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又一家互聯網咖啡出事了:融資4億,打了水漂

作者:寧澤西

題圖:連咖啡官方微博

瑞幸之後,又一家互聯網咖啡出事兒了。

投資界獲悉,知名互聯網咖啡品牌 “連咖啡”正在大規模關店。大眾點評顯示,連咖啡北京地區16家店鋪已悄然關閉,僅剩兩家仍在正常營業。需要指出的是,這一次關店席卷連咖啡的全國門市。

連咖啡望京SOHO門市已經有新店家入駐

誕生於2014年,連咖啡比瑞幸咖啡更早探索互聯網咖啡模式,也是當年風口上的“互聯網咖啡”的代表案例——成立之初就獲得了明星戴軍的投資,隨後不斷獲得資本的青睞,6年累計共獲得6輪融資,累計金額超過4億人民幣左右。

最為轟動的是,連咖啡在去年完成了2.06億元C輪融資,背後投資方十分豪華。彼時,瑞幸咖啡正一路高歌猛進,以連咖啡和瑞幸咖啡為代表的互聯網咖啡品牌成為當時創投圈最熱的話題。

如今一年過去,瑞幸造假事件舉世嘩然,而連咖啡也正在悄悄關門,令人唏噓。

01

全線大撤退,瑞幸之後,又一家互聯網咖啡涼涼

創立6年,連咖啡正在大規模關門。

6月2日,投資界記者走訪發現,位於北京海澱區的連咖啡(魏公村學院店)已經關門,昔日三三兩兩的顧客早已沒了蹤影,連咖啡門市上“Coffee Box”的標誌也已經被拆除,新的商家已經入駐。

大眾點評上搜索顯示,目前連咖啡在北京地區的18家門市,顯示正常營業的僅有金寶街店和惠新西街店,其余門市均顯示灰色的“暫停營業”。記者致電上述正常營業的門市,均未打通。

投資界發現,就連重金打造的形象店——連咖啡望京SOHO店,也悄然關閉。2019年初,連咖啡將新開的望京SOHO店定為“全國首家連咖啡形象店”,連咖啡內測新品牌口袋咖啡時,僅在望京SOHO店開放了門市自提功能。當時,口袋咖啡主打線上下單後從線下對應門市自提的概念。

這一次關店席卷連咖啡的全國門市。大眾點評搜索顯示,連咖啡上海的37家店鋪中,僅有15家還在正常營業;深圳的12家商鋪中,僅1家還在營業;廣州的10家門市中,也僅有1家門市還在營業……幾乎可以說是全線大撤退。

事實上,這一切早有端倪。2019年年初,“連咖啡”被曝出在春節前後關閉了北京、上海多家門市,還因拖欠咖啡豆供應商貨款出現資金鏈困難。當時,北京多名連咖啡店員向媒體確認,北京僅剩20多家店,遠低於高峰期的60多家,有些門市每天銷量甚至不到100杯。

為此,連咖啡2019年的發展戰略被定位為“品牌瘦身”——減少實體店投入,增加網絡行銷和外送。但此舉並沒有產生多大的效果,“由於前期發展太快,選址盲目,後期開的門市不僅沒有增加營業額,反而拖累了老店的業績,再加上人力成本的增加,前期的融資也已經基本消耗殆盡。”消息人士稱。

令人唏噓的是,經過一年的瘦身後,人們等來的卻是門市已經所剩無幾的消息。

02

6輪融資超4億元,號稱咖啡界“小米”,最後生意直接被瑞幸搶走

連咖啡的遺憾離場,與勁敵瑞幸“燒錢圈地”的野蠻打法不無關係。

2014年,連咖啡由班機管家的創始人王江創辦,做星巴克配送起家,並陸續獲得資本認可:2014年1月獲得了數千萬元A輪融資,2016年4月獲得了華策影視5000萬元的B輪融資,並開始做自有品牌。最新的一輪融資是在2019年4月,完成了高達2.06億人民幣C輪融資,一度轟動創投圈。

圖表來源:企查查

比起一年融三輪“瘋狂”的瑞幸咖啡,連咖啡在2018年之前的融資節奏還算平緩。根據公開信息,連咖啡稱於2017年底已全面實現盈利,單店配送量日均千杯,核心會員從16年的80萬增長到300多萬。

那段時間,連咖啡的發展還算得順風順水,在2017年發布了超過30款咖啡飲品,其中包括防彈咖啡、粉紅椰子水等爆款,靠自有品牌支撐起了業績。

它總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打法:通過分享得券、萬能咖啡、成長咖啡等玩法將社交裂變、社交分享玩到了極致,在“線上社交”場景形成了極強的用戶粘性與用戶習慣。其核心商業模式是“線上外賣+社交裂變”,“裂變”是主要流量來源,被認為是“咖啡界的小米”。

