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了和同事保持距離,這些方法讓我開了眼

文 | 思小妞 編輯 | 星煮

和表妹在網紅餐廳聚餐,等位時碰到了她的同事,表妹全程“冷面”和對方打招呼、交談,對方呢,也是同樣的“面癱”表情和“寡言”。同事走後我問她:你們公司新來的同事?

表妹說:沒有啊,和我同一期入職的,工位就在我旁邊。我被震驚了!和一起工作了三年、同期入職、座位距離不到半米的同事,私下見面打招呼居然是如此畫風。

“那你倆是有過衝突嘍?倆人臉色都不太好看呢。”

“完全沒有啊。大家對彼此“冷”一些也是保持距離的一種方法吧。和同事沒必要走那麽親近吧,自己又不是沒朋友。”表妹說。

關於不要和同事做朋友的職場金科玉律我聽過很多,但我沒想到,新一代的職場人居然會刻意跟同事製造疏離感,且方法手段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我採訪了身邊四位新一代的職場人,他們對製造疏離感這件事提供了獨門秘籍。

@呼貝 25歲 工作2年

除了開會和必須的溝通,上班的八小時內我基本會一直帶著耳機。一開始戴耳機是因為隔壁公司有段時間在裝修,很吵;後來發現戴上耳機不僅能隔離辦公區的噪音(比如印表機、同事聊天的聲音),還能減少別人找我閑聊的時間,工作效率倒是有一定提升。

@思齊 28歲 工作4年

我們公司是做移動端頁面設計和技術支持的,技術宅偏多,所以在儀容儀表方面非常隨意。除非見客戶,否則男生、女生基本都是休閑裝、格子衫之類的搭配。而在這樣一家女性是稀有物種的公司裡,作為“珍禽異類”的我帶著精致的妝容、穿著得體的職業裝在這裡工作了近4年。每天進、出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把墨鏡摘掉或戴上。

著裝能體現我的與眾不同,但更重要的是,在人人都不看重儀容儀表的地方,你卻尤為在乎,大家就明白了你們不是一路人,斷了想要加深革命情誼的念頭。

@志剛 26歲 工作2年

有個詞叫“手機重度患者”,我應該算是偽“手機重度患者”。在同事的眼裡,電梯間、洗手間、排隊等微波爐熱飯和衝膠囊咖啡時的我一直在埋頭刷手機,肯定是個“手機癮君子”。而事實是,我並沒有多想刷手機,也不愛看抖音小姐姐,我只是用手機築起一道無形的圍牆,告訴大家“不想交談,請勿打擾”。

我無意中瞄到過,公司裡忙著亂刷手機用來避免接觸的同事可不止我一人。

@朵朵 26歲 工作3年

雖然我的年資也能勉強稱作職場“老油條”了,但和同事、包括實習生說話我從來都不會油裡油氣,每天“請”、“”麻煩了、“謝謝”“不客氣”這類詞能說十幾遍。我的工作和服務業、銷售也沒啥關係。

剛工作的時候喜歡把這些詞掛在嘴邊,主要是為了留個好印象,後來發現,這些看上去很有禮貌的詞同時自帶疏離感。我不會和爸媽、男友、好友這麽“禮貌”而又客氣的說話。同事們都說我太客氣了,尤其是一起工作了兩三年的老同事,偶爾“埋怨”我幹嘛弄得那麽見外。但我覺得挺好,禮貌又不失分寸感,和同事我喜歡見外。

與前輩們的職場觀念裡“把同事變成朋友親人”不同,新一代的職場人,他們沒有在明面兒上拒絕與同事相處,但渾身就是散發出一種“請勿靠近”的氣場。為什麽新一代的職場人願意和同事保持距離? 除了眾所周知的“會有利益衝突”這個原因外,大家還告訴了我一些之前沒想到的原因。

1、不想被打擾。

呼貝說,她慣常的工作時間是朝九晚七,10個小時要面對同事也就算了,7點下班後見同事的場所從辦公室挪到了朋友圈——一樣的一群人、不一樣的只是空間,碰上社交工具蓬勃發展,局怎麽換,同事倒是穩如泰山的不變。

以前,同事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現在,同事是隨處可見。正因為如此,我才要爭分奪秒地保持距離能不見就不見。

2、這屆職場人更有“專業”精神。

過去大家願意把同事變成朋友,有個很大的私心是希望關係好一些能給自己的工作提供便捷和“後門”。翹班相互打掩護、長官跟前說點好話……大家喜歡把情分和利益放在一個池子裡攪和。同事之間肯定有真心相待的,但別有用心的也不少。

