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區塊鏈零售:始於溯源,滯於溯源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鋅鏈接(ID:xinlianjie-)

文/陳海寧 編輯/王巧

鋅鏈接是鋅財經孵化的第一家垂直產業媒體,專注報導產業區塊鏈,追蹤區塊鏈在實體經濟中的應用落地。

文末掃描二維碼,關注產業第一區塊鏈第一媒體“鋅鏈接”,對話產業前沿。

零售業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領域。從計劃經濟的糧票,到產能不足時代的百貨商店,到多品牌強渠道的零售平台,再到新零售,零售業的中心逐漸向“人”轉移。

新零售是效率的革命,其本質是新技術驅動“人、貨、場”的關係重組,提高消費者的黏性,加快貨的流轉,減少庫存,增加“場”的人效或坪效。

而區塊鏈被視作“生產關係工具”,能把主權歸還消費者,寄予了“從商業模式上變革零售業”、重構“人貨場”關係的厚望。

零售商早已關注區塊鏈,沃爾瑪、亞馬遜、家樂福、京東、蘇寧等均已有零售區塊鏈應用落地。6月25日,沃爾瑪中國正式啟動中國區塊鏈可追溯平台,將在中國市場開始規模化應用區塊鏈溯源系統。

根據IBM在2018年發布的《消費品行業與區塊鏈執行報告》,70%的消費品行業受訪企業表示希望在未來三年建立區塊鏈生產網絡。

新零售尚早,區塊鏈零售初現

今年5月31日,位於蘇州市昆山吾悅廣場的盒馬鮮生門市關店,這是盒馬鮮生開業以來首次關店。盒馬鮮生CEO侯毅在《2019年,填坑之戰》演講中表示,新零售參與者必須要回歸零售本質,弄清楚新零售到底是什麽,填坑新零售。

兩年多以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阿里巴巴雲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概念,同一天,雷軍在中國(四川)電子商務發展峰會同樣提出了“新零售”,隨後京東與騰訊也開始布局。

這種“不約而同”說明新零售實際的出現遠遠早於概念的提出。一般而言,新技術給零售業帶來的變化是肉眼可見的,當它完成量的累積,就會給商業模式帶來“質的變化”。新零售提出的節點,或許就是質變的開始。

而後,市場對新零售的探索呈多元態勢,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種“新零售”。阿里巴巴的盒馬鮮生,永輝的超級物種,無人貨架如猩便利、便利蜂等,無人便利店如亞馬遜的Amazon GO、繽果盒子等。至今為止,也沒有哪種模式是被驗證為成功的新零售。

新零售跌跌撞撞近三年,至今仍在摸索。他的發展離不開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等新技術解決方案。而業內所謂的“區塊鏈零售”,目前也只是停留在技術探索階段。

始於溯源,不止溯源

在零售業眾多的區塊鏈應用中,商品溯源是落地最廣的一項,可以說,幾乎所有零售商的區塊鏈應用都繞不開商品溯源。

▍零售商列隊進軍“商品溯源”

如今,假冒偽劣商品琳琅滿目,令人瞠目結舌。小商品造假門檻低,成本可控,最終遭殃的是廣大消費者,選來選去,買回家的卻是有問題的商品。新零售的發展,必將先解決這類難題。

商品溯源的一大應用是防偽,平台方獲得供應鏈條上生產、運輸、存儲等各個環節的信息,消費者通過掃碼等方式獲得溯源信息。消費者認可了數據的真實性,對平台的黏性也會增大。

京東早在2017年便推出區塊鏈溯源平台。據京東區塊鏈應用產品負責人文婧介紹,截止今年2月,京東已有700余家品牌商接入京東全球區塊鏈品質溯源計劃,5萬個以上商品實現消費者掃碼查詢溯源信息,已累計超13億條上鏈數據,逾280萬次售後用戶訪問查詢,覆蓋了生鮮、農業、跨境溯源等十多個品類場景。

去年“6.18”期間,蘇寧易購在線上商城與線下門市啟用區塊鏈商品溯源系統,用戶在購買商品後,只要掃描產品上的溯源碼,即可快速查詢產品信息。

沃爾瑪區塊鏈可追溯項目經理謝卓林告訴鋅鏈接,沃爾瑪自2016年起在中、美兩地利用區塊鏈進行食品溯源的試點項目,今年將開始規模化商用。

沃爾瑪中國首席採購官劉孝恩介紹,首批已有23種商品完成測試進入平台,今年下半年還將陸續上線超過100種商品,計劃截至2020年底,可追溯鮮肉將佔包裝鮮肉銷售額50%,可追溯蔬菜將佔包裝蔬菜銷售額40%,可追溯海鮮將佔海鮮品類銷售額12.5%。

