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天,人民日報聚焦寧波井頭山!

今日,《人民日報》報導了井頭山遺址的考古成果。報導稱,井頭山遺址是浙江省和長三角地區首個貝丘遺址。最新的考古表明,這也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豐富的遺存和環境信息將為解決許多學術問題提供線索。來看詳細報導

人民日報8月22日第5版

中國沿海8000年前的漁民

這樣利用海洋資源

井頭山遺址是浙江省和長三角地區首個貝丘遺址。最新的考古表明,這也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豐富的遺存和環境信息將為解決許多學術問題提供線索

井頭山遺址位於浙江省余姚市東部三七市鎮一個叫井頭山(海拔72米,屬四明山余脈)的小山頭南麓。2013年下半年,在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遺址發掘過程中,考古工作者偶然獲得附近地下深處透露出的貝丘信息。經過深入調查,飽含大量海生貝類動物殼體的文化層埋藏深度竟達6至10米,經碳十四測定,年代距今達8000多年,足足早於聞名中外的河姆渡文化1000多年!

在國家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余姚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考古工作者在古灘塗的淤泥環境裡營建了一個鋼結構圍護基坑,它的平面面積有750平方米,插入基岩最深處,距地表10多米,方便了考古工作人員持續開展工作。這是國內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掘工作中的首創,值得借鑒。經過6年複雜和艱難的準備,包括學術上的準備,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19年9月至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進行發掘,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重大收獲。

井頭山遺址出土的木槳。

井頭山遺址高達兩米厚的貝殼堆積文化層。

井頭山遺址的地理位置圖。

井頭山遺址出土的各類海貝殼。

井頭山遺址發掘基坑。

陶器、石器、骨器、木器、貝器、編織物等標本,提供了最早利用海洋的證據

考古發掘中,在清理挖掉厚達六七米的黏軟淤泥之後,最先暴露出來的很像是鋪滿各種貝殼的海邊沙灘。細看海貝的種類有大小牡蠣、粗壯的蚶子、海螺和蛤蜊,還有幾乎全部已成為貝殼碎屑的蟶子。其實,從分散、混雜的出土情形就不難辨認,它們都是被人吃過後丟棄的。動物的碎骨頭,陶器碎片、石器、骨器等人工器物的陸續出土,更能證明它們是古人廢棄的生活垃圾。

在密集的貝殼堆積外側,靠近更外邊的淤泥灘塗的地段,淤泥堆積中貝殼明顯少了,更多的是通常很難在土層中保存下來的大量碎木條、小木棍還有色澤鮮黃、造型獨特、加工古樸而又靈巧的各種木器,其中有木槳、木矛形器、刀形和“7”字形木柄、木碗、雙頭尖編織工具、帶銷釘木器等,以及筐子、簍子、席子等用蘆葦、細竹子為原料加工編織的生活器具,甚至還有跟現代淺水灘塗上漁民仍在抓魚用的魚罩非常相像的用蘆葦編織的捕魚工具,以及用直徑約一兩毫米的細繩編織的漁網殘塊。

這裡特別要介紹一件加工精細、保存完好、器形略顯獨特的木槳,環首短柄、弧形槳葉、背部中段帶有兩個方形突塊,從這些造型特徵來看,是井頭山人適應海洋、利用海洋的有力實證。國內外多家研究機構的碳十四實驗室對20多個相關地層測年樣品的數據,均在距今8300至7800年之間,無疑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早用於近海航行劃船的木槳。

在發掘出土的各類遺存中,除陶器、木器、骨器、異常豐富的海洋貝殼和劃船航海、捕魚工具以外,還有反映早期稻作農業的遺存。夾雜在陶釜支腳中的稻穀殼印痕清晰可見,文化層泥土中也發現了幾顆形狀瘦長、形態較原始的炭化米粒,還有泥土淘洗後從顯微鏡下挑選出的大量稻穀小穗軸。專家認為,這些稻作農業經濟因素能夠在這麽早的沿海貝丘遺址中出現,已明顯超越了中國已有的早期海岸貝丘遺址的生業特徵,蘊含的學術意義意味深長。

