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半牛肉賣到中國佔據21%市場 烏拉圭覺得“還不夠”

走近烏拉圭

8個月前,烏拉圭成為首個與中方簽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南方共同市場成員國。如今合作初見成效,烏拉圭由拉美“後陽台”化身“前大門”的願景正日益成真,烏拉圭商品如牛肉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國人的身邊。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舉行在即,烏拉圭代表團即將赴京,進一步明確“一帶一路”框架下具體項目,讓合作落到更細更實處。(董黎明)

法國餐廳Bistro 108位於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附近。澳洲牛裡脊是這裡常年供應的一道招牌菜。一年前,老闆白熊決定給客人換換口味。“總烹飪澳洲牛肉有點無聊,而且所有餐館都在做澳洲牛肉,我想嘗試一些改變。” 於是白熊開始以烏拉圭牛腰肉、後腿肉、上蓋肉來製作料理,讓他高興的是,對於這一變化,客人相當歡迎。

烏拉圭是世界第七大牛肉出口國,擁有400年牛肉生產和出口歷史,其產品以高品質和安全性聞名於世。從2013年起,烏拉圭成為中國的主要牛肉進口來源地,目前其牛肉約50%賣往中國。但在烏拉圭駐華大使費爾南多·盧格裡斯看來,美中仍有不足——中國老百姓對烏拉圭牛肉還不夠熟悉。“今年是推廣烏拉圭產品的重要一年,牛肉則是重中之重。” 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他表示,“我們的確應該加強與中國市場的溝通。”

烏拉圭小夥的中國生意

白熊是向烏拉圭小夥子丹尼爾訂的貨,每月向他買大約50公斤牛肉。80後的丹尼爾已有7年牛肉貿易經驗,2012年來北京前他一直在法國紡織品集團Chargeurs的烏拉圭分部工作,與中國客戶打交道的經歷,使他萌生了到中國創業的想法。

“剛開始我也有點害怕,畢竟中國離烏拉圭那麽遠。” 丹尼爾說,“但牛肉是烏拉圭的傳統產業,我對牛肉非常了解,能找到優質供應商,那時在中國這樣的人並不多,這是我的優勢。”

因此,丹尼爾創立的第一家貿易公司CASTI Trading做的就是牛肉批發進口生意。回憶當年,他敲定第一單合約是在亮馬橋附近一家高級酒店的餐桌上。“我們大約談了兩周,對方終於同意了價格,下了訂單。”令他記憶深刻的,除了賺取“第一桶金”的興奮,還有不菲的餐費。

此後訂單便源源不斷。2012年是中國進口牛肉開始爆發性增長的一年,那年CASTI Trading每月從烏拉圭進口10集裝箱牛肉,如今規模已是當初的5倍。“中國市場的牛肉價格非常好,比歐美都要好,對品質的要求也格外高。”

記者了解到,由於冷凍集裝箱技術已十分成熟,貿易商多以海運方式運送拉美牛肉,一箱牛肉從烏拉圭到中國約要45至60天。國際貿易商禾中海外執行副總裁繆鈺晶告訴記者,10年前裝滿中國商品的船隻抵達南美後,大多只能空著回來。如今隨著中拉貿易增長,往返船隻越來越多,物流十分便利。

海關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8年,中國每年進口牛肉量由6.1萬噸增長至103.9萬噸,首次突破100萬噸, 增長了16倍。“之前牛肉貿易行業的行情主要看美國的需求。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已成為決定牛肉價格的重要市場。”繆鈺晶說。

中國牛肉消費的風口令丹尼爾大獲成功,公司不斷擴張,CASTI Trading起初只有他一人打理,如今有8位雇員。2018年銷售約6500萬美元,較2012年成立時增長了5.5倍。

兩年前,他再次瞄準中國中產階級不斷擴大和消費升級的機遇,成立了針對高端消費者的銷售公司,創立了自己的品牌CASTI Beef。“公司主要向餐廳供應及通過淘寶銷售高品質烏拉圭牛肉。牛肉先從天津港進來,存放在北京的倉庫,便於分銷。”丹尼爾說,“以前我們都在烏拉圭進行牛肉分割,但現在為了降低成本,已經開始嘗試在中國的加工廠分割。”

混跡北京的“老外圈兒”為丹尼爾帶來不少生意。“外國人對烏拉圭牛肉似乎更了解,因為這個圈子口口相傳,光買我們牛肉的法國餐廳就有十家。”他還試著做起了“微商”,“我建了一個CASTI Beef群,客戶在群裡曬照片,分享食譜。我們還會邀請一些消費者參加線下活動,一起烹飪美食。”他透露,2018年CASTI Beef年銷售約300萬人民幣,較2016年成立時增長了兩倍。

牛兒帶“耳環”100%可溯源

據牛肉行業數據提供商必孚(BTC)統計,2018年巴西對華出口牛肉32萬噸,佔據30%的市場份額;烏拉圭出口22萬噸,佔21%;阿根廷出口18萬噸,佔17%;澳大利亞牛肉17萬噸,佔16%。

“烏拉圭穩居中國牛肉前三大供應國之列。2019年前兩個月,我們對華牛肉出口超過了巴西、阿根廷和澳大利亞。”烏拉圭駐華大使館負責貿易和投資的一等秘書費德裡科·拉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面對激烈競爭,不斷提升品質、擴大出口總量是重點。“中國市場發展如此之快,每個月都有新的紀錄被打破,保持目前的市場份額十分重要。”