顧客掃描商品二維碼,可獲取商品供應源頭,以及沃爾瑪接收的地理位置、物流時間、產品檢測報告等信息。

▍供應鏈溯源的可信數據共享

5月30日,公眾號“兒不說”發表《取證285天,我把網易考拉給告了》的文章,稱其在網易考拉購買了植村秀“假貨”潔顏油。隨後,網易考拉官方回應否認售假,稱其渠道商品均為正品。

這不是網易考拉第一次卷入“假貨羅生門”,其此前曾相繼被指“銷售偽冒雅詩蘭黛、加拿大鵝產品”。

在一系列假貨羅生門中,網易考拉均無法自證清白。究其根本,這是由跨境供應鏈管理不當造成,網易考拉缺乏對供應鏈各環節的把控力,信息也不透明。

一方面,消費者無法獲知商品來源與渠道是否可靠;另一方面,被消費者指控售假時,網易考拉既無法拿出令人信服的溯源數據,也無從追蹤問題究竟出現在哪些環節。

IBM數據顯示,企業因供應鏈缺乏可視性,每年要多支出大約3000億美元。然而,並非所有的零售商都有強大的供應鏈管控能力,畢竟商品流通環節繁多。

區塊鏈提供了新的供應鏈管理思路,流通各環節參與到一條聯盟鏈上,一同維護一個數據共享的账本。

姚平介紹,商品流通各環節的參與方加入蘇寧發起聯盟鏈,不同的商品參與的機構會不同,比如進口水果,參與方將會是境外農場,生產包裝企業,海關,質檢機構,經銷商,物流等;而國產的商品,主要是生產商、經銷商、質檢機構和物流居多。

區塊鏈溯源的獲益是多方的,文婧認為,對於生產企業而言,基於區塊鏈進行供應鏈數據共享,可進行全供應鏈可視化和防偽管理。對消費者而言,溯源平台提供了產品流通信息、真偽查詢,信息更透明,消費更放心。對監管機構而言,借助溯源平台提升商品質量監督管理效率。

不過,她補充,區塊鏈防偽溯源應用仍處於早期,全流程所有生產經營細節的信息采集還不現實,各行業各環節的軟體、硬體、運營機制解決方案需要持續完善,部署應用也需要過渡時間,“只能采集到哪部分數據,先上哪部分”。

除了聯盟鏈,IBM在其研究報告中提出,目前,零售仍是一項高度依賴人力的工作,大量數據需要人工采集。而在區塊鏈上,智能合約可以自動調節關於合約和績效的爭議,減少結算中的人為乾預。

蘇寧則提出智慧物流,利用區塊鏈分布式記账系統、大數據與車聯網,實現物流全流程的精細化管理。關於區塊鏈物流更多方案,詳情可見鋅鏈接此前稿件《區塊鏈+物流:打造智能物流可信生態網絡》。

▍共享流量生態

相較零售供應鏈,基於區塊鏈的流量生態又是另一個故事了,這是一個尚未有人能完整講述的新故事。

一方面,消費者通過貢獻個人數據、時間獲取對應獎勵,兌換商品與服務。另一方面,這些消費者聚集形成一個流量池,生態中的企業共享這些流量,並給予回饋。

新零售自媒體人葉開認為,基於區塊鏈的新零售可能顛覆價差模式,進入到真正的消費者主權時代,消費者給自己的東西定價,然後售賣,比如貢獻數據、完成制定任務獲取獎勵,以兌換商品。

京東的哈希莊園、蘇寧的星際家園就是這一模式,兩個應用仍處於極早期。總體而言,該類產品功能較為單一,能否承載會員生態維護,仍是一個待解的疑問。

2018年7月,蘇寧上線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星際家園”應用,蘇寧科技區塊鏈研發中心技術總監姚平告訴鋅鏈接,這是蘇寧的會員生態應用。星際家園的定位是“打造一個貫穿衣食住行的價值共創共享平台”,可應用於蘇寧智慧零售。

鋅鏈接打開該App發現,“星球居民”擁有唯一區塊鏈身份,可通過摘取星靈果、購物、步行等獲取對應獎勵,成果與獎勵記錄在區塊。

在會員生態之外,姚平告訴鋅鏈接,蘇寧基於多方安全計算+區塊鏈技術開發了數據聯合分析平台。該平台用於兩個或者多個企業間,在不洩露各自原始數據的前提下,構建更為完善的用戶畫像。合作企業可以通過這個完善的用戶畫像,挖掘更多的業務價值,比如精準行銷。

