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斗三號首顆IGSO衛星升空,拉開今年高密度組網序幕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於紫月 記者 付毅飛

4月20日22時41分,一道火光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衝天而起,北斗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衛星順利升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迎來了第44位新成員。

發射現場視頻 史嘯 攝

“此次發射是2019年度北斗導航衛星首次發射,拉開了今年北斗高密度組網序幕。今年計劃發射8-10顆北斗三號組網衛星,完成所有MEO衛星發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表示。

據悉,北斗三號系統將包含3顆IGSO衛星、24顆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3顆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

“這種包含三種不同類型軌道衛星的混合星座設計是北斗系統獨有、國際首創,將有效增加亞太地區衛星可見數,為亞太地區提供更優質服務。”楊長風說。

承擔本次發射任務的是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此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02次飛行,也是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00次飛行。

大塊頭本領強

“本次發射的IGSO衛星重量大、信號多、功率大。我國以及國家周邊地區的北斗用戶最多,需求也最強烈。該衛星的發射對於北斗在亞太區域系統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斗三號衛星總設計師陳忠貴表示。

眾所周知,如果從地面上看,GEO衛星在天空中是靜止不動的,而IGSO衛星則在天空中不停的畫“8字曲線”。該衛星軌道高度36000km,軌道傾角55°,周期24h,質量5.4噸,相較於有些國家2噸左右的IGSO衛星,該衛星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塊頭”。

衛星發射後,經過約半小時飛行後將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變軌進入工作軌道,並進行一系列在軌測試,將與此前發射的18顆MEO衛星和1顆GEO衛星進行組網,提供服務。

據悉,該衛星採用了諸多新技術,且所有部件完全實現國產化,在信號收發能力以及載荷性能上均有很大提升。

二/三號過渡穩

除了進一步提高亞太地區,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用戶的導航精度之外,“該衛星還進一步保證了北斗二號系統向三號系統的平穩過渡。”陳忠貴指出,該衛星不僅可接收面向北斗三號產品的信號,也保留了北斗二號系統系列產品信號的收發能力,保證廣大用戶在淘汰舊產品、更換新產品時,北斗系統可“無縫銜接”地提供優質服務。

當被問及北斗三號IGSO家族“首將”發射面臨哪些壓力時,陳忠貴表現出北斗團隊用實力支撐起的強大自信:“經過多年的探索,我國在火箭、衛星等各方面技術已經日趨成熟。但壓力肯定是有的,一次成功不代表次次成功,每一次發射我們都如履薄冰,盡全力排除所有風險。”

從此以後,北斗三號也擁有了IGSO衛星在亞太區域上方運行,其以更廣的區域、更高的精度將成為全球組網的堅實後盾。根據計劃,至2020年我國將全面完成北斗三號全球系統建設。“2035年,我國還將建成以北斗系統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北斗系統將以更強的功能、更優的性能,服務全球,造福人類。”楊長風說。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除標注外由作者提供

編輯:劉義陽

審核:管晶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