2018年,連咖啡的「口袋咖啡館」上線一天時間,小程序訪問量達到420萬,累計開了52萬家線上咖啡館,增長速度驚人。

變化始於“財大氣粗”的瑞幸入場。當瑞幸不惜成本地瘋狂補貼、開店時,所有咖啡品牌,包括連鎖巨頭星巴克都坐不住了,更別提根基還不穩的連咖啡。

彼時,中國咖啡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而一路瘋狂燒錢的瑞幸咖啡更是直接搶走了連咖啡大量外賣份額。

2017年還在盈利的連咖啡,2018年受瑞幸咖啡的競爭所影響,現金流開始吃緊,不得不由最早的純外賣輕模式,向外賣+到店的重模式轉型,同時開啟“燒錢換流量”的模式,發起各類團購、拚團、買贈促銷的活動。

奈何還是拚不過“不差錢”的瑞幸。2019年初,連咖啡就被曝出正在大量關店。據媒體報導,當時連咖啡在全國的關店比例達到了30%-40%。

至於關店原因,內部人士稱,一是杯量下降,以深圳為例,原來30家左右的門市,單店日均杯量最高時達到220杯,目前不到10家店日均150杯,而上海關閉的門市,多數日均杯量不足100杯,不少甚至50杯左右;二是遲遲沒有新的融資到位,咖啡大戰中各家補貼吸走了大量流量。

如今在看,這對曾經的同行兼死對頭,一個因造假醜聞牽連整個中概股,一個大規模關店日薄西山。不得不令人感慨,互聯網咖啡終究難逃“死亡”魔咒?

03

資本遊戲終歸是遊戲,互聯網咖啡落幕,新咖啡戰事再起

一杯小小咖啡的生意,在資本的催化下,攪動了一個兆市場。

回想2018年,共享單車集體折戟,中國VC/PE圈曾對燒錢模式進行了一系列的反思。然而,以瑞幸咖啡、連咖啡為首的互聯網咖啡崛起,一系列令人乍舌的融資動作和擴張節奏,再次給創投圈打了一針興奮劑。

當時,瑞幸咖啡與連咖啡都極力宣揚自己是互聯網公司,瑞幸咖啡的用戶只能通過APP或者小程序下單購買;同樣,連咖啡也將微信小程序作為自己的重要獲客渠道。耳目一新的商業邏輯,再加上兆的廣闊市場,資本開始了一場競賽。

然而,無法回避的是,在互聯網咖啡這個概念裡,咖啡才是主角。燒錢能買到用戶,但買不來用戶的忠誠度,一旦停止補貼,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必然轉身就去找更便宜的了。

還有一個經常被忽略的問題,中國人是否真的愛喝咖啡?在提到中國咖啡市場潛力時,經常被引用的一組數據是“2020年中國咖啡市場銷量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人民幣,2025年將有望突破一兆元。”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咖啡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分析報告》指出,中國的咖啡消費量每年增長幅度在15%-20%,而全球平均咖啡消費增速只有2%。

從數據上來看,兆市場、年20%左右的增長很誘人。然而,中國人並不怎麽喝咖啡,就像歐美人並不怎麽喝茶一樣。

換言之,中國出現歐美普遍將咖啡作為飲品的可能性仍舊比較低。也就是說,互聯網咖啡單靠流量模式,想要低價撬開增量市場很難,況且還要同一眾咖啡玩家競爭。這麽看來,連咖啡為代表的互聯網咖啡淪落到今天的境地,似乎早已注定。

即便如此,資本對於咖啡的熱情依然未減。在剛剛過去的5月,騰訊投資了加拿大咖啡連鎖品牌Tim Hortons的數億元級別投資,布局咖啡線下市場。而此前,中石化也跨界在加油站賣咖啡;開酒店的OYO中國宣布進軍咖啡新零售,推出“芬然咖啡”;便利蜂、全家、蘇寧小店等便利店售賣現磨咖啡;雀巢、可口可樂、伊利、蒙牛紛紛推出了即飲咖啡產品……2020,咖啡戰事仍未平。

只是不知,瑞幸和連咖啡的故事是否還會重演。

- END -

回復11,閱讀《七個人生工具:SWOT、PDCA、6W2H、SMART、WBS、時間管理、二八原則》

回復12,閱讀《昨天他給人大捐了三個億,講了三個頂級投資哲學!》

回復13,閱讀《大數據告訴你,中國女人有多勤奮》

回復14,閱讀《拿3000工資與30000工資的區別,5張聊天記錄讓你醍醐灌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