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活3000萬的知乎,如今依然離不開搜索引擎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航通社”,作者書航。36氪經受授權轉載。

4月底,知乎宣布對內容進行進一步的保護,除“信任的搜索引擎”之外,限制第三方抓取內容,具體策略主要針對即刻、今日頭條、門戶等內容平台。

然而,讓航通社(ID: lifeissohappy)在意的是知乎提到的一個例外:“信任的搜索引擎”們。

已經躋身“獨角獸”行列的知乎面臨盈利或上市的強大壓力,但它目前的忠實用戶規模還遠遠達不到期望,而更多活躍度可能由搜索、轉發等一次性“用完即走”的流量組成。

知乎與轉載者們“相愛相殺”

在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知乎宣布對內容進行進一步的保護,除了官方稱“信任的搜索引擎”之外,限制第三方抓取內容。

知乎表示,第三方如果想通過RSS或API抓取內容,必須經過官方的檢測,證明合乎一定的條件。條件中有一項是:原作者若修改文章,或設定了禁止轉載,刪除文章等操作,第三方轉載者應及時將這些變動同步過去,不能留下知乎站內已刪除文章的緩存。

這個要求幾乎不可能被現在的內容平台所滿足,這也就意味著包括即刻、今日頭條、門戶網站以及其他內容平台在內,在獲取知乎內容方面今後應該會面臨更大的障礙。

應對反爬蟲策略的技術問題還在其次,知乎此前已經針對某些極端侵權個案如“知乎大神”等起訴,今後如果繼續堅持抓取,也不排除知乎會再發起訴訟。

在自身發展的不同階段,知乎對站外轉載的態度差異很大。

在封閉測試階段,由於知名度尚不夠大,知乎會邀請內測者傳播知乎的名聲,以增加其他網民的認知,並與網易新聞等媒體合作運營官方認可的“知乎精選”欄目。此後,知乎逐漸停止與外站合作,對不希望深度使用的用戶設計了“知乎日報”。

在知乎用戶達到一定量級,並可形成內容創作與消費的自我循環之後,知乎對外授權態度逐漸轉向封閉,有諸多第三方統計、抓取類服務被關閉API接口,或者官方書面通知叫停。

本次收緊第三方轉載要求,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知乎總日活3500萬,App日活不到800萬

知乎之所以選擇在現在這個時間段,進一步的限制內容在其他站點流通,應該是因為它現在面臨著更大的盈利壓力。

知乎上一次宣布融資是2017年1月12日,今日資本領投,騰訊、搜狗等原有投資者參與的1億美元D輪融資。時隔一年,知乎是否還能繼續保持10億美元的估值,越來越受到懷疑。

由於用戶構成相對“高知”,對廣告、行銷軟文等推廣手段容忍度較低,轉化也不理想,知乎長期以來對存量用戶的收割都相對“佛系”——而百度貼吧似乎可以作為相反的例子。

只是,這種“良心”運營是要以用戶數和活躍度穩步上升,盤子越做越大為基礎的。如果增速不夠快,現有用戶就必須加速變現。

從官方數字看,知乎日活躍用戶數漲勢喜人。2017年1月1850萬?[1]?;9月2600萬?[2]?;12月就突破了3000萬?[3]?。截至2018年3月,知乎注冊用戶達到1.4億,平均日活超過3400萬?[4]?。

接受《中國經營報》採訪?[4]?的風險投資人褚自航對日活數量保持懷疑,並表示其增速“肯定比不上今日頭條、趣頭條那些產品”。“估值越高,到最後還是要回歸數據。知乎運營與其他方式的變現數據不能支撐,就只能靠賣廣告。”

如果把知乎公布的全站活躍度,按手機/PC網頁版,手機App,微信小程式這三種類別拆開算的話,那麽在測算知乎粘性和盈利能力的時候,手機App的活躍度是比全站活躍度更重要的衡量指標。

