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個月僅6部,古裝備案劇“冷”到骨子裡

一部、兩部、三部,看看最近三個月的古代題材劇備案數量,深深感覺到了目前古裝題材市場期望的低迷。

數據來源: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

這個古裝劇放量的暑期檔,《長安十二時辰》《陳情令》《九州縹緲錄》《宸汐緣》等熱劇也無法讓人對古裝劇的前景太過樂觀。

這與2019年及其後幾年國內影視市場的主旋律訴求有關,更與開年以來主管部門和網絡上屢次流出的古裝劇限令息息相關。

這是進入2010年代以來,第一次出現暑期檔古裝劇月備案數連續3個月在個位數。

而在剛發布不久的《2019年第二季度全國重點網絡影視劇上線登記備案情況》中,通過規劃備案並取得上線備案號的古裝劇只有一部《四大才子之真假唐伯虎》,而這部劇2月份曾在東方衛視播出過。

數據來源: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

可以說,就備案情況而言,今年古裝題材可謂冷到了骨子裡。

2019年,是不一樣的冷

今年的冷,與往年不太一樣。

一直以來,古裝劇因其自身所帶的神秘感、傳奇性、戲劇性、衝突感等等,深受觀眾喜愛,幾乎每一年都有古裝題材劇成為爆款,尤其是IP小說改編劇風靡的這幾年,比如《宮鎖心玉》《甄嬛傳》《武媚娘傳奇》《花千骨》《琅琊榜》《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延禧攻略》《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等。

高熱度伴隨而來的是同質化、跟風,偏離歷史的胡編亂造,以及過度強調宮鬥、權謀等負能量因素,更直接造成天價片酬和天價劇集版權等問題,因此,伴隨著近些年古裝劇發展的,是不間斷的限制和調整引導政策。

不過,強烈的市場需求還是讓古裝劇頑強地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並且爆款頻出。

到了2017年,《人民的名義》《白鹿原》《白夜追凶》《那年花開月正圓》《我的前半生》等現實主義作品大盛,古裝劇才第一次在市場上遭遇挑戰。

2018上半年由於《如懿傳》《天下長安》等古裝大劇延播、難定檔,古裝劇持續冷遇,直接導致去年上半年的劇集市場整體不溫不火。不過,兩部暑期檔爆款——《延禧攻略》和《香蜜沉沉燼如霜》,還是讓市場對古裝劇的前景保持非常樂觀的態度。

而今年的古裝劇備案數反映出來的,則是市場對此類題材的暫時冷卻。

2015年起,IP改編潮興起,大女主古裝劇幾乎成了當紅女星的標配,古裝劇也因此成為平台和製片方的吸粉利器。

自當時起,古代題材劇每個月的備案數量一般都維持在15部及以上的水準,最多的時候每個月備案將近30部(2016年5月古代題材備案29部,共1240集)。

現實主義大年——2017年,古裝劇每個月的備案數量也幾乎都在20部左右。當然,電視劇總備案數也在發生變化,但古裝劇備案的佔比還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數據來源: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

2018年,國內影視市場迎來寒冬,整體行業環境低迷,古裝劇面臨的情況也非常不樂觀,反映到每個月的電視劇備案數上,能明顯看出來數量的減少,但是平均數也在15部左右。

而實際上,今年上半年雖然稍顯低迷,諸多劇集出現裸播、宣傳後置的情況,但是跨年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小女花不棄》、《東宮》、《獨孤皇后》等古裝劇依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尤其是暑期檔以來,幾部古裝熱劇更是激活了國內劇集市場的熱度。

那麽,為什麽反而讓古裝題材劇在備案上出現了冷卻現象呢?

古裝劇“冷卻”誘因四重奏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今年以來,網傳和官方對古裝劇的限制和調整消息前所未有的多,幾乎是每隔兩個月就有一次。

《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的熱播,讓各大一線衛視去年後三個月的白天檔幾乎成了各類宮鬥劇的戰場,且有愈演愈烈的態勢。

到了今年1月份,北京日報列舉了宮鬥劇的5大罪狀,與此同時,宮鬥劇也消失在衛視白天檔。這被視為短期內純宮鬥劇與一線衛視徹底絕緣的信號。

而到了3月份,則是傳說中的最嚴限古令——“從3月底到6月底,包括武俠、玄幻、歷史、神話、穿越、傳記、宮鬥等在內的所有古裝題材網劇、電視劇、網絡大電影都不允許播出”。

儘管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則所謂的“最嚴限古令”並不是絕對準確,但是,在影視劇這個一部作品決定一個公司命運的行業,寧可信其有的心態,還是讓很多從業者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這之後,網傳的有關古裝劇的播出規定一直層出不窮,要麽是配額限制,要麽是備案相關規定收緊,要麽是題材限制,人心惶惶。