關於流量生態,行業內普遍的考慮是共建共享流量池。海爾在溯源基礎上提出的食聯生態平台就是基於這一概念。

海爾食聯誠信溯源項目牽頭人孔濱告訴鋅鏈接,不同品牌商共同加入某一生態平台,並為平台帶來消費者流量,並得到鏈上節點的確權。海爾智能冰箱會為用戶提供健康食譜等定製化服務,生成用戶畫像。未來,在生態平台上,用戶可自行選擇是否授權個人數據,獲取相應的服務或獎勵。

他補充,這些都建立在區塊鏈上,即使某一節點退出,也不影響其他節點運行。

BUMO也提出Token與社群經濟結合的模式,其聯合創始人郭強告訴鋅鏈接,BUMO合作夥伴是世界上最大的運動鞋生產廠和分銷商,但現在卻陷入一個困境——被淘寶和京東當成倉庫,毛利率很低。電商的優勢在與性價比,平台要低折扣,廠商沒有議價能力。

因此,BUMO基於現有的社群經濟,提出Token激勵機制,“社群KOL幫助跑步愛好者組織活動,獲取token,可以兌換限量版的鞋,跑100公里每個月可以拿到十分之一雙鞋。這一模式能為社群帶來直接的銷售量,不需要通過電商平台。

此外,區塊鏈在零售業務中的應用還有存證、電子證照、區塊鏈發票等等。這些應用並非零售行業特有,因此不具體展開敘述。

技術未滿,莫談變革

區塊鏈的可追溯特性使得它早早受到零售企業的關注,大多數應用都是商品溯源體系,少數企業開始由此拓展至供應鏈管理。

IBM數據顯示,消費品行業受訪高管認為區塊鏈落地存在許多障礙,包括員工技能不足、技術不成熟、法規限制、業務案例不足、投資回報不清晰、缺乏高管支持等。

關於商品溯源,也並非只有基於區塊鏈才能實現,一些零售商具備相對完善的供應鏈系統,基於此系統也能完成溯源。

謝卓林表示,在應用區塊鏈技術之前,沃爾瑪已經對海量SKU的數據進行了挖掘和利用。其中,產品生命周期線上管理系統“蜂巢”就是一個例子,它可以幫助追溯沃爾瑪自有商品從新品開發到行銷的整體流程。

他認為,區塊鏈最大的優勢在於提高了信息透明度,每個環節都有數據記錄,不可篡改,降低了違規的可能性。

然而,目前的商品溯源方案仍無法保證上鏈過程真實可靠,還需要借助物聯網的硬體設施確保上鏈信息的真實性。

以京東跑步雞為例,文婧向鋅鏈接介紹,跑步雞的全生命周期追溯數據,包括養殖過程、屠宰加工、檢驗檢疫、倉儲、冷鏈物流等。不同環節采取了不同的數據采集方式。

以養殖過程為例,跑步雞要求跑夠100萬步才可以出欄,會為每隻跑步雞佩戴腳環,作為唯一身份證,記錄每天的步數並自動上鏈。另外,通過數據采集APP記錄養殖過程,例如入欄、餵食、清掃、消毒等,養殖人員只需要在這些環節作業時,打開APP進行拍照或者錄視頻,相應的數據會自動上鏈,同時APP自動采集當時的位置、氣象等信息,無需人工乾預。

無論人工還是物聯網,確保真實數據上鏈是需要花費成本的,這對自動化能力較差的企業是不小的挑戰。

文婧認為,除了軟硬體的技術條件外,規範經營也是長尾生產商無法做到數據上鏈的原因。“比如牛肉溯源,消費者要知道一塊肉是來自哪頭牛,廠商就得在屠宰時,將不同牛的牛肉單獨存放,與原本的牛耳標(物聯網數據采集設備)關聯,不正規的企業就做不到規範管理。”

一方面,零售行業需要從技術量變積累到商業模式的質變。

另一方面,公鏈項目更具備想象力,但缺乏落地的基礎,原因在於大多數創業者並未掌握零售的本質,難以設計出適合零售業的上商業模式。

在“區塊鏈+零售”中,區塊鏈仍是一項溯源技術解決方案,還未見到它帶來商業模式變革的可能性。可以說,始於溯源,目前仍止步於溯源,真正的區塊鏈零售還未真正成立。

隨著技術成熟,區塊鏈可落地的領域邊界也在逐步拓寬。只有新的商業範式被提出,區塊鏈之於零售業的真正價值才能被發掘。

注:以上圖片來源於unsplash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