為成熟精彩、部分具有海洋文化特徵的河姆渡文化找到了來源

1973年余姚河姆渡遺址發現和發掘之後,當時擁有歐亞大陸東部中段海岸線的中國沿海地區被發現和考古確認的沿海貝丘遺址已達上百處,但年代大多在距今5000年左右,很少有超過距今7000年的。以東亞大陸腹地作為主要生存空間,並創造了燦爛文明的古代中國先民,究竟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抵達東部沿海,並依托海洋、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的江蘇、上海、浙江為主的長三角地區為何沒有發現任何貝丘遺址?還有,成熟精彩的具有部分海洋文化特徵的河姆渡文化來自於哪裡?

遠古的一切淹沒於地下,離開遺址發現和考古手段,我們無從知曉。考古學家一直期待有些線索可以浮出水面為我們提供啟示。井頭山遺址出土遺存表明,它是浙江省和長三角地區首個貝丘遺址,以及迄今發現的中國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井頭山遺址把這裡的人文歷史源頭在河姆渡文化基礎上又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

井頭山遺址對整個東南沿海地區、長江下遊地區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從遺址堆積物尤其是海生貝類堆積來看,這個聚落規模較大,而且延續時間長,這裡生活的先民應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沿海最早的漁民。原本以稻作農業作為主要生業方式的河姆渡文化,如今或者可以置身於廣闊的中國沿海歷史大背景下進行考量。

從8000年前的井頭山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實現了從海洋漁撈向稻作農業的轉變

專家認為,井頭山遺址是國內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處全新世(1.2萬年前開始的地質時代)海平面上升過程中被海水淹沒、被淺海沉積物掩埋的史前遺址,為解決全新世早中期海平面上升過程中的一些重大學術問題提供了線索,堪稱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特別是海洋文化考古的又一突破。這或許意味著在杭州灣、錢塘江下遊甚至包括寧紹平原西部靠山的區域,有可能發現跟井頭山同時代的被海水淹沒的遺址。

從井頭山到河姆渡的1000年,鹹水環境變成了淡水環境,這是一個滄海桑田式的變化。這樣的環境信息,是研究和重建8000多年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社會生產、生活狀態與自然環境相互關係的寶貴案例。

與井頭山遺址同處一個地理單元的河姆渡遺址、田螺山遺址,雖然也出土了不少與海洋有關的遺存,如鯊魚、金槍魚、石斑魚、鯛魚、黃花魚、鯨魚等海魚的魚脊椎骨、肋骨,以及大小和形態不一的數十件船槳,還有很多可作叉魚工具的長體骨錐,但與海魚骨骸的數量相比,鯉魚、鯽魚、黑魚、黃刺魚等淡水魚的骨頭數量多得驚人。而且稻作農業遺存的豐富程度遠超井頭山遺址中的稻作遺存,不過貝類遺存的數量則完全相反。因此,從8000年前的井頭山人到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他們的生計方式實現了從海洋漁撈經濟為主向以稻作農業經濟為主的轉變。從全國沿海漫長的歷史文化進程來看,發生在古寧波灣的這一生計方式的轉變過程,具有一定的領先和深遠的影響。

四明山麓的“古寧波灣”區域,地處中國大陸海岸線中段,海洋、溪流、河湖、山地、丘陵、平原、灘塗均有分布,井頭山、河姆渡、田螺山這三個重要的遺址集中於此,這應該不是偶然的。專家建議對文化層之上的淤積層做完整的微環境研究,並進一步開展台地發掘,密切注意居住區、墓葬區、作坊區的存在。相信隨著井頭山遺址考古與研究的深入,我們將更深刻地理解這一史前文化區對於中國古代海洋文化起源發展的重要意義。(作者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孫國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