到了6月底,隨著《長安十二時辰》和《陳情令》的低調上線,古裝劇的市場期待有所回暖,而7月16日《九州縹緲錄》的開播,讓不少從業者放下心來,古裝劇也迎來放量時刻。

不過,這期間,7月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聶辰席在講話中提到“針對注水劇、宮鬥劇、翻拍劇、演員高片酬等問題,深入挖掘瓶頸症結,始終保持高壓”,“宮鬥劇”和“翻拍劇”的特別提出,讓人又不禁對部分古裝劇的命運捏一把汗。

7月3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下發通知,部署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百日電視劇展播工作,展播期間不得播出娛樂性較強的古裝劇、偶像劇。

可以說,今年古裝劇一直處在不樂觀的狀態中,這直觀表現在此類題材的備案數量上。

其次,今年古裝題材劇的不樂觀,是全品類的,不只是電視劇,還有網劇和網絡電影。

隨著網生內容逐漸進入主流視野,被納入與電視劇統一的審查體系,保持統一標準是必然的。

今年2月份,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上線,重點網生內容需要接受規劃備案和上線備案兩道流程,且由平台自查、主管部門抽查變為片方自主申報,這對於沒有相關經驗的網生內容製作方來說,心理上容易接受,但是技術上需要時間來學習。

而統一了線上線下審查標準後,網劇和網絡電影不可控制地也受到了古裝題材受限的影響,在網絡電影的新盈利模式探索的論壇上,不少從業者都提到古裝題材受限的情況下,需要生產優質的現實題材作品。

再者,目前待播的古裝大劇還是比較多的,短期內不會出現古裝劇供不應求的情況。

《大明風華》《天下長安》《孤城閉》《大宋宮詞》《慶餘年》《三生三世枕上書》《月上重火》……每一部都備受期待。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幾年國產劇的主旋律、現實感、正能量的訴求勢必是很大的。

在很多從業者看來,與其在前路不明且競爭白熱化、創作同質化的古裝劇上蹣跚前行,還不如生產優質的現實主義作品,此前的經驗證明,現實主義作品在引發全民追劇熱情,一點也不比古裝劇差。

種種原因,讓今年的古裝題材劇在備案情況上,呈現出罕見的冷,但我們也需要看到的是,古裝劇在經歷過前幾年的瘋狂吸金後,在創作、表演、製作、播出等方面確實出現了很多問題,甚至導致了價值觀傾向的扭曲,在這樣的情況下,古裝劇被調整引導也是必然的結果,只有清除糟粕,才能給真正的好劇留下市場空間,比如在熒屏上消失許久的歷史正劇,也只有這樣,古裝劇才能更加健康、開放地發展。

古裝劇會否就此消沉?

那麽,古裝劇會否就此消沉呢?

答案是不太可能。

從穿越到宮鬥,再到玄幻仙俠、傳奇偶像,再到冒險史詩,這幾年國產古裝劇的創作傾向不斷變化,既是為了適應監管環境,又是市場追求新鮮審美的要求。

同時,大女主、大男主、男女雙強、雙男主、雙女主,甜寵、虐心,古裝劇的內容也在不斷適應當下觀眾的口味。

在國產劇中,恐怕沒有哪個品類能像古裝題材的生命力這樣頑強且欣欣向上。

這一切都源於市場對古裝劇的強烈需求,以及古裝劇自帶的百變風格和深厚的挖掘潛力。

在古偶劇引領古裝劇創作之前,歷史正劇才是國產古裝劇的正確打開方式——《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大秦帝國》系列和《大明宮詞》等等,讓歷史正劇成為國產劇的創作巔峰。

氣質古樸厚重,台詞鞭辟入裡,內涵豐富意蘊深沉,歷史正劇無疑代表了國產古裝劇的重量。

而在進入互聯網時代後,幾乎所有的一切都被輕量級化,這其中當然包括影視劇創作。

年輕人逐漸成為主流發聲群體,基於閱歷、生活經驗和本能的娛樂訴求,很多人不願意將目光放在沉重的話題上,輕古裝劇自然而然佔據了主流視野,聲勢漸浩大。

這其中巨大的流量衝擊、演員成名紅利以及利潤空間,讓輕量級古裝劇的創作成了製作公司的主要方向。

一輕一重之間,國產古裝劇可以探索的廣度和力度非常大,創作空間自然也比其他類型劇更大。

故此,有了時間雖短但流行風格、類型多變,創作越來越靈活的古裝劇創作現狀。

雖然今年古裝劇面臨的考驗比往年更大,但已經有不少創作和應變經驗的從業者,找到合適的切入點,掌握市場與監管間的平衡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就短期內待播的古裝劇而言,有不少作品的成色都很不錯,而正在籌備、製作、拍攝等的古裝劇,數量減少了,或許反而可以靜下心來想想觀眾究竟需要什麽樣的內容,量從來不是一個類型引領創作方向的關鍵因素,有全民影響力、播一部影響全年的高質量作品才決定著此類型能否走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