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布袋坑古村,括蒼山裡人家,畚鬥樓傍溪而居

台州,黃岩,布袋坑村。

布袋坑村坐落於括蒼山支脈,位於群山環抱之中,山清水秀。

村落位於黃岩區嶼頭鄉,距離黃岩城區50 公里,海拔500 多米。

現村中保留著相當數量的古民居,是黃岩區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村落。

- 民居

布袋坑村位於黃岩嶼頭,深藏在大山疊翠之中。

建村以來,布袋坑一直深隱在括蒼山系南端高峰——青天頂的腳下。先民依溪築居的習慣延續至今,也一直保持著溪石配木材的台州山鄉建築風格。年深月久,順山勢蜿蜒而上的灰瓦石牆,似乎已與這裡的溪山林木融為一體,留存著最原始的傳統村落風貌。

布袋坑村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因為村子沿著一條溪坑而建,地形兩頭尖,中部圓,宛如布袋而得名。村口的石橋就是布袋口。另外一種說法則是與民間的布袋和尚傳說有關。布袋和尚也就是那個袒胸露腹、喜笑顏開、席地而坐的彌勒佛的化身。相傳,唐末至五代時僧人布袋和尚雲遊到此,人們就把村子命為布袋坑。以前村中曾建有一座寺廟,就供奉著彌勒佛,在“文革”時期被毀,近年,人們在村口重修了彌勒寺。

村中有一百多戶人家,大多數姓黃,只有戴姓等極少數的幾個外姓。他們和嶼頭“柔川黃氏”是同一宗源的。黃氏始遷祖黃懋,是宋太宗時工部尚書,因杵權貴王欽若,貶鄂州,又遷徙至台州。八世孫黃章於南宋淳熙間(1174—1189)從福建莆田遷居黃岩西鄉嶼頭。嶼頭有一道溪流叫“柔極溪”,所以嶼頭的黃氏宗族名為“柔川黃氏”,是早時黃岩西鄉“王、楊、黃、盧”四大姓之一,後來陸續有族人從嶼頭遷居臨海芙蓉、椒江家子(今葭沚)、洪家大板橋、新前、後洋黃等地,其中一支就來到了布袋坑。

-畚鬥樓

村子中間是一條清澈見底的溪流,村民傍溪而居。讓布袋坑聞名遐爾的是那些保存較為完好的畚鬥樓。畚鬥樓是黃岩山區較典型的民居。它依山而建,房子的前面構樓兩層,後面低矮不構樓,呈倒斜狀,形如農村常見的一種生產生活工具——畚鬥,所以叫做畚鬥樓。

村中現存有幾十座畚鬥樓,大都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些褐色的木質結構老房子,雖然經歷歲月侵蝕,大多保存完好,有的雖已歪歪斜斜,卻倔強地佇立著。房子沿著清溪兩岸建造,建在高高低低的山坡上,分布散漫。村居因地製宜,一般三、五開間,也有幾戶並排合建。最邊上還有間附屬的小屋,用來作為豬院雞圈,或者用作儲藏農具,組合得自由靈活,高低錯落,配合巧妙。

畚鬥樓一層的前面是廊,廊下一般都很寬敞,堆放著農具、柴禾、搗臼,坐在那裡乾活、聊天,不怕刮風下雨。中堂供奉著祖宗牌位,或者是觀世音之類的神佛,過道的門上貼著寺廟裡求來的符紙。二樓朝陽的一面都有一排窗戶,上面是一扇扇的板窗。窗外有二層屋簷,很方便曬東西。二樓的前半間是臥室,後半間往往是儲藏室,經常被當作穀倉。

-畚鬥樓

布袋坑村的畚鬥樓,木石天然本色是它的一大特點。蓋樓用的材料就是原木、山石、磚瓦和泥灰。房子沒有雕梁畫棟,沒有飛簷翹角。這些建材保持了它們天然的顏色與形狀,彎曲的就是彎曲的,粗糙的就是粗糙的,信手取來,不施斧鑿,便造好了房子。在高高石階的襯托之下,那些出簷很深的屋頂,顯得異常輕盈靈動。屋瓦堅定的黑與炊煙飄忽的白,映襯著屋瓦上的一段靜寂的藍天,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效果。

-名叫“黃金鑲碧玉”的竹子

村中民居大多沒有圍牆,大大方方地開著門,房前屋後略有幾株疏朗的樹木掩映。門前屋後的山坡上,是一小塊一小塊的梯地,種滿了蔬菜,旁邊就是茂密青翠的樹林、竹林。這裡除了有一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紅豆杉,還有一種名叫“黃金鑲碧玉”的竹子,竹皮金黃,間有翠綠的條紋,也很珍貴。

-布袋坑村俯瞰

村子所在的布袋山,山峰的形狀酷似彌勒佛的形象,或坐或臥,所以這裡被命名為彌勒谷。如今修了遊步道,開發成為一個旅遊景區。從彌勒谷到布袋坑村大約有一個半小時的路程。走棧道,過廊橋,行走在依溪而建的遊步道上,一旁是清澈的溪流在亂石間奔騰,一路歡唱,突然從高處垂直跌落,形成了飛流直下的瀑布,那是一段與飛瀑疊泉、蒼山雲影相伴的旅程。因為有獨特的山水與原生態古民居,2010年,布袋坑被命名為台州市攝影基地和美術家寫生基地。

-小石橋

村口有個小水庫,一片碧綠,微風拂過,水面上波光粼粼,水面上橫跨著一座單孔亂石拱橋,亂石堆砌,拱曲如虹,更難得的是一旁還有一株珍貴的紅豆杉相伴。雖然小石橋多次被山洪衝垮,但村民一次又一次在原址上重建,最後一次的重建是在1958年。石拱橋用的就是當地的天然山石,不規則的石塊堆砌得十分嚴整,拱券渾圓如弓,基礎堅固。大概是出於交通和安全的考慮,現橋面被澆上了水泥,裝上了護欄。石拱橋靜靜地立在村口,看四季流逝。黑褐色的身軀上布滿了斑駁的苔痕,那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它一直沉默地矗立著,守望著村子的春去秋來。

布袋坑村民的日子如緩緩的溪水一般,寧靜而恬淡。溪上有幾座汀步橋,人行其間,腳下有潺潺水聲。斑駁的石牆,清澈的溪流,偶爾的犬吠雞鳴,交織起說不出的緩慢和寧靜。簷影交錯的石板路上,有放養的雞群在散步,一棵斜出的梅花,壓著零零星星的花朵,風姿綽約地朝人微笑著。牆頭瓦上,爬滿了青苔,門口擺放著壇壇罐罐,疊放著柴木竹枝。在村中漫步,經常可以遇到老人靠著牆根曬太陽,閉目養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或許不遠處還趴著一隻小狗落寞地在地上打盹。

布袋坑村也是個溫情的小山村,隨便走進一戶人家,收拾得乾乾淨淨。屋前曬著鹹豬肉,女人在溪邊洗菜槌衣,男人從山徑上荷竹而下。初夏時節,女人們從山上采下金銀花,晾曬在竹匾上,整個村子彌漫著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山腳沿溪的老宅辦起了農家樂。坐在老宅裡,品著山裡的農家菜,喝上幾碗自家釀造的糯米酒,欣賞著牆外那盛開的桃花,那真是世外桃源的感受。

古村記編輯自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