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1歲的東盟,與中國的關係實現質的飛躍

近日,中國與東盟國家就“南海行為準則”單一磋商文本草案達成一致,這是“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取得的又一個重大進展,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而今天,2018年8月8日,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的51歲生日。1967年,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作為創始國在泰國曼谷簽署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東盟成立。51年來,東盟已成長為由10個東南亞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區域合作組織,是亞太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實體,也是世界上各大國和重要中心的區域政策中不可缺少的合作夥伴。

資料圖:中國-東盟合作(圖源:中國—東盟博覽會官網)

 

 世界各處“圈粉”無數

事實上,東盟近年來在國際上都是各國爭相“圈粉”的一大地區,不少國家都積極推進“向東看”的外交策略,這其中除了有亞洲的“近鄰友人”中國、印度和日本,還包括沙特、法國、俄羅斯和美國等“遠道而來”的朋友。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教授李金明表示,如今東盟有兩大優勢,助其成為世界各國爭相關注的地區。

首先,東盟國家身處重要的地理位置。自從川普政府提出“印太戰略”以來,印度洋和太平洋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焦點區域。而東盟國家所處的位置正好被“印太戰略”覆蓋,因此東盟的國際戰略地位自然也被提高。同時,東盟國家地處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通道,為東盟帶來巨大的經濟和戰略價值。可以說地理位置是東盟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優勢。

其次,如今東盟國家決定把彼此間的海域爭端擱置一旁,各國都專心發展經濟。東盟10國人口超過6億,人力成本低廉,資源豐富,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這些因素都幫助東盟國家所在的地區成為世界經濟最大的市場之一。這自然就吸引了世界各國的目光,加速了他們與東盟國家間的貿易往來。

可以想象,一個經濟上富有活力的東盟,必然會在未來的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東盟攜手同行

2018年也是中國與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在過去的15年裡,中國與東盟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國際多邊舞台上進行了密切的合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並且經受住了各種考驗。

8月2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新加坡出席中國—東盟(10+1)外長會後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王毅表示,中國和東盟關係從量的積累實現質的飛躍,從快速發展的成長期邁入提質更新的成熟期,可以說,中國—東盟關係進入了全方位發展的新階段。中國新聞網將王毅的話總結成以下五點。

首先,合作規劃邁上新台階。雙方已就《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達成共識,將在履行各自程式之後提交2018年11月長官人會議發表。這份重要檔案將指引中國-東盟關係發展的方向,推動中國和東盟戰略合作行穩致遠。

第二,安全合作邁上新台階。雙方同意2018年10月舉行中國東盟海上聯合演習。雙方將以此次演習為起點,拓展中國和東盟的軍事交流和安全合作,共同應對安全挑戰,共同維護地區穩定。

第三,創新合作邁上新台階。2018年是中國-東盟創新年,在這方面雙方已經有了很好的積累,開展了多方位合作。雙方將會繼續深化智慧城市、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新業態、新領域合作,推動中國-東盟創新合作更加深入發展。

第四,人文交流邁上新台階。雙方同意將2019年確定為中國-東盟媒體交流年,擴大教育、旅遊、青年等領域溝通與合作,促進中國和東盟國家民心相通。

第五,資金保障邁上新台階。中方將為中國東盟合作基金增加資金,並且在東盟秘書處設立專門基金管理團隊,為雙方務實合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南海局勢趨穩向好

南海問題是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共同關切。近一段時間以來,南海局勢趨穩,中國與東盟國家不僅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各項規定,開展海上務實合作,也建立了高官聯絡熱線,並開始實施海上意外相遇規則。

在不久前舉行的中國—東盟(10+1)外長會上,中國和東盟國家形成了“南海行為準則”單一磋商文本草案,這是“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取得的新的重大進展。用王毅的話說,這好比中國和東盟國家一起建造一所房子,過去11個國家可能有11種設計方案,現在我們不僅統一為一個設計方案,打好了基礎,同時還建起了四梁八柱。中方認為,如果沒有外來干擾,“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將進入“快車道”。

解放軍報評論認為,這充分表明,中國和東盟國家完全有能力、有辦法共同維護好南海和平與穩定,完全有智慧達成一份共同遵守的地區規則。

關於未來中國與東盟的關係,正如王毅指出的那樣,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是東盟第二個50年的開局之年。值此中國—東盟關係繼往開來的重要時刻,中國將繼續把東盟作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堅持睦鄰友好,堅持互利共贏,支持東盟共同體建設,支持東盟中心地位。中國願與東盟共享機遇,共迎挑戰,構建更為緊密的命運共同體,使中國—東盟合作成為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的支柱。(中國南海新聞網 姚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