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內蒙古寧城遭垃圾圍村 鄉村振興亟須解決垃圾擋道

  內蒙古寧城縣遭遇“垃圾圍村”

  鄉村振興亟須解決垃圾“擋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決定著美麗鄉村能否順利實現。同時,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的汙染防治,也是農村治理的題中之義。《經濟參考報》記者不久前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採訪發現,由於缺少資金支持,缺乏垃圾清理機制,垃圾圍困鄉村的現象層出不窮,群眾苦不堪言,鄉村振興之路亟須解決垃圾“擋道”難題。

  垃圾圍村苦不堪言

  美麗鄉村不再美麗

  一場春雪消融之後,寧城縣天義鎮富家窩鋪村彌漫著酸臭味,村民告知記者,這是畜禽糞便等各種垃圾散發出來的混合氣味。記者發現,這個村莊有3100人,竟有六處以上較大規模的露天垃圾堆放點,有的堆積成山綿延數百米……

  村民倪淑娟家門前,就是一個超過四百平方米的垃圾場,死豬、牛糞、塑膠袋、餐廚剩餘物等各式垃圾一直堆到了村中的主路上,觸目驚心,氣味刺鼻。她說,這裡原來是個坑,七八年前開始,垃圾越堆越多,把路線都佔了,也沒有人清運;碰到上面來檢查,村裡就找來推土機往前推一推,一到熱天,臭氣熏天,蒼蠅撲面,居住環境非常惡劣。她8歲的孫子袁宇奇對記者說,他在門口時間待久了,會頭暈惡心,“但好想出去玩”。

  記者驅車巡訪了近20個村莊發現,幾乎每個村莊都在遭受垃圾圍困。街道邊、溝渠裡、田埂旁……不時可見大堆的垃圾;村裡幾乎看不到封閉式的垃圾桶,每個垃圾池都是露天的,池裡池外都是垃圾;路線旁幾百米長的垃圾帶並不罕見,富家窩鋪村一處三百多米長的垃圾帶把雙車道堆成了單車道;縣城城郊的南山幾乎成了“垃圾山”。這裡的鄉村“汙顏穢色”毫無美麗可言,對此一些村民向記者大倒苦水。

  在大明鎮馬站城子村,村民周國玉聽說記者來了馬上問:“你們管不管垃圾?你看我們村裡到處是垃圾,不僅人受罪,牲口也受罪,羊吃了塑膠袋,不長膘,甚至死亡。”正在澆地的大明鎮一棵樹村村民李豔君一聽到有媒體來採訪的消息,硬要帶記者去村裡看看,“我們村裡的垃圾把路堵得都走不了,沒人管!”她憤憤地說。

  西遼河上遊的老哈河是當地的母親河,但也淪為一些村莊的垃圾場。在天義鎮崗崗營子村村口,一個大型垃圾場赫然入目,渾黃的老哈河水挾著垃圾穿流而過。汽車駛近,呼的一聲,驚起一群烏鴉。一位海姓村民騎著電三輪來倒垃圾。“誰會在意對河水的汙染?”他說,十裡八村包括縣城的一些垃圾都往這裡倒,特別是一有衛生大檢查,外村的垃圾就被偷偷轉移來了。

  記者採訪獲知,從2014年內蒙古實施“十個全覆蓋工程”開始,寧城縣各鄉村實行垃圾集中收集。但收集點數月甚至數年無人清理,越積越多,慢慢變成了垃圾場和汙染源,而且絕大多數集中在村裡、村口的主乾道邊上。

  “不是不想清理,而是根本沒錢清理。”《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了多個村的村幹部,他們一致反映,沒錢雇人清理是垃圾圍村的主要原因。富家窩鋪村村支書王鳳山無奈地說,村裡沒有集體經濟,累計欠下30多萬元外債,村民也不願掏錢,只有碰到上面要來檢查或者垃圾嚴重影響生活了,才找人清理一下。去年村裡清理垃圾就花了4.5萬元,現在還欠村民3萬多元清運費。村委會的信用打了折扣,現在不好找人清理了。一棵樹村村支書馬文廷說,垃圾清理費是目前村裡最大的開支,去年上半年清理了一次,花了1.3萬元,“垃圾成了村裡最頭疼的事情。”

  地膜“上天入地”

