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江研發十年沉浮,跨國藥企在中國本土研發去向哪裡?

記者 | 謝欣

編輯 | 任悠悠

1

幾年前跨國藥企調整中國研發業務的風潮已經逐漸遠去,但今年下半年,一些跨國公司在中國本土研發上的動作令這個話題再次受到關注。

綜合多家媒體報導,諾華中國在近日對其上海研發中心進行調整,諾華上海研發中心的運營重點將發生變化,將關閉早期研究團隊(early discovery),僅保留轉化醫學團隊,上海研發中心將轉型為諾華早期臨床開發中心,此後將“重點聚焦於擴大早期臨床開發以及後期臨床試驗的規模和領域,從而加快新藥的開發。”

100多名諾華員工將受到這次調整的影響,而諾華方面稱未來將“專注於把諾華研發管線藥物盡快從早期臨床研究階段帶入中國,加速在中國和其他地區臨床試驗的速度。”

諾華上海研發中心於2006年進駐上海張江,三年後諾華又宣布投資10億美元將張江研發中心擴建成全球第三大研發中心。那是跨國公司們在中國大舉建立研發中心的年代,除諾華外,包括GSK、輝瑞、阿斯利康等紛紛在張江建立了自己在中國的研發中心。

無論是“in China for China”還是“in China for Global”,跨國藥企齊聚張江做研發的盛況前後持續了大約十年。但十年過去後到來的卻是一波接一波的變化,艾伯維、羅氏、諾華、禮來等先後對其在中國的研發機構都作出了調整,阿斯利康則將這部分業務與國投創新合資成立了迪哲醫藥,其中GSK關閉中國研發中心則被認為是這一系列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

對這些變化常見的觀點包括,中國研發中心在MNC企業內部中的定位不清晰,在IP保護與技術轉讓上存在疑慮,導致中國研發中心上遊基礎研究部分往往只能跟著總部走,自身成果寥寥。

此外,隨著國內本土創新藥環境變化,研發人員薪資成本不斷上漲,也與跨國企業們起初利用中國相對廉價的成本優勢的設想背道而馳。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隨著跨國企業們逐步關閉在中國的研發中心,許多原先在研發中心任職的高管們也選擇自己創業,並接過了研發中心原有的項目。

但國內創新藥研發環境的變化與藥審改革也在改變著跨國企業們在中國本土研發的下一步布局。

作為第一個(2004年)在上海獨資建立研發中心的跨國藥企,羅氏2019年10月宣布投資8.63億元的由羅氏研發中心升級的全新羅氏上海創新中心正式落成,並聚焦於研究與早期開發免疫、炎症及抗感染疾病領域的創新型藥藥品。慢性B肝、呼吸道病毒、耐藥性細菌以及免疫炎症疾病是該中心的主要研究重點。其中“in China for China”的思路明顯,肝病藥物的研發工作將會是羅氏中國上海創新中心後續的重點工作之一。目前已建立了豐富的B肝在研藥物產品線,四款抗B肝藥物已經進入臨床I期研究。

另一家在中國極具本土化色彩的跨國企業阿斯利康,也在11月初宣布將現有阿斯利康上海研發平台升級為全球研發中心,並成立AI創新中心。全面升級後的全球研發中心

跨國企業也在中國的本土研發領域采取著更加多元化的布局方式,如國內不少知名創新藥企背後都有著禮來亞洲基金的身影、強生、默克在中國設立的創新中心則采取平台式孵化器的方式與國內創新研發企業進行合作,類似的還有美敦力與勃林格殷格翰等。

合作還體現在臨床開發方面,武田亞洲開發中心從2015年其幫助把6個新藥和13個適應症帶入中國,而根據其負責人王璘介紹,在武田製藥完成對夏爾的收購後,還計劃把11個新藥和12個適應症在中國加速開發以趕上全球步伐。而武田製藥亞洲開發中心員工總數在60人左右,臨床開發上主要選擇外部CRO進行合作,

王璘此前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借助於中國很多的利好政策,武田亞洲開發中心將把更多的中國臨床項目納入到全球臨床之中以加速起進入中國,目前在武田製藥全球40個臨床階段在研產品中已有25個具有中國計劃,剩下的產品後續也會帶到中國。

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此前曾對界面新聞表示,隨著中國本土研發水準的提高與創新政策的扶持,中國的本土研發已開始從過去的只能參與到全球研發中開始轉變為有能力引領全球研發。

而幾個例子是,根據王璘介紹,此前武田製藥多發性骨髓瘤藥物恩萊瑞在中國的總生存數據幫助了其在歐盟的獲批、另一款在研新藥TAK-788作為武田製藥首個實現中國和全球同步開發的藥物,中國三個月內就招募到30位中國患者,入組速度遠超出全球水準,這是因為在中國,TAK-788所針對的罕見的與抑製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外顯子20相關的非小細胞肺癌的發病率比全球高出幾倍,TAK-788的例子證明了在一些特定的疾病領域,中國可以起到引領全球藥物開發的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