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名”、“字”、“號”的正確用法

與人打交道,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稱呼對方。在西方人看來,姓名只是一個符號而已,不怎麽看重,甚至孩子可以給父母起外號。

中國不然,中國人的稱謂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體系,有姓、名、字、號、室名堂號等,表達了父母對子女的期待,以及自己的志向、情趣等,是個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中國人特別看重自己的名字。認為不尊重自己的名字,就是對自己的侮辱。現實生活中往往有因為稱呼不當,而引起不快的現象出現。因此,恰當地、禮貌地稱呼別人,是人際交往中最基本的問題。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稱謂的正確用法。

古人相見稱字、稱號、稱官職、稱籍貫,絕對不直呼對方的名。古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名是父親給取的,特別珍貴。

一些名人的子女發表回憶父母的文章,標題往往是:“我的父親某某某”。不論是生活對話,還是書面表達,直呼自己父親之名,都是非常犯忌的。

魯迅給許廣平的第一封信中稱之為“廣平兄”。許廣平既是以為女性,年歲也較魯迅為小。其實,“兄”不過是老師對學生輩的最普通的稱呼。

字與號

在中國文化中,姓代表血統。《史記》記載,黃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具體是哪十四姓,學者的說法略有差異,一般認為這十四人得了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十二個姓。

隨著時間的推移,子孫緊衍,需要對同姓之內的支脈做進一步區別。於是就出現了氏。例如商朝人的祖先是子姓,後來分化成了朱、殿時等氏。所以,姓氏是表示自己血緣關係的。古人同姓不婚。就是因為彼此血緣有聯繫。

古代男子出生三月,要由父親起名。女子沒有名,只有氏。父親用哪個字作為孩子的名,一般有這麽幾種現象,一是蘊含著對孩子的期盼。希望他成為怎樣的人,這到今天都是如此。二是對出生地點的紀念,今天還有將在上海出生的孩子名為“滬生”,重慶出生的孩子為“渝生”的。三是以出生的季節或者相應的物候為名,例如“春生”“梅生”等。

古時男孩年滿二十歲要舉行成年禮,由嘉賓為他取一個“字”。“字”,也叫“表字”。中國人至今喜歡用“名字”這個詞,其實名是名、字是字,兩者是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人取的。近代以來,由於傳統文化的流失,一般的人只有姓、名,而沒有字了,但在習慣上則把姓名與名字混為一談,往往問對方叫什麽名字?對方也會自然而然地把姓名當作名字通報出來。

古代文人周禮成人禮儀式

名與字的意思一般有聯繫,例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古人用伯、仲、叔、季來表示兄弟排行的順序。孔子排行第二,故稱“仲”;因為生於尼山,故字“尼”。屈原,“原”是高而平的地方,所以字“平”。諸葛亮,“亮”就是明,所以字“孔明”,“孔”是非常的意思。

明白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古人見面,或者在文章中稱呼對方的時候,每每稱呼對方的字,是一種表示尊敬對方的稱呼,例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字太白,人稱李太白:白居易字樂天,人稱白樂天;清代學者紀昀字曉嵐,人稱紀曉嵐;戴震字東原,人稱戴東原等,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

古代文人除名、字之外還有雅號,以此標榜自己的情趣,故他人往往用雅號來代替他的名字。如陶潛,字淵明,因為住宅旁有五棵柳樹。所以作《五柳先生傳》以自況,號“五柳先生”。蘇軾,字子瞻,由於得罪了權貴,被貶滴到湖北的黃州,這裡有個小地名叫東坡。他在此築室,所以自號“東坡居士”。這些文人的雅號人所共知,故能以號行於世。類似的情況很多,如陸遊,字務觀,號放翁,人稱“陸放翁”,他的文集也名之為《陸放翁集》。章炳麟,字枚叔,號太炎,人稱“太炎先生”。

直呼其名是失禮的行為

古人相見稱字、稱號、稱官職、稱籍貫,絕對不直呼對方的名。古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名是父親給取的,特別珍貴。《儀禮·士冠禮》說:“冠而字之,敬其名也。”給成年的男子取表字,是因為他從此要有社會交往了,為了交際時對方的方便,就需要有一個可以讓別人使用的稱呼。在家裡,只有父輩、祖輩可以直呼其名。到了社會上,只有國君或者是天子可以直呼其名。其他人沒有資格直呼其名,誰那樣做了,誰就是嚴重的失禮,所以自古有“君前臣名,父前子名”的說法。至於其他人,應該稱自己的“字”。

下面的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前輩學者在稱謂問題上的嚴謹和認真。

1.梁啟超先生曾經在清華、北大任教,有很多弟子。幾十年之後,他的許多學生都成了學術界德高望重的權威。但他們在提到老師梁啟超先生的時候,依然不敢直呼其名,而稱“任公先生”。“任公”是梁先生的號。在學術討論會上,每當提到梁先生時,他們甚至會站起來說:“當年在任公先生如何如何教導我們。”相反,研討會上的一些青年學者卻是張嘴就是“梁啟超如何如何”。究竟誰尊師重道,一望而知。

2.啟功先生原姓愛新覺羅,是清皇室的成員。辛亥革命之後,皇室的處境就日漸窘迫,他在北京一所小學教書。小學校長說他沒有大學畢業的文憑,把他解聘了,於是生活非常艱難。有人向輔仁大學校長、著名史學家陳垣先生推薦了他,希望為他謀一份工作。於是,陳垣先生把他安排在自己身邊,跟自己學習,同時在輔仁大學給他安排了教職。多年之後,啟先生終於成為著名學者。陳校長對他恩重如山,啟先生一直銘記在心。

