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B肝老藥進展,表面抗原與HBVDNA水準,兩項越低越容易陰轉_試驗

今年2020亞太肝病年會(APASL2020)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舉行,其中公布了一項研究結論,值得肝病臨床醫生與B肝患者(CHB)注意,由於指南十分關注B肝表面抗原陰轉率,該項研究揭示了,符合特殊指針的B肝患者更容易發生陰轉。

B肝老藥進展,表面抗原與HBVDNA水準,兩項越低越容易陰轉

環顧當前B肝各種治療方案,要想真正實現清除血清B肝表面抗原,其實還是比較少見到的。APASL2020的埃及曼蘇拉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評估e抗原陰性慢性B肝患者在使用核苷酸類似物(NAs)後的表面抗原陰轉率預測。

如果將全球B肝患者的表面抗原陰轉率平均一下,這個平均陰轉率大約只有1-2%左右。正因為B肝表面抗原陰轉,已作為慢性B肝抗病毒治療的重要治療終點,所以,全球眾多科研人員均發起更深入了解表面抗原水準與使用核苷酸類似物(NAs)之間的關聯性。

2020年亞太肝病年會上,埃及研究人員公布結論是,如果B肝患者的兩大指標處於低水準無肝硬化,即HBV-DNA水準、B肝表面抗原水準以及沒有發生肝硬化,在接受核苷酸類似物治療後,更容易促使B肝表面抗原陰轉。在全球B肝新藥研發過程中,小番健康注意到,e抗原陰性慢性B肝患者的治療難度,比e抗原陽性慢性B肝治療難度大,其中主要原因是e抗原陰性與病毒變異有直接聯繫。

埃及團隊此次研究,重點選擇e抗原陰性慢性B肝患者作為試驗對象,使用拉米夫定(LAM)、恩替卡韋(ETV)以及替諾福韋(TDF)用於e抗原陰性慢B肝抗病毒治療,本次公布的參與試驗者共有510名,用藥期間每隔3-6個月進行指針隨訪,中位治療時間是3.5年(2.1-4.2年)。

主要評估e抗原陰性慢B肝的HBV-DNA水準、B肝表面抗原水準、肝功能、凝血酶原時間、全血計數以及肝纖維化程度。試驗結果觀察到,510例參與試驗對象中,有34例發生B肝表面抗原陰轉,該試驗對象表面抗原陰轉率約6.66%,而這部分表面抗原陰轉試驗對象中,他們的HBV-DNA水準、表面抗原水準以及肝硬度測定上,均明顯低於其他表面抗原沒有發生陰轉治療組。

該項研究,表面抗原基線水準定為1000IU,而34例表面抗原陰轉者當中,有30例表面抗原低於這條基線水準。而在使用三種核苷酸類似物對照組中,這34例B肝表面抗原試驗者,其中使用替諾福韋的是15例,使用恩替卡韋是19例,在使用拉米夫定組沒有1例發生表面抗原陰轉。

在未發生陰轉的其余476例中,有36例B肝表面抗原低於基線水準1000IU,但是卻沒有實現表面抗原陰轉。而在這34例B肝表面抗原陰轉組中,肝硬度值為[16.3kPa])作為標準測定,均沒有出現肝硬化;而在未發生表面抗原陰轉的476例中,發現11例出現肝硬化。

小番健康結語:以上實驗數據和結論,是埃及曼蘇拉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發表在2020亞太肝病年會上,旨在了解B肝表面抗原陰轉的預測指標分析。

簡單的講,該試驗證明,B肝患者的HBV-DNA水準、B肝表面抗原水準相對基線較低,並且無肝硬化者,使用核苷酸類似物(NAs)進行抗病毒治療,今後表面抗原陰轉率也越高,即轉歸更為理想。該試驗表面抗原基線是1000IU/ml,若B肝患者表面抗原低於該水準,即日後B肝表面抗原更容易陰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