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楚長城”調查14:本地人口史的“U”型曲線

“楚長城”調查14:六、本地人口史的“U”型曲線。

查閱本地人口史料,我們發現在明、清兩朝,本地區的人口數量,竟然曾經稀少到令人驚詫:

清同治版《房縣志》記載該縣人口數量為:明洪武十年(1377年)戶563,人2797;洪武二十四年戶820,人4275。永樂十年(1412年)人3745。

這個號稱“千里房陵”的大縣,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戶666,人3620;乾隆三十一年(1766)戶7428,人42426。至清末,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人299420;宣統二年(1910年)戶59416 ,人299420。民國元年人口和宣統時同……

倒著往前看,人口反而要多很多:元朝5090;宋建隆三年(962年)戶16576,人23971;東漢戶5000;西漢生齒10000戶,人25000。

其它各縣的情況基本類似,《竹山縣志》: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戶部核定竹山丁口為4371人,若按壯丁佔總人口的15%推算,時全縣人口約3萬人。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竹山按戶部土著流寓計11773戶,總人口171783人。……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省府統計竹山總人口為266237人。

《鄖縣志》:明洪武二十四年(1891),鄖縣人口1391戶,11756人。明王朝採用遣送外籍流民回原籍的政策,對不聽從者“主犯處死,戶下編發充軍”。至天順六年,本縣人口降為997戶,4993人。百年之後大明王朝腐敗、政令、軍令難行。外籍流民紛紛入境。到萬歷一年(1573),全縣人口發展到2813戶,33115人。……清同治五年(1866),縣域人口發展到168613人。

房縣、竹山、鄖縣原為本地區的基本大縣,其他各縣中,竹溪原為竹山的一部分;鄖西原為鄖縣一部分;現屬襄陽市管轄的保康縣,是明代從房縣分出而置,建縣歷史均較短。

其中較為詳細的人口資料是《鄖西縣志》,記載說:宋、元時期,戰亂頻繁,縣境人口銳減,“千里之地,荒蕪人際”,是時因戶不及額,上津縣廢。……明清時期,人口統計有時按口計算,有時按丁算(凡男年滿18歲為“成丁”,服役納糧按丁計)。據明天順襄陽郡志載: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上津縣(今上津鎮及附近地區)663戶,2797口。永樂十年(1412)257戶,1148口(今鄖西縣東南部分原為鄖縣所轄,戶丁數未計在內)。清順治十六年(1659),裁上津縣入鄖西縣,戶數仍未詳計,全縣7168丁,除逃往外,實有1306丁。據清乾隆版縣志載,……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的20年中,共滋生人丁7280口。據同治版縣志載:同治九年(1870)增到9077戶,70795人。光緒三十四年(1908)達到229000人。

另一個重要地區均縣,現為丹江口市,據《丹江口市志》記載:公元742年(唐天寶一年),均州所轄3縣有9698戶,50809人;1102年(北宋崇寧一年),均州武當郡所轄2縣有30107戶;1476年(明成化十二年)後均州無領縣。1575年(明萬歷三年),有3896戶,15451人;1880年(清光緒六年),均州人口增加到178756人。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為201811人。

明萬歷《鄖陽府志》有關本地人口的記載如下:

鄖陽府:萬歷元年共戶一萬一千六十三,口十一萬七千四百六十九。其中:

鄖縣:萬歷元年,戶二千八百一十三,口三萬三千一百二十七

房縣:萬歷元年,戶一千五百八十二,口一萬六千二百六十五

竹山縣:萬歷元年,戶一千五百八十二,口一萬六千二百六十五

上津縣:萬歷元年,戶一千九十四,口八千四十九

竹溪縣:萬歷元年,戶一千七十四,口一萬四千九百六

鄖西縣:萬歷元年,戶一千六百五十九,口一萬三千三百三十四

保康縣:萬歷元年,戶九百四十五,口一萬六百二十

明萬歷十八年(1590)《鄖台志》載:均州 戶:二千五百七十七 口:一萬四千八百六十二

陝西《白河縣志》記載:唐、宋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當時本境總人口2.4萬多人。宋末,社會動亂,人口開始減少。到元初,人口僅1.1萬餘。明成化十二(1476)年建縣時,白河縣總人口達2.3萬多人,明末增長到2.6萬餘。明末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經過白河時,“人民星散,十去其九”,在籍人口劇減。