而我們這代人真的挺鐵(專)石(業)心(化)腸的,買賣和人情不想攪合在一起談。

朵朵說,當年帶她的上司和一位同事(同性)關係特好,一杯奶茶兩個人不介意分著喝,一個加班另一個不介意放棄休息一起陪著。後來,倆人為了搶同一個職位鬧得不可開交,昔日情分、無堅不摧的友誼被踐踏的一點渣都不剩。成了公司榜上有名的打臉笑話。

因為見證過這一幕,所以朵朵下決心一定要在公事之外遠離同事。

3、跳槽如此頻繁,投入感情交朋友不劃算。

有調研機構調查的數據顯示:這屆職場人平均18個月就會跳槽一次,既然換崗如此頻繁,幹嘛還要浪費時間和精力把同事“改造”成朋友?

成為交情不錯的朋友是有步驟的,要相知、相熟、磨合、妥協,還要共同經歷一些破事。現在職場上,誰還有這個閑心?KPI都保不過來呢。就像呼貝說的,她剛把新來的同事名字和臉對上、碰到時尬聊了彼此的星座,一轉眼同事就離職了,再度回歸成為茫茫人海中的一位陌生人。

4、怕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比如辦公室騷擾、關係戶。

思齊的姓氏很少見,偏巧和大老闆同姓。從思齊進公司起就有同事把他當成是大老闆的關係戶,表面上對他客氣,實則在私底下他聽見過不少難聽的話。

有一次他第一個到辦公室,忙著去列印室列印工作資料,來了兩位同事不知道列印室有人,在工位上就開始聊天。說到評選出來的“季度最佳員工”,思齊真的是靠自己本事拿的獎,但大家私下都認為他是靠老闆的裙帶關係上位。

姓氏問題借著某次團建被思齊嚴肅澄清後,同事們又開始“演戲”:我們就知道你不是大老闆的親戚,因為從來沒見過你和他有什麽交集呢。

思齊想,得虧他從沒拍過老闆馬屁、就連單獨相處的時候都沒有,否則他這個“親戚”不定被同事說成什麽樣呢。

世上沒有絕對親密的關係,和同事更不必如此。那麽,和同事相處的最佳距離是多遠?

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Edward Hall)曾提出過人際交往的4種空間距離:

Public distance:公眾距離 可以達到360cm之遠

Social distance:社交距離 大概由120cm到360cm

Pers onal distance:個人距離 是由45cm到120cm。(可以伸手碰到對方,雖然認識卻沒有特別關係)

Intimate distance:親密距離 由45cm到零距離。(通常是親人、很熟的朋友、情侶或是夫妻)

其中同事關係屬於社會距離,適宜保持在1.2-2米的距離,這種距離在同事關係中相處會讓彼此覺得舒服,且通過距離體現出正式感。讓人覺得“恰當”總有一些通用的原則:

第一,最妥帖就是不必刻意親近。

幾年前,我給一位剛工作不久的人做職業谘詢,她說,上班的每一天都很累,倒不是工作有多辛苦,而是因為想要融入“集體”所以總是和所有同事套近乎的那種做法讓她很累。

明明不喜歡喝奶茶,但大家午飯後一起約這去買奶茶,她不好拒絕;兩個同事粉自己的愛豆,她明明不是粉絲,為了縮短距離也裝作很喜歡的樣子……類似種種吧,讓她覺得心力憔悴。

我告訴她,也許對方也會覺得很累,你的同事們也許為了維持和你“其樂融融”的氛圍,可能也在裝。

刻意而為的事情痕跡還是挺明顯的。親近、融入、和諧這些微妙、複雜又緩慢的事,還是交給時間,讓它自然而然地去驗證吧。

第二,比起“計算距離”——無論是想要親近還是刻意疏離——更重要的是專注打造自己的“隱形技能”。

“隱形技能”(Deep smarts)是哈佛商學院Dorothy Leonard教授提出的一個名詞,它是會讓別人發出“要是沒有他,真不知該怎麽辦才好。”的一種技能。

擁有“隱形技能”的人“因多年積累的經驗、習得對公司運營的重要性,能在戰略或戰術上迅速做出英明決策”。“他們可能是優秀的銷售人員、技術專家、風險管理者等等,無論崗位是什麽,總之他們無疑是組織內某個知識領域的權威。”(Develop Deep Knowledge in Your Organization — and Keep I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TEMBER 29, 2016)

無論你多高冷,只要擁有這樣的本事,同事也會因為你的不可或缺而覺得你離他們很近、很近。

來源|南都周刊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