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缺乏這種營養元素,小心孩子智商低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

幾乎所有的媽媽們都心心念念地想要幫孩子補鈣,就怕孩子不能“高人一等”。

可是很少媽媽會注意要幫孩子補鐵,忽略了如果缺鐵,就直接讓孩子的智力發展輸在起跑點了。

缺鐵幾乎是世界各國小朋友最常見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世界約有1/4的人口有缺鐵的問題。

我國兒童缺鐵的比率非常高,缺鐵所造成的”缺鐵性貧血”是一種常被家長疏忽的疾病。

1歲以下嬰兒罹患缺鐵性貧血的機率為 22-31%;1- 3歲幼兒為 14- 29%;3- 6歲的孩子為 7- 26%。

這麽高的比例,可見缺鐵還是挺常見的。都說打鐵要趁熱,補鐵也得趁早才好。

鐵質的重要性

鐵是製造紅血球的必要元素,紅血球負責攜帶氧氣隨著血液跑遍全身供各細胞使用。

缺鐵會影響紅血球運送氧氣到全身,包括腦部,所以如果孩子的鐵質攝取不足,會讓孩子容易疲勞、沒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長期攝取鐵質不足,還會造成血紅素合成缺陷,使血液中紅血球內的血紅素減少,進而演變成“幼兒缺鐵血性貧血”,這不只是營養失衡問題,更直接影響到認知和學習能力。

此外,鐵更是中樞神經細胞合成與傳遞的重要元素,與早期認知發展及腦部功能息息相關,特別是控制學習與記憶的海馬回(Hippocampus)部位。

因此在胎兒及嬰幼兒時期,沒有攝取足夠的鐵質會直接影響孩子日後的學習能力。

缺鐵的孩子在成長髮育的各項表現都比正常孩子差,長大後上學的表現、學習力、運動能力也全部都比鐵質攝取足夠的孩子落後。

研究更發現,嬰兒時期缺鐵還會影響孩子日後社交情緒發展,並且容易發生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症等問題。

鐵質也能維持身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

幼兒缺鐵症狀

大多數鐵質缺乏的兒童其實症狀並不明顯,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大部分是小朋友生病時,抽血檢查時才剛好發現。

中度至重度缺鐵性貧血的孩子可能有的症狀則有:

疲勞或虛弱

臉色蒼白

容易昏眩、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常發生舌炎、口角炎

活動力下降、運動耐力降低

容易發胖

免疫力下降,感染發生頻率增加

補鐵大作戰:

到底應該怎麽給孩子補鐵?很多文章似是而非,跟你說吃這種食物鐵質最高,這種加鐵牛奶特別適合孩子,或是要媽媽們幫孩子買哪種鐵劑補充給孩子吃。

究竟怎麽幫孩子補鐵最好?以下是米粒媽谘詢過營養師後,幫大家整理出來的完整分析:

該從什麽時候開始幫孩子補鐵?

嬰兒階段生長髮育速度飛快,對鐵的需求額外大,因而嬰兒缺鐵的風險特別高,如果家中的寶寶剛好是早產或出生體重較低,又或者是媽媽本身貧血的寶寶更要特別注意。

如果是足月出生的嬰兒,媽媽本身沒有貧血,在懷孕期間也攝取足夠的鐵質,就能幫寶寶保存足夠的鐵,避免寶寶缺鐵。

不過當寶寶長到6個月大時,就需要開始補充鐵質;6個月以上的寶寶,如果沒有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鐵質,就容易發生缺鐵的狀況。

雖然市面上有很多強調高鐵的配方奶,鐵含量也的確母乳高很多,但是母乳鐵的人體吸收利用率特別高,比起高鐵配方的配方奶,母乳補鐵的效果更好。

那寶寶6個月大之後,該怎麽補鐵呢?

米粒媽先幫大家科普,飲食中的鐵有兩種形式:血基質鐵(heme)和非血基質鐵(non-heme)。

血基質鐵是吸收利用率較高的二價鐵,包括肉類、海鮮和豬血、鴨血、豬肝等。

非血基質鐵是三價鐵,包括深綠色蔬菜、堅果種子、豆類、豆腐、谷類等,需要與其他維生素互動作用才能有效吸收,因此吸收率較低。

也就是說,動物性食物中的鐵要比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吸收利用率高,所以想要幫孩子補充鐵質,從肉類、海鮮、動物內髒等補鐵,效率要比從深綠色蔬菜、堅果等更高。

鐵質含量TOP5食物:

