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杜鎮傑 趁著還能拚得動,多演幾出硬戲

  從4月6日開始,當紅京劇名家杜鎮傑、張慧芳領銜的2018年“尋夢·承澤”系列演出將在北京長安大戲院開啟,在近一年的時間裡上演《失·空·斬》《秦香蓮》《珠簾寨》《擊鼓罵曹》《烏盆記》等十幾台經典大戲。近日,杜鎮傑接受了新京報記者專訪,聊了聊演出背後的故事,以及這些年心態的變化。

  找回自信

  跟上觀眾和時代審美

  “尋夢·承澤”從2014年啟動至今,來到了第5個年頭,杜鎮傑、張慧芳已演出近50台經典劇目,這在今天的京劇市場中十分少見。一路走過來也並非一帆風順,杜鎮傑表示,這一想法最初源自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傑提出的“項目製”,“當時我們有一個共識,就是我們做文化的人缺少自信,沒有自信。因為以前我們演戲都是送票、贈票,觀眾也不那麽踴躍,所以自己就感覺失落了。後來,我們就集中精兵強將做這個項目,用最好的品質把觀眾請到劇場裡來,有一個前提就是不贈票。”

  第一年,杜鎮傑和張慧芳聯手演了24場,在不贈票的前提下儘管有的場次觀眾上座率也不高,但是走進劇場的都是真觀眾,演員們的心氣也一點點提高了。到了2015年,“尋夢·承澤”項目停了一年,杜鎮傑說:“2015年,長官提出來演出老是這一套,沒勁,沒花樣!於是我用了一年的時間想主意,琢磨如何從細節上做京劇。”

  杜鎮傑希望演出的劇目更加緊湊,青年老生演員宋昊宇擔任了“尋夢·承澤”的劇本整理工作,對原有劇目進行去粗取精。在“尋夢·承澤”的演出劇目中,有70%的劇目都需要整理,在演出時間上需要盡量壓縮到2個半小時以內,因為京劇的故事情節性很強、一環扣一環,所以掐掉哪段都會覺得不順暢。

  另外,杜鎮傑格外看重舞台給觀眾的直觀感覺,他覺得京劇的舞台也跟得上觀眾和時代的審美,“舞台的設計靈感來源於老戲台,針對當今劇場裡鏡框式舞台較大較深的特徵,我們進行了改造,使舞台呈喇叭形,演員用五步就能走到台中央,加上了‘中幕’,把舞台分成前後兩個表演區,前區演出,中幕後這塊區域可以進行布置、擺放桌椅,這樣演出更加緊湊,但是對於演員來說是個挑戰,中間很少能有緩口氣的時候了,演完出非常累。”到了2016年,觀眾看過“尋夢·承澤”演出後,明顯感覺到舞台的變化,“一走進劇場就覺得眼前一亮”。

  有了粉絲團

  小戲迷一句話讓他流淚

  隨著“尋夢·承澤”系列演出,杜鎮傑、張慧芳也有了各自的粉絲團。杜鎮傑粉絲團的成員自稱“杜兜兒”,他們不但自己製作杯子、紀念章、行李牌等各式衍生品,還會在每輪演出前舉辦“京劇親子小課堂”,為家長和孩子們普及京劇知識。張慧芳粉絲團於2017年成立,雖然成立不足半年卻也有了不少成員,他們還製作了《張慧芳——我們一起走過的2017》的卡片,記錄精彩瞬間。

  杜鎮傑今年57歲,“別人說這是一個京劇演員的黃金年齡,但是身體上的變化,自己是清楚的。有的時候一天都不敢耽誤練功,可是你練得太多了,這身體又吃不消。到了這個年齡我不擔心別的,也不擔心觀眾、市場,有時候真的是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

  這一年的十幾場演出都是大戲、硬戲,像《珠簾寨》《擊鼓罵曹》《洪洋洞》等,既考驗演員的體力,也耗費演員的心力。“《珠簾寨》這個戲,人物前後反差很大,有很多性格、情緒上的變化,對演員要求很高。也有朋友勸我,在這個年齡最好就唱一點比較簡單的,比如《四進士》《法門寺》《龍鳳呈祥》,觀眾覺得好聽,我演起來也不費力。”

  有一次做京劇講座後,一位小戲迷追著杜鎮傑問,“您什麽時候還演《烏盆記》啊?”杜鎮傑說,當時他就眼眶一熱,流淚了。“這幾年也是觀眾推著我往前走,只要他們願看我就演,現在就想趁著身體還能拚得動,多給觀眾演幾出硬戲。”

  ■ 對話

  現在就想實實在在做點事

  新京報:前些年,無論是接受採訪時,還是在講座中,感覺你聊起京劇來都是慷慨激昂,最近覺得你心態平和了很多,跟年齡有關嗎?

  杜鎮傑:我原來的性格有些火爆,給人感覺是帶棱角的。前些年,我師父歐陽中石老師曾跟我說過,‘你不要把自己拿著太當回事,如果太拿自己當回事,就不自如了’。我年輕的時候,也跟人打過不少口仗,我說出一個觀點,別人不認同就要跟人搬杠,現在沉澱下來一想,何必呢?

  其實,我現在也是本性難移,這是山東人的性格。但是,現在我表達觀點時就得想想這個話該怎麽說了。我感覺進入50歲以後,跟著這些老先生們聊得多了,再就是經過一些事情的磨礪,自己是有變化的,第一個是不著急了,還有一個是看待事情比較客觀了。有時候一個人穩不住、脾氣火爆,也是浮躁的表現,可能考慮的東西不深,現在我就想實實在在做點事。

  新京報:上世紀90年代,你有幾年遠離舞台,有說你去經商了,也有說你再也不演戲了,那段時間是什麽狀況?

  杜鎮傑:那會兒正是京劇的低潮期,也不像外界說的,一門心思去經商了。當時我回到京劇院以後,有三四年的時間沒有演戲。山東人的性格比較強,當時院裡排《宰相劉羅鍋》什麽的,我對這些新鮮的東西特別抗拒,我就是不排。我心想,學了那麽多年戲,為什麽非得唱這個,還要剃頭、把辮子別在胸口上,我想不通。

  當時院裡問我,那你想演什麽?我說我演《楊家將》《伍子胥》,院裡說那沒人看,你不演那我們讓別人去演吧,所以一下就耽誤了幾年。後來我就覺得這樣不行啊,沒戲唱不行,我就接了吧。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像《宰相劉羅鍋》這樣的戲,是有它的歷史作用的。當時電視劇那麽火,觀眾也熟悉,覺得好玩兒。我們其實也是要為觀眾服務,當時的潮流把京劇推到那個地步了。

  采寫/新京報記者 田超 受訪者供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