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拔火罐也有禁忌?這幾點,你一定要記住

拔罐,是中醫傳統療法,但因不當拔罐出問題的事情卻不少。

前段時間,一位老伯因為操作不當,拔火罐燒出七個黑窟窿。

早在2011年,台灣歌手齊秦在家中拔火罐,不慎燒傷,背部、面部及軀乾均起了水皰。

相比刮痧,拔罐的危險度似乎要高很多,一不小心就燙出一身傷。這是為何?

有些人不宜拔罐, 有些部位不能拔罐

拔罐主要用於治療軟組織損傷一類的疾病,以肌肉損傷為主,比如說,頸椎病、腰背痛、坐骨神經痛等等。有時也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的疾病。

★有哪些人不適合拔罐

有出血性疾病、容易出血的人,比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纖維蛋白原減少性紫癜、肝臟疾病所致的凝血酶原減少性紫癜、應用過多抗凝藥物引起的紫癜等,不能拔罐。

除此之外,還有些疾病不適合拔罐,比如全身皮膚病或局部皮損潰瘍破裂、全身浮腫、外傷骨折、重度心臟病及肝炎、活動性肺結核等傳染病等。


小孩皮膚比較嬌嫩,一般不拔罐。

有些老人骨瘦如柴,罐子吸不穩,那也拔不了。有些老人身體有肉,罐子能吸穩,就能拔罐。

★哪些部位不適合拔罐

要注意避開皮膚破損、外傷骨折部位、靜脈曲張處、腫瘤部位、五官部位、肛門及心尖搏動處等部位。關節肌肉脂肪少的部位,則是不利於拔罐。

燒出黑窟窿,因留罐太久、拔罐太頻繁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十分驚悚,一位63歲的老伯為治療肩周炎,天天拔火罐,每次拔罐的位置也相同。一個月後,後背燒出7個「洞」,住進了醫院。


這是因為不能在同一部位重複拔罐嗎?

問題可能是因為留罐的時間太長,一次拔罐之後,皮膚還沒恢復好,就又拔罐。

拔罐手法很多,比如留罐、走罐、閃罐、刺絡拔罐等。比較經典的、臨床上也用得比較多的是留罐(也叫坐罐),一般留10分鐘左右,最多不能超過15分鐘。

「一般來說,要等罐印的顏色消退至只剩三分之一,或者皮膚顏色比正常顏色稍微深一點,才能進行下一次拔罐。不同人,罐印消退的速度不一樣,所以拔罐的時間間隔也不一致。」

家庭拔罐, 最好用抽取式

2011年,台灣歌手齊秦在北京家中拔火罐,因保健師操作不慎(估計是酒精滴到身上),背部、面部及軀乾均起了水皰,導致深二度燒傷。

建議家庭拔罐最好用抽氣罐法,相對安全。

根據罐子吸附的方法,拔罐可分為火罐法、水罐法和抽氣罐法。


1、火罐法

利用燃燒時火的熱力排出罐內空氣,形成負壓,將罐吸在皮膚上。臨床用得最多。

2、水罐法

一般選用竹罐,將竹罐倒置在沸水或藥液(藥罐法)中煮沸15分鐘左右,取出後馬上用乾毛巾捂住罐口,趁熱將罐迅速扣於皮膚。

「用中藥煮竹罐的話,除了拔罐本身,還有藥物的作用。但操作太講究技巧,太複雜,大多數醫院都不開展,也不建議在家操作。」

3、抽氣罐法

指先將備好的抽氣罐緊扣在皮膚上,用抽氣筒將罐內空氣抽出,使其產生負壓,即能吸住。最適合家庭使用。

拔罐時, 別撐著,別餓著

民諺雲:立秋刮刮痧,活到八十八。那拔罐是否也有季節性?


沒有嚴格的季節性,都是有需要就拔。 拔罐的時間也沒有嚴格講究,也不管是飯前、飯後,只要拔罐時別太飽或太餓。

醫生拔罐講究穴位,但居家拔罐,不用太追求精確的拔罐穴位,只要找到最痛、最不舒服的一點,在病變部位或附近拔罐就可以了。如果肩痛,肩關節拔不了罐,那可以選擇往前或者往後,在較為平坦、肌肉豐富的部位。

覺得本文不錯,記得打賞小編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