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學探索 光耀中華

安裝在國家超級計算機無錫中心的“神威·太湖之光”。

新華社發

技術人員在研發芯片。

新華社發

克隆猴“中中”和“華華”。

新華社發

位於東莞大朗的中國散裂中子源航拍圖。

人民視覺

航拍上海巨型“鸚鵡螺”——上海光源。

人民視覺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站的郭守敬天文望遠鏡。

人民視覺

從“兩彈一星”到月球探測

逐夢太空刷新中國高度

本報記者馮華扎西

醒了!8月25日8時10分和24日8時42分,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通過月夜低溫考驗,自主喚醒,進入登陸月球背面之後的第九月晝。

今年1月3日10時26分,在距離地球40萬公里之遙的月球背面,嫦娥四號成功落月,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首次實現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篇章。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航天事業從科學技術落後、工業基礎薄弱的“一窮二白”起步,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創造出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孕育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一次次飛天探索,不斷刷新著中國高度。從1970年我國發射首顆人造地球衛星,到神舟五號飛船首次將楊利偉送入太空,從首次太空行走到首次交會對接、首次太空加油,從嫦娥“四姐妹”的奔月征程,到更遠更深的火星之旅……我國在建設航天強國的征程上步履鏗鏘,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等方面多點開花、碩果累累。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今年,我國還將實施高分七號、北斗導航、天琴一號等一系列發射任務。星河浩渺,屬於中國航天的印記將越來越多。

從“深海進入”到“深海探測開發”

海洋科考彰顯中國深度

本報記者劉詩瑤王沛

日前,“大洋一號”科考船從青島出發,執行中國大洋56航次科考任務。本航次使用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海龍三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和“翼龍”號水下滑翔機等先進設備,科考成果令人期待。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海洋科技實力持續提升,實現了從“深海進入”到“深海探測開發”的跨越,極地科考事業實現了由弱到強的歷史性轉變。

“探海利器”創造“中國深度”。20世紀50年代中前期,我國海洋調查事業起步。近年來,通過持續加大海洋科考基礎能力建設,“向陽紅01”“大洋號”“雪龍2號”等先進科考船陸續面世,形成了“多個海域、多種資源、多船作業”的海上調查格局;成功研製全世界下潛最深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最大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以“蛟龍”“海龍”“潛龍”為代表的“龍家族”翱翔海底,有力支撐海底勘探。

“極地征程”續寫輝煌。1984年我國首次成立南極考察隊,第二年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長城站。之後,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相繼建成;2018年,第五座南極考察站在恩克斯堡島選址奠基。至此,我國的南極科考已進入海陸空立體觀測時代。在北極,我國建立了黃河站,海冰研究卓有成效。

“當前是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最佳時期。”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海洋人將堅定不移地實施海洋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速趕超傳統海洋強國,努力成為新興的、有中國特色的海洋強國。

從胰島素到克隆猴

生命科學體現中國精度

本報記者吳月輝

2018年1月,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團隊經過5年不懈努力,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

自從1997年“多莉羊”體細胞克隆成功後,許多哺乳動物的體細胞克隆相繼成功,但與人類相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是生物科學領域沒有解決的難題。孫強說,靈長類的進化跟人類非常接近,對認識人類的大腦、腦認知功能和腦疾病有非常大的潛在應用價值。此次體細胞克隆猴的成功,意味著人類攻克代謝性疾病、腫瘤、免疫缺陷等疾病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迅速進步,我國生物科學領域也迎來了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研究機構、人才隊伍、學科種類日益健全完善,各項前沿技術不斷創新,各種全新發現不斷突破。

1965年,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上海有機化學所、北京大學等部門組成的協作組,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實現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這一成果一經公布,立即引起了國際科學界的高度關注。進入新世紀後,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成果更是層出不窮。2000年,我國首例克隆羊“元元”誕生。接著,克隆兔、克隆牛、體細胞克隆猴等相繼誕生。2018年8月,中國科學院覃重軍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際上首次人工創建了單條染色體的真核細胞……

當前,人類共同面臨人口、資源和環境等一系列問題的嚴重挑戰,生物科學研究水準的不斷提升將促進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同時,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也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從“對撞機”到“天眼”

科學重器標注中國力度

本報記者吳月輝韓俊傑

給銀河系“重新畫像”、發現鋰含量最高的恆星……近年來,借助郭守敬天文望遠鏡(LAMOST),我國天文學研究接連取得一系列新的突破。

“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LAMOST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中科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趙永恆感慨萬分,“過去我們的觀測設備規模小,能做的研究非常有限。有了LAMOST這樣先進和靈敏的大望遠鏡之後,我們能夠看得更多、更遠、更清,對宇宙的認識也不斷被革新。”

從億萬光年之外的宇宙星系,到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如今的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越來越離不開功能強大的大科學裝置。自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開始部署和投入建設大科學裝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建成並運行的有30余個。這些大科學裝置建設的持續推進,有力地支撐了中國基礎研究和高新技術的發展,助力中國科學技術走向更高水準。

1988年,我國首個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建成,成為繼“兩彈一星”之後在高科技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性成就,我國高能物理開始走上世界舞台。

改革開放以來,郭守敬天文望遠鏡、上海光源、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國散裂中子源、全超導托卡馬克等大科學裝置又相繼建成,很多達到世界最先進水準。未來,更多大科學裝置陸續建成和運行,將在人才匯聚、技術突破、創新應用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從追隨到超越

超級計算改寫中國速度

本報記者谷業凱

“氣象預報時效延長,關鍵的就是計算需求呈幾何級倍數增加,只有足夠大的計算機才能把業務方案中複雜的物理過程計算好,而國外是不可能給我們很先進的計算機的。”上世紀80年代,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澤椿主持建立我國首個中期(十天)數值氣象預報業務系統,回憶起當時進口大型計算機一波三折的談判過程,他很是感慨。

今年6月,國際超級計算大會發布了全球超算500強最新榜單。中國境內有219台超算上榜,上榜數量連續第四次位居第一;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繼續排在第三、第四位;聯想、浪潮和中科曙光三家中國企業分別以173台、71台和63台的數量位居全球超算製造商前三位。

超級計算是計算機界“皇冠上的明珠”,在科研、天氣預報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被視為“國之重器”、科技突破的“發動機”。從1983年我國第一台每秒鐘運算一億次以上的“銀河一號”巨型計算機的研製成功,到曙光系列、天河系列、神威系列的相繼問世,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具備研製高端計算機系統能力的國家。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國超算一步步成長,並向著超算強國邁進。

“我們走過了一條從0到1、從無到有、從跟隨到超越的發展之路。”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童夫堯對此深有感觸。從20年前聯想組建超算部門,到為載人航天提供計算技術保障,再到產業化應用的迅速拓展,超算的發展不僅印證了計算機產業的長足進步,也折射出我國科技實力的快速躍升。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9年09月10日 10 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