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京昌平明長城牆遭人“開口”破壞

“長城修繕後沒幾年,城牆便豁開了一個口子。”近日,有市民發現昌平區的一段明代長城疑似遭到人為破壞。

昌平區文物管理所負責人表示,會派屬地文物巡查員了解情況,並對長城破損處進行修補。

探訪

低矮城牆疑遭人為開口

相比懷柔、密雲、延慶,昌平算不上北京的長城大區,這裡的長城雖然知名度不高,但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部門。近日,南口抗戰紀念館館長楊國慶在昌平區高樓長城周邊踏查時發現,附近的一段長城竟被豁開了一個口子。

豁口處位於從高樓(昌平區海拔最高敵台)向北京方向數第三座敵樓附近。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現場看到,一處低矮的城牆被打開了2米多長、1米多寬的口子,毛石順豁口向城牆外側傾瀉而下。在豁口附近的散落石塊上,能看到藍色的阿拉伯數字和指示箭頭,疑似罐噴漆所留。

楊國慶告訴北青報記者,這裡曾經是1937年南口戰役的戰區,長城曾遭遇炮擊,加上自然坍塌等因素,導致城牆破敗不堪。2012年至2013年,文物部門對這段長城進行過修繕,原先破敗的城牆被重新築固。“修繕僅僅過去六七年,城牆不會輕易坍塌”。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豁口兩側,是兩條崎嶇的山間小路,一側通往北京方向、另一側可通向河北懷來,小路與長城形成交叉。楊國慶推斷,可能是有人嫌長城擋了路,於是打開了一個口子,他去年秋天經過這裡時城牆尚且完好,豁口應出現在去年年底或今年。

據了解,高樓長城並非開放景區,沒有監控設施,遠離村民聚居區,周圍人跡罕至,偶有登山愛好者、越野摩托愛好者到此一遊,但是何人給長城“開口”實難查證。

根據《長城保護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長城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在長城沿線的交通路口和其他需要提示公眾的地段設立長城保護標誌。昌平段明長城系全國重點文保部門,但在高樓長城附近,北青報記者卻並未見官方設立的文保標識。

回應

昌平區文物管理所:將修補破損處

按照《長城保護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地處偏遠、沒有利用部門的長城段落,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或者其文物主管部門可以聘請長城保護員對長城進行巡查、看護,並對長城保護員給予適當補助。

6月25日,北青報記者向昌平區文化旅遊局執法隊反映此事,後轉至昌平區文物管理所。文管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會請屬地的文管員上山了解情況,同時昌平區已經開始長城二期修繕工程,可借此機會對長城破損處進行修補。

高樓長城位於昌平區流村鎮,北青報記者致電流村鎮政府社會事務科,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鎮裡有負責長城的文物監督員,並非專職。長城地處高山上,地理位置偏僻,步行來回一趟就三五個小時,不太容易第一時間發現問題。

背景

高樓長城系全國重點文保部門

據《昌平文物志》等資料記載,昌平區遺存有北齊長城,以及明代長城。明長城包括明代重建的居庸關,以及高樓附近的黃樓院長城等。其中高樓海拔1439.3米,是昌平的最高點,經2006年全國長城資源調查後確認,這段長城的長度為2468.6米,共有單體建築15座,敵台14座,牆體14段。長城內側還有烽火台和一處遺址。

1984年5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將萬裡長城北京段(密雲、懷柔、平谷、延慶、昌平、門頭溝)公布為第三批文物保護部門。2006年5月25日,在“國發【2006】19號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部門的通知”附表中合並項目,將北京、內蒙古、遼寧、河南、甘肅境內長城(戰國至明)歸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部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