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陸自不滿“被輕視”:快成“毫無能力”存在

日本《正論》月刊6月號發表前陸上自衛隊幕僚長火箱芳文的文章《不要輕視陸上自衛隊》,全文摘編如下:

2018年12月18日,日本內閣會議確定了作為新防衛力建設指針的新版《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2019年度至2023年度)。

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及2013年版防衛計劃大綱實施才剛剛5年,尋求構建的“統合機動防衛力”還在路上,日本政府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制定了新版大綱。然而,仔細觀察相關內容就會發現,有些地方違背預期,偏離了武裝集團本來的面目,存在不足和待解決課題。

弱化陸上自衛隊

日本海空領域的能力近年來得到大幅提高。為有效應對可能針對日本的攻擊,獲得並維持海空優勢很重要,這點自不待言。因此,新版大綱提出,日本政府要構建常態監視態勢,提高應對包括無人潛航器在內的水下及水面威脅的能力,改造“出雲”號直升機航母,引入F-35B戰鬥機,實現在艦艇上使用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機,在過去薄弱的太平洋方面強化空中應對能力。

然而,日本國民畢竟生活在陸地,新版大綱卻未提及如何讓國民避免受到針對陸地目標的彈道導彈、特殊部隊等威脅,也未提及如何提高防護美軍基地、海空自衛隊基地等重要防護設施等的能力。

關於陸上自衛隊,新版大綱在附表中介紹了陸上自衛隊的未來規模:定編15.9萬人,戰車約300輛,火炮約300門。其中寫到:“關於防範冷戰時期設想的動員大規模陸上兵力實施登陸進攻的侵略事態,將隻擁有維持和繼承最小限度專業知識、技能所需要的範圍,尋求更徹底的效率化與合理化。”總體方針是進一步實質性地削減陸上自衛隊最重要的基礎作戰部隊。

但是如果這種狀態持續下去,陸上自衛隊基本上不可能防範正式進攻和登陸進攻,也不可能組建戰鬥聯隊來進行戰術和戰略作戰、維持最小限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如此一來,在高強度作戰中,陸上自衛隊將成為接近“毫無能力”的存在,其真實價值將會受到質疑。

關於應對針對包括島嶼地區在內的攻擊,新版大綱稱,“將機動部署必要的部隊,在確保海空優勢的前提下,阻止進攻部隊的靠近和登陸。即使在海空優勢難以確保的情況下,也就是失去前提的情況下,也要阻止進攻部隊從威脅圈外接近和登陸”。的確如此,為了從威脅圈外應對試圖進攻日本的艦艇和登陸部隊的攻擊,除了要獲取自衛隊此前未有的手段(遠程火力等)和能力外,還要強化相關技術的綜合性研發。這是劃時代的一步,應該大力推進。

另外,新版大綱有一個以前沒有的內容,那就是“對於遊擊隊和特種部隊的攻擊,將防護好核電站等重要設施,並對入侵部隊進行搜索和打擊”。新版大綱提及了核電站等重要設施的防護。這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將自衛隊和美軍設施也包含在內,陸上自衛隊平時任務有所擴大,需要增加包括人員在內的資源,需要在基礎作戰部隊的編制和裝備、作戰要領、法制建設等方面加強應對。

需要防範正式攻擊

從陸上自衛隊體制來看,以機動作戰為基礎的作戰部隊(機動師團、機動旅團及裝甲師團)等擁有各種專業技能的部隊將被作為機動作戰部隊。

為了能夠應對針對島嶼地區的進攻,陸上自衛隊將組建岸艦導彈部隊和島嶼防禦用“高速滑翔導彈”部隊。尤其關於高速滑翔導彈,它是島嶼防禦作戰中的劃時代武器,既是遠程火力,又可與新的岸艦導彈一起,發揮出巨大的遏製效果。

至於其他作戰部隊(師旅團),新大綱提出,則需改變過去以戰車、火炮為中心的部隊編制和裝備。但關於地區部署部隊和直轄部隊調整航空火力的構想,卻是極不合理的。

地區部署型的師旅團都是司令部設在大城市的基礎作戰部隊,平時負責大城市周邊的警備區域,但有事時難道不會移動部署嗎?部署在地方的師旅團的職責是以輪換部隊、增強兵力或單獨行動等方式實施作戰。新版大綱從本州的基礎作戰部隊編制中刪除了戰車和火炮,這將會導致機動打擊力和火力不足,已經無法再將其稱為基礎作戰部隊了。

陸上自衛隊的戰鬥專業知識、技能可能會消失,這是很嚴重的事情,難怪作為自衛隊骨乾戰力的陸上自衛隊的存在意義會受到質疑。

新版大綱大幅推進了2013年版大綱提出的防衛力建設,整體來看值得肯定。不過,它所列出的人員規模與現行體制相同,或導致引入新裝備後出現人員短缺的問題,給裝備運用造成影響。另外,自衛隊需要在15.9萬隊員、300輛主力戰車和300門火炮的框架內執行計劃,這可能會影響到基礎作戰部隊,導致出現一方面倡導強化防衛力,另一方面最重要機動部隊的基礎作戰部隊卻不斷弱化的局面。

根據新版大綱,2019年版《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列出了具體預算規模,與2014年版《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相比,增加約2.8兆日元(1美元大約108日元),達到27.47兆日元。但按年度編制預算時,防衛相關費的目標是5年內25.5兆日元,增加額度只有8300億日元。如此一來,旨在構建多維統合防衛力的構想最終可能只是畫餅充饑,完成新版大綱提出的防衛力的任務很可能半途而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