啟功題簽修改意見原件

前幾年,某出版社決定出版《陳垣全集》,考慮到啟先生與陳垣的情分非同一般,所以請他題寫書名。可是啟先生謝絕了,出版社感到很奇怪。啟先生解釋道,陳老師是我最尊敬、最感謝的人,如果照你們的要求寫,等於是我當面喊他的名字,這是大不敬,所以不能寫。後來達成妥協,在靡頁上題寫了“陳援庵先生全集”,然後另起一行寫“學生啟功敬題”。“援庵”是陳坦先生的字,啟先生這樣處理題簽的問題,維護了師道的尊嚴。

此外,我們還常常在媒體上看到這樣的現象,一些名人的子女發表回憶父母的文章,標題往往是:“我的父親某某某”。直呼其父親之名,非常犯忌。而他們的父母往往是有字、有號的。這中間有兩種情況,一是如果用其父親的字或號,一般讀者不知道是在說誰,不如稱名來得直接明了;二是作者完全不知道有避名諱的規矩。其實,標題中不一定要出現名字,完全可以用老人家講過的一句話,或者某人對他的評價語作為題目,而在正文中再點出文章的主人公。

如今的學校裡,學生也幾乎不懂得直呼其名為失禮的道理。學生在稱呼老師的時候,往往在老師二字之前加上老師的全名“某某某老師”。看起來似乎很有禮貌,實際上也是失禮的。當著老師的面,應該稱“某老師”,隻涉及他的姓。如果在場的老師中有兩位或者兩位以上同姓的老師,而且必須強調是其中的某一位老師的時候,才能提及他的名。如果老師不在場,對他人談及某老師,是可以連帶姓名一起說的,否則別人聽了不知所指。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身份的不同,稱名和稱字不能搞錯。近年播放的電視片《能言善道銅牙紀曉嵐》,情節曲折、生動,非常受大眾的歡迎,只可惜,電視片的編導不懂名和字的用法,把兩者混為一談了。紀昀,字曉嵐。和紳和他是同僚,彼此之間應該稱表字,見面稱紀昀為紀曉嵐,這是對的。而片子中皇帝也口口聲聲喊“紀曉嵐”,那就違反常識了。皇帝是天下的至尊,無論對誰,都是直呼其名的,對一個臣子用尊稱,豈不是把對方置於萬乘之上?

師生之間的稱謂

在中國人的傳統中,師生關係非常特殊,彼此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在情分上略似於父子。父母給了自己血肉之軀,老師傳道、授業、解惑,賦予了自己知識和理念,使自己成為了嚴格意義上的人。所以,自古有“一日為師,則終身為父”的說法。

學生稱呼老師,最普通的是“夫子”“函丈”。用“夫子”一詞稱呼老師,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當時人每每以此稱呼孔子,所以後世用來作為對老師的通稱。“函丈”一詞源於《禮記》的“席間函丈”一詞。

學生自稱生、受業。《詩經》中就有把讀書人稱為“生”的。《小雅·常棣》說:“雖有兄弟,不如友生。”《史記·儒林傳》:“言禮自魯高堂生。”司馬貞《索隱》:“自漢以來,儒者皆號‘生’,亦‘先生’省字呼之耳。”可見西漢以後,“生”成為讀書人的通稱。在實際使用上,老師稱呼弟子為“張生”“李生”;學生也自稱“生”“小生”。

古代老師授課,把要講的內容寫在“業”上,“業”字的本義是木版。所以古人稱老師為“業師”,稱自己為“受業”。

一般來說,只要是在同一時期、在同一所學校生活過的老師和學生。就有了師生的名分,但是,彼此的親密程度卻有很大的差別。老師如何稱呼學生,取決於彼此在學業上有無直接的授受關係,大別之可以有以下兩種情況:

其一,對方是自己名下正式的學生,向他系統傳授過學業,老師對這樣的學生可以稱之為“弟”。這裡的“弟”是“弟子”的意思,與兄弟之弟無關。《史記》上說,孔子的學生很多,學生的年齡相差很大,有的隻比孔子小幾歲,如同弟弟那樣;也有的比孔子小幾十歲,與兒子的歲數差不多;所以統稱為“弟子”,而把師生關係稱為“師弟”。學生如果見到老師稱呼自己為“弟”,千萬不要發生誤解,以為老師在與自己稱兄道弟。

其二,彼此雖然有師生的名分,但從未授過課,或者偶爾聽過一兩次講座,彼此的關係比較疏遠,這種情況在學校裡是大多數。老師稱這樣的學生為“兄”。例如,胡適曾任北京大學校長,顧頡剛是北大歷史系的學生,彼此有師生的情分,但沒有直接的學業上的授受。所以,顧頡剛寫信給胡適時稱之為師,而胡適給顧頡剛的信則稱之為“兄”。許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讀他們的書信時,對彼此的稱謂常常感到困惑。

再如大家都熟知的,魯迅給許廣平的第一封信中稱之為“廣平兄”,許廣平不解其意,甚至覺得受寵若驚,回信說自己是女性,年齡也比魯迅小,萬萬不敢以“兄”當之。魯迅隨後回信做了解釋,“兄”不過是老師對學生輩的最普通的稱呼,並沒有其他意思在內。

(以上摘自《中華傳統禮儀概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