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寫在Stg44之前,德軍對中間威力彈的早期嘗試

話說咱們知道中間威力彈是突擊步槍的基礎,畢竟這屆人類不行,Hold不住自動武器發射全威力彈時的後坐力。而Stg44雖然不能算是嚴格意義上的第一支突擊步槍,但肯定屬於第一支成功的突擊步槍。但話說回來,Stg44也並不是德國人唯一一次對單兵自動武器的嘗試,所以這篇和大家聊聊在二戰之前德國對中間威力彈的研究。不過得到的資料有限,不能聊的太深,就當我水一篇吧。

按照德國二戰網站Lexikon der Wehrmacht中的說法,萊茵金屬-博西格公司在1928年的時候曾經推出過一款側開肘節式閉鎖的半自動步槍,全長1240mm,20發彈匣容量,肘節閉鎖在側面,空腔重4.5公斤。他們當時專門為這批步槍設計了一種8x42.5mm的中間威力彈。

而在2005年,由大衛·韋斯特伍德所著的Weapons and Warfare系列書中,也印證了萊茵金屬公司當年確實設計過這種子彈用於海尼曼自動裝填步槍Heinemann SLR。

不過遺憾的是,不管是海尼曼還是8x42.5mm子彈,我在網上都沒有搜到其他更細致的資料,甚至連一張圖片都沒有。即便是專業做子彈數據的西班牙Municion網也沒有任何記錄,非常遺憾。但光是從它所描述的之側肘節式閉鎖來看,似乎和瑞士當年的LMG25輕機槍閉鎖有些類似

圖為LMG25

假定說德國當年這款半自動步槍是以LMG25為基,那麽就不難理解為啥沒裝備了。因為LMG是槍管後坐式自動原理,而德國那會對於這種影響精度的結構用於步槍上非常排斥。

而到納粹掌權之後,也就是1934年。Vollmer公司與GECO公司分頭開發的了被稱之為MKb35的自動步槍以及相應的7.75x40.5mm短彈。這玩意倒是有資料了,丟圖

從這長得和98K似的玩意上面可以看出德棍的固執。首先是拉機柄,至少第一型上面是有拉機柄的,但這是軍方的要求...為的是防止自動機出么蛾子的時候變成燒火棍。還有你們可以發現這貨採用的結構是槍口集氣式...這個坑爹原理我已經科普好多次了,不解釋。你們把它當做有害垃圾處理就行。

長度倒是還行,960mm,有點SKS的味道出來了,使用20發彈匣裝填,而且它是全自動,早期版本1000發/分,後來的第二/三型才降到300-400發/分。我覺得這個減速是很有必要的,畢竟這貨的半直托握把壓根不適合潑水

上邊這個就是7.75mm子彈的照片(其實這批子彈數據很少),下邊幾種分別是同時期(二戰前)納粹政府開發的中間威力彈。從左往右分別是7x39.1、7x46、7.75x40.5、8.15x46以及標準的毛瑟7.92x57。

總的來說,中間威力彈這玩意並不是到二戰才開始動工的。不光是德國,當時一票歐美國家多少都有對中間型威力步槍彈的研發,而目的也均是考慮到全威力步槍彈自動射擊時不好控制。也許是出於對全威力步槍彈的迷戀,也許是歷史慣性,當然也可能是讓自動武器發到每個步兵手上會對軍工的產能和質量提出嚴苛的要求,所以在戰前一直沒有裝備,但戰爭確實能催化很多東西。

如果不是德三在東線被蘇聯打的要死,他們也不會急於把Stg44那麽快做出來。而如果沒有Stg44,或許蘇聯的AK47也不會那麽快問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