這是因為,PC網頁版隨著PC互聯網一同式微,手機網頁版的目的是為了轉化到手機App,而微信小程式受條款限制,不能引入知乎自己的用戶體系。

只有手機App能完整記錄用戶注冊後的行動,以及享受到知乎整站最完整的功能。而手機App也毫無疑問是最適合投放廣告的地方。

航通社(ID: lifeissohappy)找到了艾瑞統計的知乎App日活數據?[5]?,並從獨立信源確認,該數據與真實情況相差不遠。

數據顯示,知乎App日均獨立設備數從2017年4月的不足400萬台,增加到2018年3月的730萬台。儘管增長勢頭良好,但即使按一台設備背後是一個用戶計算,App設備日活不到800萬,也只是知乎官方宣布的3400萬日活的約1/4。

至於小程式,知乎曾在今年2-3月份的幾個App更新版本中測試將內容分享到知乎的時候,以“知乎精選”小程式形式呈現。但在最新的版本中,退回到了原來的分享網頁版的方式。

第三方小程式統計機構“阿拉丁”認為“知乎精選”的“阿拉丁指數”在資訊閱讀類小程式中排名僅次於“軍武次位面”和“輕芒雜誌”,但小程式的統計參數不透明,只能比較絕對名次,看不到真實UV數據。

航通社(ID: lifeissohappy)認為,微信小程式受到條款限制,無法將知乎用戶的瀏覽行為通過微信登錄,與用戶既有的知乎账號綁定,至於推廣告和知識變現產品就更不現實。這應該是知乎最近選擇從小程式“撤退”的一個原因。

搜索引流將受到更大重視

航通社(ID: lifeissohappy)實際測試了一些搜索引擎對知乎的收錄情況。在並非官方“信任”的谷歌搜索知乎相關內容,點擊網頁快照的時候,站方會把谷歌抓取的快照重定向為全灰色的頁面,覆蓋原有內容。但如果繼續選擇“純文字版本”,則還可以看到文字部分的痕跡。

百度則顯然屬於“信任的搜索引擎”之一。大部分知乎答案的百度快照繼續可用。但另一部分會在點擊百度快照時候,跳轉到在知乎的原本的頁面。例如,如果有某個問題下包含有“禁止轉載”的答案,整個問題都不存在搜索快照。

知乎就是這樣,通過放開“信任的搜索引擎”收錄,和限制不分流量的第三方內容平台爬取相結合,來將大部分用戶驅趕到網頁版,進而引導他們安裝App的。

至於在微信內部,分享知乎網頁版的體驗也對知乎站方更有利。現在,在微信瀏覽器內點擊知乎網頁的“在App內打開”,可以享有無需提示用戶先“在瀏覽器中打開”,而由微信主動跳轉的特權。這一技術由應用寶提供支持。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問答平台細分領域因為知乎的一家獨大局面,在2017年初就聚齊了各路諸侯,挑戰者們兵臨城下。航通社(ID: lifeissohappy)在《知乎和分答的挑戰者們》一文中,詳細列舉了UC“問啊”,悟空問答(當時叫“頭條問答”),百度派,微博問答等對手的主要策略。

知乎通過設計自有產品的方式,企圖將站內流量導向的所有進一步需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用戶有更多機會向外部產品轉移。

為了替代第三方統計服務,知乎推出了官方的“知乎指數”;

為了替代個人用戶的知識變現需求,知乎開發了Live等知識付費產品;

為了替代優酷、B站等影片嵌入需求,知乎開發了站內影片上傳;

為了滿足微小內容的創作,阻斷作者轉移到微博、微頭條等地,知乎先是隱藏了用戶資料頁的新浪微博圖示,後推出自己的“想法”功能;

為了防止導流到微信公眾號,知乎強製轉換二維碼圖片為微信不能識別的文字鏈接;

為了替代部分廠家找大V寫軟文的行銷需求,知乎推出官方“機構账號”功能,並開啟了App和網站內部的原生和資訊流廣告業務。

與之對應的是,知乎在App中設定的資訊流廣告和原生廣告位都比以前更顯著地增加,引來不少老用戶的反感。

然而,知乎新用戶增長速度在資本眼中還不夠快,現有用戶變現手段的缺乏,以及開放注冊後用戶群稀釋帶來的對廣告更大的容忍度,三者共同促成了知乎選擇增加更多廣告位,加速變現。

如上所述,知乎App目前的使用量還遠不能承載上述期望。在排除了小程式因素後,知乎日活中最主要的構成部分——網頁版瀏覽,就是由用戶在微信中分享,和搜索引擎共同完成的。

針對搜索引擎優化,成為知乎唯一有望可控的變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