作為中國第二大烏拉圭牛肉進口商,中糧集團自2012年起便與烏拉圭開展牛肉貿易。談及選擇烏拉圭牛肉的原因,中糧集團旗下中糧肉食副總經理周萌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烏拉圭牛肉以安格斯牛、海福特牛等優質品種為主,限定出口牛齡,整體性價比較高。目前中糧與海底撈、漢堡王等餐飲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

“我們是只有300萬人口,卻有1200萬頭牛。我們的牛都是在戶外吃草,以健康方式餵養。”盧格裡斯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烏拉圭逾80%的領土都用來飼養牲畜。這也成了烏拉圭牛肉的一個“招牌”,去年中國首屆進博會的烏拉圭展台上,就有顯眼的宣傳語:烏拉圭每頭牛擁有相當於“兩個足球場”的空間。

盧格裡斯還頗為自豪地說,烏拉圭建立了強製可追溯性機制,是世界上唯一牛群具有100%可追溯性的國家。拉赫則進一步補充,根據法律規定,烏拉圭所有的牛從出生到被屠宰都必須戴“耳環”(芯片),以記錄它一生中所有重要信息,包括用過何種藥物、何時何地被宰殺等。該裝置連接到政府的管理系統,便於訪問。“一些國家也開發了類似的系統,但可能並未覆蓋所有牛隻,而且不是強製實行的。這是烏拉圭的獨一無二之處。”拉赫說。

儘管對華出口量已十分可觀,但烏拉圭牛肉在中國遠未到“家喻戶曉”的地步,這是盧格裡斯覺得美中不足之處。“今年是推廣烏拉圭產品的重要一年,而牛肉是重中之重。” 盧格裡斯說,“我們的確應加強與中國市場的溝通,與電商平台進一步合作,利用社交媒體來開展市場推廣。烏拉圭以‘足球強國’被中國人所知,也應將足球與出口產品的推廣聯繫起來。”

天貓國際向21世紀經濟報導提供的數據顯示,天貓2018財年烏拉圭牛肉銷售達45萬斤,2019財年銷售達90萬斤,同比增長100%。

“從0到4”中企收購屠宰場

不斷增長的烏拉圭牛肉進口量也給了中國企業靈感,讓他們將目光轉向了新的投資領域——收購烏拉圭屠宰場,有效控制牛源,掌握產業鏈的核心環節。

“我到中國三年來,中國企業收購了4家烏拉圭肉廠,這是很有趣的新動態。類似的投資以前沒有看到,這是‘從0到4’的飛躍。” 盧格裡斯稱。

據悉,上市公司新大洲斥資近1億美元,一舉拿下三家烏拉圭牛肉加工廠:2018年其旗下寧波恆陽食品有限公司完成了對烏拉圭屠宰場Lirtix和分割廠Rondatel 的100%股權收購,並收購了烏拉圭屠宰場Lorsinal 50%的股權。

新大洲董事長王磊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稱,兩個屠宰場加起來每日屠宰量約700頭,其中300至400頭銷往中國,其余銷往全球各地。目前公司計劃追加投資,將日屠宰能力提升至900頭。2018年,三家工廠共向中國出口牛肉23噸。

“烏拉圭與阿根廷自然資源接近,但烏拉圭政治經濟穩定、法律體系健全,因此我們投資第一站就選烏拉圭。” 王磊說,投資時新大洲特別選擇了擁有對華出口資質和 “猶太潔食認證”(Kosher)的工廠,目前產品的銷售以to B為主。“烏拉圭產品價格略高,但質量更好。所以我們更多地推向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渠道,比如與呷哺呷哺深入合作;與加工廠的合作較少,因為加工廠更希望購買價格更低的產品。”

說到烏拉圭牛肉的“溯源”體系,王磊說,2017年新大洲與中檢就烏拉圭輸華牛肉溯源達成合作。“我們從烏拉圭進口的所有批發產品都貼上了CCIC的溯源標簽,目前正與國內兩個廠商溝通,希望零售產品也能實現溯源,使普通消費者了解牛肉的產地、種類等細節。”他預計零售牛肉將於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大規模推向國內市場,下半年在各大電商平台上架,消費者還可在盒馬鮮生、本來生活等“新零售”渠道購買。“今年零售的規模估計不到公司總銷售額的5%,但我們希望to C的業務未來每年能以100%到200%的複合增長率增長。”

禾中海外集團則收購了烏拉圭弗羅裡達牛肉加工廠。2018年,這家停工多年的加工廠重新開張時,烏拉圭總統及內閣成員出席了開業儀式。繆鈺晶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工廠每日可屠宰400頭牛,目前主要出口至南美其他國家、中東、俄羅斯及以色列。由於尚未獲得中國的出口證書,生產仍未飽和。預計獲得出口資質後,50%至70%的產品會賣到中國。

“輸華資質對工廠意義很大,向中國出口意味著更高的平均售價。因為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所有(牛)部位都接受的市場,包括牛雜碎等。” 繆鈺晶解釋稱。

據介紹,弗羅裡達省經濟以農業、畜牧業為主,這一項目提供了130個就業崗位,受到當地政府歡迎。“當地政府也有一些給力的舉措,比如我們工廠對面就是勞動服務處,可為我們介紹和培訓雇員。針對通這個渠道來廠的雇員,一定時間內可減免企業所繳的社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