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獨家探營廣州首個“非遺街區”

廣彩大師翟惠玲的作品

非遺街區裡最大的是“南簫王”郭大強的工作室。

嶺南派古琴名家謝東笑工作室的牆上,展示著各種斫琴工具和古琴半成品。

記者從廣州市文廣旅局獲悉,廣州非遺街區(永慶坊)將於8月22日上午正式開市。屆時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與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將在粵劇藝術博物館普天樂廣場舉行永慶坊4A景區授牌暨非遺街區開市活動。廣州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非遺街區能夠讓大家“見人見物見生活”,有效引導非遺資源活化利用及創新發展,推動整個片區構築可持續發展的非遺生態系統,將助力傳承廣州文化,傳播廣式風味。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卜松竹

建立10間大師工作室

3年補助900萬元

日前,記者跟隨廣州市文廣旅局工作人員,到現場獨家探營。透過覆蓋在上的紅綢,隱約可見那些嶄新的傳承人工作室招牌一角。工作室內外,工程人員和工藝師們還在不斷地探討著家具擺放、燈光布置等細節。上午和煦的陽光灑下,眼前的場景真是一片生機勃勃。

記者了解到,廣州非遺街區(永慶坊)從醞釀、籌備到開市,歷時約1年。自2019年10月啟動以來,廣州市文廣旅局確立了“多方合作共建”的模式,牽頭成立專項工作小組,並在前期對全市非遺代表性項目企業進行了摸底調查,在充分尊重傳承人意願的前提下,最終確定了廣彩、廣繡、琺琅、骨雕、欖雕、醒獅、餅印、簫笛、古琴等具備較強創新意識和市場運營能力的10個進駐項目,建立10間集展示、展銷、體驗、傳承、交流、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非遺大師工作室。

記者在現場看到,各位傳承人的工作室面積大小不一,最大的是“南簫王”郭大強的工作室,約500平方米,分成3層,層與層之間還巧妙設計出多個室外的挑空或天台空間。工作人員介紹,一層可以作為陳列展示之用,而二三層可以進行簫笛製作、培訓等之用,室外的空間也是非常好的進行藝術沙龍、雅集、講座等公眾活動的場地。登上樓頂天台,北面就是粵劇藝術博物館美麗的館舍,視線開闊,是絕佳的“打卡”地點。

廣州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進駐廣州非遺街區(永慶坊)的10間非遺大師工作室,政府以資金補助的方式進行扶持,廣州市文廣旅局、萬科公司和非遺企業三方簽訂協議,根據場地租金、管理費、項目日常運營成本等綜合估算,每年扶持資金規模為總額300萬元,扶持3年。

借力4A景區大平台

帶動文旅資源聚集

廣州西關永慶坊旅遊區包括荔枝灣片區和永慶坊、粵劇藝術博物館,是老廣州文化風貌最典型的代表街區。該旅遊區自2019年9月啟動國家4A級景區創建工作以來,不斷挖掘城市旅遊文化內涵,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提升旅遊服務質量,歷時近10個月,順利通過國家4A級旅遊景區創建驗收。

廣州非遺街區(永慶坊)項目以荔灣區永慶坊階磚巷為基本地理框架。在將新業態、新模式引入這一帶的過程中,特別注重原有街區風貌、生活方式、居民構成等的保護和存續,在保有原汁原味的西關味道、廣州味道的同時,讓這裡變得更新潮、更時尚。

一位年輕的學徒帶著記者一行來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大師翟惠玲工作室的二樓。臨牆而立的幾個玻璃櫃中,翟惠玲大師創作的廣彩作品整齊地陳列。旋轉樓梯不寬,扶手和牆僅用白色塗料刷過,典雅,又帶有幾分舊日風味。小夥子說,這是按老房子原來的風格做的。它自然地融入在周邊無數老建築之中,突出卻不突兀。

歷史上的永慶坊、恩寧路一帶是廣州多種手工藝和表演藝術的聚集區之一,是廣州著名的騎樓街,現今仍分布著包括西關打銅項目保護部門天程銅藝等在內的不少手工藝作坊。著名的八和會館、鑾輿堂、粵劇藝術博物館、永慶坊三雕一彩一繡展館和詠春拳(西關)保護部門也都坐落於此。這裡還完好地保存了傳統老廣州的日常生活方式,是真正意義上的“活態文化區”。記者走訪的多位業內人士都表示,通過非遺傳承人的持續性運營,將有利於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源進駐,一步步打通歷史文化街區老建築、老商鋪、老居民、老故事等“存量資源”和當下文旅融合、經濟發展、遊客口味等“新需求”之間一些尚不通暢的地方,將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機融合、通盤考慮,重新激活老城區街巷的傳統文化活力。

記者還了解到,8月22日的永慶坊4A景區授牌儀式暨非遺街區開市活動作為“廣州歡迎您”系列活動的一部分,將帶來“文化有約·美麗景區”廣州市群眾文藝精品巡演。

增厚非遺基本盤

工作室普遍採用“展示+傳播+培訓”的模式

為何要選擇非遺作為進一步激活永慶坊一帶文化活力的素材呢?記者採訪發現,這是一種“雙向促進”的設計。一直以來,因各種原因,廣州未建立起真正意義的非遺展示館和非遺街區,缺乏集中展示、銷售、體驗的場所。非遺傳承人工作室零散分布在全市各區,難以形成聚集效應。另一方面,永慶坊、恩寧路一帶雖然文化景觀集中,生活氣息濃鬱,但對遊客,特別是外地遊客和年輕人來說,除粵劇藝術博物館等地標外,尚缺少形象鮮明、體量可觀、能讓大家較長時間停留、觀賞、娛樂的代表性產品。故而非遺大師們與永慶坊攜手,既是強強聯合,也是互補短板。2019年11月,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制定了《廣州非遺傳承聚集區建設工作方案》。除永慶坊外,廣州塔的非遺展示區得益於龐大的客流,成為傳播廣州文旅形象的一扇窗口。此外,北京路非遺展示區等項目也在醞釀或推進之中。

嶺南派古琴名家謝東笑工作室一層的牆上,各種斫刻古琴的工具以及完成度不一的一系列古琴半成品被布置成優美、明快的形態。在前面仔細看一會兒,就能對古琴的製作技術有個初步的了解。從旁邊的樓梯上二樓,就是未來的公眾傳播、培訓教育活動所在的場地。這種“展示+傳播+培訓”的模式,是非遺街區10間工作室普遍采取的模式,目的大體一致:一方面促進非遺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培育品牌,增強內生動力;另一方面推動非遺企業、傳承人的公眾服務開展,擴大廣州非遺項目的社會傳播,增厚基本盤。

來源:廣州日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