  田間汙染不可小覷

  在寧城鄉村,《經濟參考報》記者看到,不少坡地在陽光下閃著耀眼的白光,遠看似白雪,近看是地膜。廣闊的初春田野,基本被地膜所覆蓋。一些村幹部反映,寧城縣近幾年來一直大力推廣覆膜種植技術,促進了農業生產,但也留下了汙染。殘留地膜隨風亂飛,汙染環境,而且難以處理:埋到地裡難降解,致使土壤肥力下降;點燃焚燒直接汙染空氣,甚至可能引發林地火災。

  在旱地較多的大明鎮哈爾腦村,地膜汙染尤為嚴重。大量的殘破地膜纏掛在村口的樹枝、灌木上,隨風狂舞,發出呼呼聲響,有的隨風升空,有的貼地飄行,更多地被成堆碼在田間地頭。經營農資的哈爾腦村五穀糧油化肥門市老闆薑玉山說,地膜保墒抗旱的作用很明顯,因而深受農民青睞,但近幾年地膜越用越廣,連許多水澆地也用上了,汙染問題隨之越來越重。

  在大明鎮哈達村村口,記者看到一輛旋耕機正在春耕作業,旋轉刀所過之處,地膜被切成小塊連同秸稈茬攪拌進了土壤。“年年覆膜,不旋進地裡沒法種地。”村民彭景惠說,他家15畝地已使用了8年地膜,土壤裡的碎地膜越積越多,有的地耕完後,白花花的一層盡是地膜碎片,嚴重影響農業種植,種子不發芽的情況越來越多。另一戶農民則把地膜和秸稈茬歸攏起來焚燒,四周濃煙彌漫,幾公里外都能看見。

  《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發現,由於種地效益低、清膜成本高等問題,多數農民對地膜的危害關注不夠,處置不當。大明鎮一棵樹村村民王德說,現在種一畝玉米旋地要花費50元、地膜花費20元、化肥200元、種子50元,總成本300元以上,而正常年景畝產四五百公斤,糧價每公斤1.6元,刨去成本,本來收入就不高,如果要清理地膜,既增加人工成本又增加機械成本,大多數老百姓不願意。

  加強人居環境整治

  建立長效處理機制

  寧城縣的“垃圾圍村”現象是我國不少農村的一個縮影。一些幹部、群眾和學者建議,各級政府應協同建立鄉村垃圾收集處理長效機制,通過人居環境整治,切實掃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障礙。

  增加財政對農村的傾斜,扶持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內蒙古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韓成福建議,適度加大對村級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在保障鄉村公共設施的建設和正常運轉的同時,利用資金徹底清理存量垃圾,並雇傭保潔員定期清理增量垃圾。同時,農村因缺乏兩三萬元的垃圾處理費而被垃圾圍困,再次表明村集體經濟薄弱甚至“空殼”,自主發展能力低。“各級政府有必要輔助農村盡快邁出發展集體經濟艱難的第一步,提升農村發展內生動力。”韓成福說。

  建立完善農村保潔工作體系,適當向農民收取垃圾清理費。天義鎮崗崗營子村村支書海振華等人建議,農村應逐步淘汰露天垃圾池等非封閉性設施,逐漸向配備垃圾桶轉變。同時,每個村應配備垃圾分類收集、清運設施,將垃圾轉運至指定的正規垃圾點進行無害化處理。鄉鎮則需建設垃圾轉運站站,可依托城鎮垃圾廠處理垃圾。此外,一些村幹部還建議政府頒布檔案,允許村委會向村民收取適當的垃圾清理費,這樣不僅能減輕村裡財務壓力,也可以凝聚起村民維護環境衛生的共識。

  生產推廣可降解或可回收地膜,加大農機具創新推廣。內蒙古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尹雪峰介紹,國家從2017年開始推廣可降解地膜,但內蒙古目前還在大範圍使用不可降解地膜,這需要加大技術推廣以及技術突破力度,降低農民購買可降解地膜的投入。另外,一些村幹部建議,也可轉換思路,生產推廣可回收地膜,像目前回收塑料滴灌管那樣進行再利用,同時,配套生產和推廣高效率、低價格的地膜回收機械。

  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提高農民文明素養。大明鎮哈爾腦村村主任劉桂廷等人建議,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把環境整治等攻堅克難的農村工作與基層黨建工作結合起來;定期組織幹部群眾開展鄉村環境整治活動;村委會要強化主體責任,加大村環境衛生日常監督管理,通過批評教育等方式逐步提高農民講衛生、愛護環境的意識;以學生課堂、農民講堂入手,配套獎懲措施,加大宣傳力度,推進農民文明素養提升工程。

  記者 柴海亮 王靖 呼和浩特報導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