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幫用戶打贏“假德邦”官司 互聯網消費維權就應多些創新

前不久,有網友反饋在百度搜索德邦物流遭遇假廣告,網址定位到“德邦物流服務(深圳)有限公司”,此公司此前提供了授權材料和商標證書供百度審核,百度聯繫德邦公司核實,該公司的授權材料系偽造。百度同步下線了“假德邦”鏈接,並依據“百度網民權益保障計劃”,向受騙者進行了權益保障。除此之外,為打擊“傍名牌”行為,維護消費者和品牌方權益,百度隨後起訴“德邦物流服務(深圳)有限公司”。日前,法院判決百度勝訴,獲賠90658.78元。此案認定了假德邦提供了虛假授權材料,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且應當支付此前百度賠付給受騙用戶的款項。百度表示,將把獲賠金額全部納入到“百度網民權益保障計劃”的保障資金池中,用於日後對用戶進行權益保障。

通過百度或者其他網上信息搜索工具獲取所需各類信息,成為眾多網民的日常習慣,這得益於互聯網信息傳遞的開放及海量,但由此帶來的是別有用心者也瞄準了信息被搜索及使用的巨大價值,采取各種方法制造虛假、不實類信息,從中獲取暴利。

在以往過程中,對於此類網絡欺詐侵權行為,一般消費者維權難度很高,因為這牽涉到取證難等問題。而百度作為一個網絡服務平台,在問題發生後,一方面積極履行對消費者的保障義務,對消費者損失先行賠付,解決了消費者維權難問題。同時,百度還及時啟動了對假冒德邦物流的平台維權行為,依法追究假冒德邦的失信及侵權行為,以此來震懾此類商家的不法行為,以肅清網絡服務中的不合規行為。由此而言,百度為用戶維權、為自身維權,成為網絡侵權中一個很好的示範案例。

正如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劉雙舟教授、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委員張嚴方教授等眾多法律專業人士所指出的,以往此類網絡侵權發生時,我們更多關注到的是消費者所受到的直接損害,卻容易忽視平台也是其中的受害者。必須看到的是,近年來不少網絡侵權案例中造假團夥在造假手段上不斷升級,不僅以帶有明顯迷惑性的公司或商品名稱,對他人造成誤導,還敢於偽造授權文件等材料,進一步加劇了平台審核難度,此類造假行為對平台商譽帶來了負面影響,出現了“造假者牟利、平台買單”的悖論現象。

幫用戶打贏“假德邦”官司,從司法證明宣告了假冒德邦的非法性,加大其違法成本,防止其繼續作惡,百度值得被點個讚。據悉,百度已通過“德邦快遞”智能小程序,方便大家直達“客服電話”、“運費查詢”等官方服務,為“德邦官方電話”進行了客服電話認證等新舉措,進一步加大網民搜索德邦相關信息時的保障力度。

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的是,如何對此類行為加大治本力度?我們最希望看到的結果,當然是不僅在百度平台,而是所有網上信息及服務平台上,都再無這家“假冒德邦”的容身之地。也就是說,隨著百度對外公布這一維權案例,其他網上信息及服務平台是否能主動排查,或者加大有針對的審核工作,避免“假冒德邦”被百度驅逐後又流入這些平台,繼續招搖撞騙?

與此同時,堵住線上入口仍然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實現政企合作、線上線下聯動。比如,對於德邦物流服務(深圳)有限公司這樣的企業,除了法院判決支持百度的維權索賠要求外,據悉當地工商部門也已經將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德邦物流服務(深圳)有限公司的一系列經營行為將受到限制,而且企業還必須將這一情況對社會公示,如果滿3年未履行公示義務的,將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並向社會公示。公司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等相關信息將被納入信息監管體系。這也意味著,企業被納入更高層級的國家失信監管名單,接受更為嚴厲的懲處後果。

線上平台加強共管、職能機構加大對失信違法企業打擊力度,如此方能形成合力,共同製約類似“假冒德邦”的造假行為。

楚天(財經評論人) 編輯 程波 校對 李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