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蘇州博物館講述“大邦之夢”,呈現三百多吳楚玉器與青瓷

6月18日,“大邦之夢——吳越楚玉器·青瓷特展”在蘇州博物館展出。與2017年“大邦之夢——吳越楚青銅器”展更多地講述吳越楚的差異與對抗相比,此次展覽則側重從玉器、原始青瓷出發講述吳越楚文化的融合。由此,勾勒出吳越楚在軍事上的對抗和文化上的相交與融合。

展覽現場

展覽中的龍形玉器

“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在現場獲悉,此次展覽展出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吳、越、楚玉器和原始瓷精品三百餘件(套),其中玉器展品的60%。除了對“和氏璧”一些遐想與實物參照外,玉器涵蓋了玉璧、玉璜、玉珩、玉佩、玉環等種類,展覽中還特別展示了一組戰國時完整的“組玉佩”。策展人、蘇州博物館副館長程義表示,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楚玉器更多是實用性的裝飾物,而不像西周以前更多地用作祭祀禮器。原始青瓷則集中展示仿銅禮器、仿銅樂器以及一些生活用品。展覽分“禮尚往來”、“樂享天籟” 、“工藝融合”、“瑞玉為信”、“美玉為禮”、“巧玉為飾”、“工玉為器”等八部分。

組玉佩 戰國 荊州博物館藏

組玉佩在人身上的裝飾分布情況

蘇州博物館館長陳瑞近表示,“大邦之夢——吳越楚玉器·青瓷”特展,是繼2017年度“大邦之夢——吳越楚青銅器”展覽後的系列學術展;也是蘇州博物館建館六十周年之際的一個特展。展覽除了蘇州博物館的館藏之外,還匯聚了來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博物館、杭州市余杭博物館、德清縣博物館、長興縣博物館、紹興市柯橋區博物館、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蚌埠市博物館、舒城縣文物管理所、荊州博物館、蘇州市考古研究所、蘇州市吳中區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及蘇州博物館等13家文博機構收藏的玉器和原始瓷器。展覽從吳越楚文化的角度,將原始瓷和玉器分為八個主題單元,希望通過相互間的對比,讓觀眾集中、系統地去了解吳、越、楚“大邦之夢”的文化內涵與融合歷程。

灰陶提梁盉 戰國 荊州博物館藏

玉器展示吳越楚文化融合

“相比於青銅器特展所展現的戰爭與對抗,本次展覽更側重展現吳越楚文化的交流。”程義說。展覽中,玉器部分就是最好例子。展櫃裡來自不同地區而器型相同的玉器被放在了一起展示。如玉璧(2011年出土於蘇州市高新區華山,現藏於蘇州市考古研究所)與蒲紋玉璧(1979年出土於安徽省合肥市長豐楊公戰國墓,現藏於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還有錦州博物館藏玉環與蚌埠市博物館藏玉環的對照、杭州博物館藏玉龍佩與荊州博物館玉龍佩的比較。

蒲紋玉璧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展覽中的玉器對照

程義告訴澎湃新聞,“文化融合必須從遺留下來的玉佩、玉環等細節作為線索,在蘇州、杭州等地出土的瓷器到底是楚的,還是吳越的,目前爭論比較大,所以此次展覽只是客觀地把它們展示出來,即吳越出土的、楚國出土的,把不同出土地的相同器型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展示,而不是去直接標注它們是吳、越、楚哪一個國的,這樣就有利於近距離大家去研究。”

展覽中的玉龍佩對照

雖然吳、越、楚的玉器不好分辨,但是楚國的玉器還是有別於吳越的。“一般來說,楚國的玉器個頭都比較大,選料都比較精,玉器材質要比吳越要好;而吳地的玉器比較小,由於地下水的腐蝕性比較強,會出現雪白的玉色,我們稱為雞骨白,但這在楚地不大有的。”程義說。

