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過重,來一場減負增效的“作業改革”

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過重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熱議的焦點。“學生減負”也成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每年重點整治的內容。然而,減負減了這麽多年,學生的學業負擔卻並未真正減下來。作為一名教育人,不願看到“校內減負,校外增負;老師減負,家長增負”的現象。

課後作業是中小學生過重學業負擔的最直接原因。基於此,學校於2018年始開展以“晚十點,不作業”為基本原則的作業改革,將學校管理與作業改革緊密結合,並致力於將落實作業改革進行到底。

德育導師製:有力協調作業總量

學校自2007年建校以來就實行德育導師製,即由任課教師擔任班級德育導師,一個班級一名首席導師、兩名德育導師。我校每名學生都有導師,每名教師均是導師。在推進作業改革過程中,德育導師製發揮了傳統班主任製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首導是作業總量控制的第一責任人。首導既是導師,又承擔著協調導師之間工作的重任。因此學校將首席導師作為班級學生每天作業總量控制的第一責任人,要求每名任課教師每天放學前向首導提供作業範圍、題量和預計的完成作業時間。如果班級學生的作業時間超出規定時間,首導可以要求任課教師作出相應調整,將作業總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家校聯繫冊是作業總量的晴雨表。家校聯繫冊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書面渠道,裡面記錄有學生回家完成作業的時間。在傳統班級中,班主任需要批閱全班學生的家校聯繫冊,四五十本的數量,難免會流於形式。在德育導師製中,三位導師每人分管15名左右學生,他們只需要批閱自己受導學生的家校聯繫冊,將其中記錄的信息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促進家校溝通反饋信息的作用。

導師是作業量與質的協調者。導師與受導學生一結三年,隨著師生之間的熟悉,雙方感情不斷加深和融洽,導師不僅僅批閱學生的家校聯繫冊,也和家長保持著緊密聯繫,並能根據受導學生的差異性,合理調整不同學生的不同作業量,設計布置一些適合於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作業,如導師給學生“開小灶”,教數學的導師關注輔導學生的科學作業,小三門導師也可幫助落實學生的背誦作業等。

自主學習製:精準提高作業質量

教學的根本目標應該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從“學會”轉向“會學”,因此,我校一直推行自主學習製,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進而驅動學生發展後勁。“減負”只是手段,“增效提質”才是目的,在控制作業總量的同時,也必須提高作業質量。

作業分層,讓學生跳一跳碰得到。調查研究發現,同一份作業對不同的學生來說,難易程度不一,完成所需時間也不同。科學的作業,應根據學生不同的學業水準層次進行分層布置。為此,學校要求教師在作業布置上實行分層:為班級後20%、中間60%與前20%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題目,同時鼓勵學生挑戰更高難度的題目,但不做硬性要求。作業分層,既解決了部分學生因作業難度而作業時間過長的問題,又能夠減少學生因做不出作業而產生的負面情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自編作業本”,讓教師挑一挑有實效。學校往往會在規定作業本外征訂許多額外的作業本,這種作業本的存在,一直是作業減負的“攔路石”,所以學校對全體教師明確提出“自編作業本”的要求。學校出資為每個備課組購置大量的輔導資料,並開通各種網上資源庫,讓教師能充分獲取各類資源,在這些資料中精選出最合適的練習編成一份作業。

周作業整理檢查,讓學生練一練能落實。學生學習過程需要監測,這不僅僅給學生提供經過努力後的經驗總結,同時也給教師的教提供一些研究數據,以便及時調整教的策略。學校實施的“周作業整理檢查製”,即每周五放學前由導師幫助學生整理一周的作業本和練習紙,雙休除教師指定作業外,學生必須把上一周做過的作業重新理一遍,尤其是曾做錯過且已訂正過的題目。周一檢測後,將成績作為衡量學生上周學習掌握程度,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綜合評價製:多元創新作業考核

綜合評價製,有利於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面對作業改革,學校也從思維方式、評價機制、作業內涵等方面進行多元創新。

作業的校本化改革堅持“一減兩增”,即減少文化課書面作業,增加一些動手類作業和研究性作業。動手類作業如科學實驗、勞技手工、美術創作等,這些作業的時間可以放寬為一周甚至更長,讓學生有充裕時間去動手實踐。研究性作業如調查報告、考察心得、手抄報等,除時間上放寬外,空間上也可以不局限於學校和家庭,以作業引領學生關注時事、關注社會生活。作業運用得當,會轉換成學生的愛好甚至是特長,讓學生多一個舞台。

學校還建立質、量、評、研的作業考核機制,將作業編寫能力、作業量控制、作業的有效反饋和作業改革研究納入教學考核,促使每名教師能真正將“減負增效”落到實處。學校教務處通過問卷調查和學生座談會定期調研作業情況,發現典型經驗進行推廣。布置給學生的作業必須“教師先做”,否則不進入作業本,有效保證作業的質與量;“有作必改”“有錯必糾”,保證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並作出反饋。而在“研”方面,是指開展把作業改革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和學業水準的評價結合在一起進行課題研究,這是建立作業改革長效機制的有益探索。

(作者系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實驗中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19年05月08日第5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