補鐵前,要先了解孩子到底應該要攝取多少鐵才足夠,7個月到10歲的孩子鐵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10 mg,10歲以上的孩子則是每天15 mg。

米粒媽特別幫大家整理了動物性、植物性食物中含鐵量最高的前五名,分別是:豬血、鴨血、豬肝、文蛤和牡蠣;以及紅莧菜、紅豆、黑豆、豆乾絲和波菜。

米粒媽要再嘮叨一句:動物性食物中的鐵質吸收利用率比植物性食物高。因此,雖然牡蠣的鐵含量沒有豆乾絲高,但是真正被人體吸收利用的鐵質可能更多。

但是,如果能夠在攝取高鐵食物的同時,搭配攝取維生素C,就可以增加鐵質吸收率。

維生素C可以將吸收率較低的三價鐵轉變成好吸收的二價鐵,所以在餐後吃點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奇異果、石榴、木瓜和草莓等,就能夠幫助增加鐵的吸收率。

相反的,一些穀物和豆類,尤其是種子與米糠,含有的植酸;和一些植物性食物,如綠茶、葡萄和許多深色蔬果所含有的多酚,都會影響鐵質的吸收。

此外,鈣和鐵因為在腸道中的吸收通道相同,彼此競爭,所以補充高劑量的鈣質時,也會同時影響鐵質的吸收,因此吃高鐵食物時,要避免同時服用鈣片,以免影響鐵的吸收。

但正常來說,大家並不需要在意吃什麽東西會讓寶寶的鐵質吸收率變差,把關注力集中在寶寶到底有沒有吃足夠含鐵的食物,才更重要。

最後米粒媽安利大家幾道食譜,特別適合在冷冷的冬天裡幫孩子跟媽媽自己暖暖地補鐵!

包菜文蛤味噌湯

材料:味噌2大匙、文蛤1大碗、包菜適量、生薑1段、蔥末少許

做法:

1、文蛤洗淨,包菜、生薑切絲備用;

2、湯鍋中加水,水滾後,放入文蛤、包菜、生薑煮5分鐘;

3、溶入味噌,熄火,撒上蔥花、少許鹽,最後滴入香油即完成。

紅豆紫米粥

材料:紅豆1杯、紫米1杯、砂糖適量

做法:

1、紅豆洗淨後,放入冰箱冷凍庫冷凍一晚;

2、紫米洗淨,從冰箱取出紅豆;

3、把紫米、紅豆(不需要解凍)、水一起放入燉鍋中,以煮粥模式燉煮;

4、紫米紅豆粥煮好後,加入少量砂糖調味即完成。

米粒媽的小訣竅是,把紅豆放在冰箱冰凍一晚上,很容易就可以煮爛了,省時又方便

很多小孩子挑食,導致營養攝取不均衡,媽媽們就費盡心思買了很多鈣片、魚油、維生素C等想給寶寶補營養;雖然說這是本末倒置的方法,根本的做法是改善孩子挑食的習慣。

從一日三餐均衡的飲食攝取身體所需的營養素才是最好的辦法,除非是兒科醫生建議,媽媽們絕對不要直接去藥房買鐵劑給孩子補鐵,否則如果補過頭,反而造成腸胃不適,感到惡心、腹痛、嘔吐或是便秘。

看到這,相信媽媽們對鐵質對孩子的重要性、缺鐵會造成的問題以及要如何補鐵,已經有非常清楚而正確的了解。

媽媽們只要注意孩子們飲食均衡就好,如果是經過檢查確定孩子缺鐵,或是孩子本身是容易缺鐵的族群,才需要谘詢醫生,確定需不需要額外補充鐵錠。

覺得今天米粒媽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有用嗎?歡迎大家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朋友知道,也按一下右下角的“在看”,讓米粒媽知道你喜歡這類的營養保健知識分享哦!

其實很多營養元素都能從咱們日常的食物中獲取,均衡飲食,不挑食,才能保證孩子營養均衡。

我姥爺生前經常跟我說:好吃的要少吃,不好吃的要多吃。我從來沒有理解過,心想,那不是有病嘛。

前幾天醫生診斷我是“反流性食管炎”,還說:遇到好吃的千萬別多吃。我仿佛看到去世近10年的姥爺在天堂衝我笑著眨眼睛

我這兩天又琢磨了他的話,難道意思是,“不好吃的”胡蘿卜、西蘭花、紫薯、蔬菜這些要多吃,“好吃的”零食、糖果、肥宅水要少吃?故人已去,永遠都無從知曉了。

米粒媽現在也特別注重飲食,每天都要爭取吃20多種食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