原始瓷提梁盉

原始青瓷雖仿青銅禮器、樂器,但對後世影響巨大

在原始瓷部分,展品被分為“仿銅禮器”、“仿銅樂器”、“生活用品”三大類。“仿銅禮器”中,最重要的展品是原始瓷提梁盉系列。這種盉是一種盛酒器皿,一般是直口、方唇、圓鼓腹、三足。而青銅盉最早出現於二裡頭文化時期(即夏文化),盛行於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戰國。這些原始瓷提梁盉都是仿照青銅盉仿製的。如2011年出土於蘇州市高新區華山D15M7的原始瓷提梁盉就是仿照上海博物館藏夫差盉而製造的。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原始青瓷盉中有一件非常特別的器型,即蘇州市考古研究所藏的原始獸首盉,此種器型目前僅此一件。整器圓桶形,上部塑一獸首,耳鼻眼等五官及胡須清晰可見,溜肩斜直壁,平底飾5組凹弦紋,每組2圈,間以水波紋,最後組凹弦紋至壺底飾不規則的曲折紋,青黃釉已基本脫落殆盡。

原始獸首盉 戰國晚期 蘇州市考古研究所藏

原始瓷獸面鼎也是原始瓷的一大亮點。2012年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平水鎮蔡家嶴小家山M17器物坑出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的原始瓷獸面鼎。器型其實與安徽省博物館所藏犧首鼎很像。直口,方唇,上腹直壁,下腹弧收,平底,三矮蹄足。器腹中部附對稱雙耳,耳上部外折,中部有道豎向長方形孔。獸面稍殘,與獸面相對一側的外腹壁黏貼一隻小獸。

原始瓷獸面鼎 戰國中期 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在“仿銅樂器”中,除了有原始瓷甬鍾、原始瓷鎛、硬陶磬之外,還有一組完整的原始瓷勾鑃系列。

原始瓷甬鍾 戰國晚期 杭州博物館藏

原始瓷勾鑃 戰國 杭州市余杭博物館藏

而“生活用品”展櫃中,有兩件非常有意思的大個子器物,它們分別是原始瓷烤爐和熏香的原始瓷鏤孔長頸瓶,很多人驚訝於古人這麽早就懂得生活品味。

原始瓷烤爐 戰國 德清縣博物館藏

原始瓷鏤孔長頸瓶 戰國早中期 德清縣博物館藏

在問及越地為什麽會產生仿銅禮器、樂器的原始青瓷時,程義對澎湃新聞說,“從實力因素上講,吳越的整體實力並不如北方諸侯國那麽強大。我一直在講吳越為什麽要去學北方?因為吳越要去爭霸,與北方諸侯國一較高下,你要在你生活習慣、語言、禮儀等方面要學會,不然到了北方,連語言、禮儀都不會,那麽還怎麽去爭霸,所以他們一定是向北方學習,但是吳越學了很多,也學會了這個陪葬品陪葬禮、樂器,但是吳越並不是大量產銅,不像楚處於湖北、湖南發達的產銅區。但吳越又想效仿,那麽吳越就用這個最好的材料來模仿,這就可能是這種大量這個青瓷禮器或者青瓷樂器產生的一個原因。另外,從觀念因素上講,越國畢竟是小國,那麽本國的銅器最好用來打仗,而陪葬則用替代品。從真人、真馬殉葬到木人、陶人殉葬,再到什麽都不要,這就是觀念在轉化。也是把有生力量放到開疆擴土上。楚國那麽強大,而沒有做出瓷器來。瓷器的產生最早出現在環太湖流域,特別是浙江。從另外一個角度講,越在瓷器這個門類上還是有很大貢獻的。”

展覽中陶器與原始瓷、瓷器的比較表

原始瓷提梁盉系列

此外,為配合展覽,蘇州博物館將陸續推出“大邦之夢——吳越楚玉器·青瓷特展”系列講座、文化研學體驗之旅等教育活動。展覽將持續至8月18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