以下是付費內容

清初,白河縣城居民僅10余戶,足見人口減少之程度。

陝西《平利縣志》記載:明末,全縣(含鎮坪)僅110戶1177人,清順治年間,又減至161丁(“丁”,指能擔負賦役的成年男子),乾隆十九 年(1754)編查戶口,全縣“合營兵及僑居寄籍之家,共2318戶,男婦大小8509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增至69070人(男37834人、女31236)。嘉慶十七年(1812),達 28174戶,148099人,是清代及其以前人口鼎盛時期。光緒二十年(1894)為26520戶、144985人,減少3100人。

當時的情況,清代同治年間編撰的《竹山縣志》有更位詳細的描述說:竹山縣遺民“不及十之一,又皆散棲山寨。荊榛遍地,野無炊煙。”

同治《竹溪縣志》記載說,竹溪“野無三戶之村,村務半緡之蓄…… ”。

《房縣志》記載:康熙三年房縣的編戶僅170戶。

…… ……

顯然,此等狀況,對於我們的“楚長城”探訪而言,就有兩個問題無法回避:

首先,明清時代的人口規模,究竟能否支撐起數量如此龐大的古山寨?很是值得懷疑。其次,人口的大量減少,使得本地歷史的集體記憶缺失,已屬不可避免。

如此看來,當今本地老百姓口口相傳的故事,究竟有多少可信度?也很成問題。

但是,幾年間,我們實地探訪所能找到的證據,確實大都指向明清。這些古石牆和山寨,真與“楚長城”無關嗎?我們找不到答案,總覺得事情遠非那麽簡單,心有不甘。

從明清往前追溯,漢江流域的遠古人口,卻遠比我們現在想象的要多。

據專家考證,至少在目前有據可查的秦漢時代,漢水流域的人口數量已達清代以前官方統計數字的峰值。

在我國,目前公認的較為確切的人口統計數字,始自秦漢。

秦代已有全國的戶口資料,《史記》說:“漢王(劉邦)所以具知天下厄賽,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蕭何)具得秦圖書也。”

漢代的戶口資料,更趨完善。有專家根據《漢書·地理志》等資料推算出: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漢水流域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17.26人。雖不能與關中平原千人相比,但人口密度遠遠高於洞庭湖和鄱陽湖流域,在長江流域處於領先地位。

之後,本地區人口總體上大致卻一直呈下降趨勢,直到清末民初才達到秦漢時代的人口水準。

如果以秦漢時代作為參照起點,再以近今的人口數量作為另一個參照點,我們可以看出,本地區的人口史,基本是一個明顯的“U”型曲線。

也就是說,從秦漢往前追溯,在更遙遠的年代,本地區的人口數量,是有可能支撐起“楚長城”修建的。

那麽,如果假設這些明清遺跡真有可能是後世在“楚長城”的基礎上加以利用,最初可能真就是“楚長城”,邏輯上還是有可能成立的。

那麽,問題仍然是,何以為證?

(待續)

現場視頻尋找楚長城新編(2)航拍湖北河南交界處的楚長城古山寨

http://www.365yg.com/i6694226847397315085/#mid=1553932598960130

本文原為《中國國家地理》約稿,按慣例8千字足矣。先是湖北境內零散的跑,到2010年河南境內系統跑了一下再回湖北繼續,終寫完,原稿竟約9萬字。差不多夠一本小書了。

其間,歷三位編輯,首任辛苦搞了數稿,還覺圖片不精彩,後辭職;轉下一位編輯,又改,未成,調任別的崗位;換到第三位編輯,終於在2014年12期發了出來。

想本文耗時數年,見刊只有6千余字,總覺意猶未盡,這是一個跑不完的課題。稿費也不及已耗差旅費的十分之一。本想找家出版社弄本書,但依經驗,很可能賺不到稿費,還要賠錢。好在已是偉大的網絡時代,特在此刊出,就教於方家,也許還有好事者喜歡,也說不定。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相關內容目錄:

https://learning.snssdk.com/feoffline/toutiao_wallet_bundles/toutiao_learning_wap/online/album_detail.html?content_id=6694059600557113612

2019秋天,《真實探索》將開始繼續進行下一步的“楚地古山寨與楚長城調查”,期待有所新收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