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什麽年代了,人人都是藝術家

自從第一台會拍照的手機誕生起,影像就開始無限接近於現代生活。而在當今手機影像功能的不斷更新下,這一生活記錄方式逐漸實現著它的藝術化進階。

當移動終端技術迅速發展,手機成為了人們觸手可及的藝術表達管道。然而這一看似日常的創作能否擔起美術館“白盒子”的靈光?近日,上海當代藝術館內的一場影像展,就對此進行了開放式的探討。

展覽現場

展覽名為“影像成詩”,意在呈現“影、像、詩”這三者與世界發生的浪漫聯結。有趣的是,展覽不僅展出了15位藝術家之作,更將300多位本土素人的影像作品一同成列與展廳內,且所有作品皆為華為手機拍攝而得,該品牌本身亦是此次展覽的讚助者。儘管是商業與藝術結合的產物,這場展覽依然因它所承載的本土性,和對博伊斯口中“人人都是藝術家”的藝術宣言的實驗而獨具意義。

做為展覽的一大亮點,來自素人攝影師的作品集中展出於形似暗房的展覽太空內,被印製在半透明材質上的相片,被一層層地錯落懸掛,燈光的映射引人產生了時空錯位感。據悉,這些作品都是華為影像大賽的獲選之作。

展覽現場

展廳二層的入口對面,是服裝設計師、藝術家Masha Ma打造的一個半封閉式影像太空。撥開隔擋的流蘇門簾,便可見由數個電子屏排列而成的環形光帶,上面展示著具有視覺衝擊力的紅、綠調攝影作品。畫面上,體態多變的人群似在掙扎中前行,每一步都留下了運動軌跡的幻影。據藝術家所言,這件作品描繪了當代女性的生活狀態和自我蛻變,正像呼吸,時而平緩,時而激烈,“通過呼吸可以猜測一個人的狀態,身體隨律動起伏,猶如人生。”

Masha Ma,《吸氣》

在同一層放置的,還有藝術家劉毅的電子繪畫作品系列。一如愛上用iPad繪畫軟體作畫的英國畫家大衛·霍克尼,劉毅也幾乎成了電子繪畫的忠實擁護者------自2015年開始,手機就成了他從不離身的作畫工具,更催生了他的“視覺日誌”,其中有對現實的寫生、對某一刻場景回憶式的默寫,亦有對生活境遇“遊離式”的想象。

展覽現場

劉毅,《想31天(20170801-20180831)》

不遠處,另有來自藝術家楊青青的一組鏡前彩色臉譜自拍照與戲腔聲音互動設備混合的裝置作品。一旦接近作品,即會觸發互動控制的聲音,戲腔聲在空曠的展廳內此起彼伏。“在戲裡,紅臉、白臉、藍臉、黃臉、綠臉、黑臉,每個臉色都是某個人物角色的程式化呈現,每個腔調都是某個情緒的程式化表達,沒有真相——我也如此,從不表露真相。”

楊青青,《我從不露出真相》

林畇愷,《穿著連體衣的女孩兒》

沈楚楚&張晉碩,《城市》

除此之外,展廳一層中,陳列著藝術家韓婭娟用8000多張照片剪輯合成的影片作品,記錄三萬多顆彩粒,在16多個小時中不間斷的在從無到有的往複,藝術家借此比喻生命個體在宇宙中的不斷延續。另一邊,藝術家楊泳梁的礦區實拍照片,則敘述著經人工開採和管理過後的土地的荒涼感,以及與自然漸漸融為一體的肅穆感。“我單純地還原了這片土地的現狀,並沒有加入額外的東西。身處這些畫面裡,我感受到無聲的力量。”

韓婭娟,(X)~(X=X)

楊泳梁,《礦山》

可以看見,藝術家別出心裁地把新的創作方式和傳統的藝術行為、創作方法融合在了一起,完成了另一種創新。而在科技與社交媒體的作用下,普通人也借用著影像這種視覺語言與世界、時空發生著聯結。藝術的靈光也愈發頻繁地閃現在生活裡,接近著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就像策展人所說的,“影像是生活中的詩歌,也是詩歌中的生活成像”,你想好怎樣記錄下屬於今天的詩句了嗎?

MW:這次的創作過程中最新鮮的感受是什麽?

Masha Ma:我覺得是以手機為載體做拍攝吧,用非常簡單的媒介,傳達一種抽象的狀態。往往拍攝影像作品需要更大的器械和團隊,而這次使用簡單的手機來完成,讓我覺得自己和作品的隔閡與分離減少了。而且手機是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一個工具、物件,通過它來觀察和自我觀察非常有趣。

MW:此次與華為的跨界嘗試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MoCA館長:我們正在展開一個名為“跨界+”的計劃,“+”意為“Plus”,希望通過與不同的行業合作,傳達更多元化的生活之美,也想將更多真善美注入其中,並讓更多人參與到藝術中。我們會有更多的嘗試,目前也正在招募藝術與科學聯盟的項目成員,呈現更深入的藝術科學跨界。

MW:策展的過程中是如何考慮的?

MoCA館長:在策展的時候,我們不斷探索到底詩意的棲居、詩性的生活和藝術有什麽關係,人怎麽讓自己有更多不同的生活體驗。一百年前,本雅民提出質問,機械複製時代是否還能有藝術的靈光。所以希望我們希望這場展覽以藝術的對話來對這些問題做出一種回答。

撰文、編輯:Wentintin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