要方面。

此外,奚君羊還表示,銀行還要完善風控技術,能夠比較準確識別出既有還本付息意願,又業績良好的中小微企業。對於銀行來說,應該傾斜於向這一類的民營企業提供融資。

2

“藥方”

面對這些“症狀”,監管部門開出“藥方”。

11月6日,易綱給民企融資亮出“三支箭”:“第一支箭”是增加民營企業的信貸,特別是小微企業的信貸;“第二支箭”是支持民營企業發債;“第三支箭”是研究設立民營企業股權融資支持工具。

緊接著,11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透露,初步考慮對民營企業的貸款要實現“一二五”的目標:即在新增的公司類貸款中,大型銀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不低於1/3,中小型銀行不低於2/3,爭取三年以後,銀行業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佔新增公司類貸款的比例不低於50%。

話音剛落,國有五大行隨即密集頒布了針對民營企業的一輪金融支持舉措。中行“20條”、工行“10條”、農行“22條”、建行“26條”、交行“22條”……五大行100條“乾貨”支持民企向“一二五”目標挺進。

《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發現,五大行的舉措囊括了增加民營企業授信、強化信貸政策支持、減費讓利、豐富融資產品、健全績效考核和盡職免責等方面,著力解決銀行不敢貸、不願貸的問題。

股份行、城商行方面緊隨國有大行的腳步。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表示,今年以來,民生銀行新增對公貸款1500億元,其中75%以上用於支持民營企業,目前該行民營企業融資餘額超過1.4兆元,佔全部對公客戶融資規模的55%以上。

11月22日,南京銀行也正式發布22條措施,簡要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加強、三個完善、四個提升”,支持民營企業發展。

在真金白銀的信貸支持作用下,10月30日,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國務院新聞辦針對民營企業的專項發布會上表示,截至9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貸款餘額達30.4兆元,而且增幅還在繼續上升。

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超過8.9兆元,同比增長19.8%,較各項貸款同比增速高7個百分點,有貸款餘額的戶數超過1600萬戶,同比增加406萬戶,階段性地實現了“兩增”的目標。18家主要商業銀行三季度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已經控制在6.23%,較第一季度下降了0.7個百分點。

某國有大行華中地區某分行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今年前三個季度,他所在的分行支持小微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前十年的總和。

“因為小微企業數量多、個體小,所以我所在的銀行發動全員行動、安排專門的費用進行專項考核。另外,還圍繞大中型客戶為中心,沿著供應鏈,服務這些客戶上下遊的小微企業。”該負責人稱,“過去放貸款,主要看企業的資產,看抵押擔保,現在我們依托科技,看的是企業的結算流水,看企業的信用記錄。現在風險管理已經是靠模型在管,客戶經理只需要關注系統預警所提示的客戶即可。”

3

執行

一系列政策推出之後,如何使政策落地,如何執行到位等無疑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自郭樹清提出“一二五”目標後,業內有聲音擔憂因此會對貸款要求“一刀切”,進而引起銀行信貸資產品質下降。

對此,郭樹清曾指出,銀保監會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決不能搞簡單化“一刀切”,要客觀對待民營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采取精細化、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民營企業擺脫困境。

11月23日,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透露,銀保監會正在制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並上報黨中央、國務院,這個指導意見旨在打通金融和實體經濟循環中間的“腸梗阻”和“中梗阻”,特別是要打通“毛細血管的微循環”。

浦發銀行投資銀行及大客戶部副總經理楊悅蓉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貸款要從五個“合適”入手。

一是找合適的對象去貸。楊悅蓉稱,“針對本身經營並不好、同時又看不到未來發展方向的企業,我不能支持。對於這一標準,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同樣適用。”

二是合適的產品。要從銀行眾多產品中找到合適的產品,提供給合適的企業。比如,如果是長期的需求,就不能用短期的信貸去支持。

三是合適的時間,這包括貸款的合適時機,也包括合適的期限。

“四是合適的量。五是合適的價格。”楊悅蓉指出,對於金融企業來說,價格是風險的體系,不能為了支持民營企業人為把這個價格給降低,這樣也會導致金融市場的不平衡,資源的錯配會導致很多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則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強調,要避免形式主義,不能停留在“表態競賽”層面。

董希淼稱,部分金融機構與民營企業進行合作協定簽約之後,未付諸實際行動或落實較慢。有的銀行推出的一些措施,僅僅是簡單匯總既有做法,內容空洞,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金融機構要深入民營企業調研,真正傾聽民營企業家心聲,了解“融資難”的症結所在,瞄準企業的融資痛點和難點,並在產品和服務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改進措施。

記者 范佳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