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蜀人結婚喝合歡酒用這個 你知道嗎?

青白江雙元村船棺葬群是近年來成都平原古蜀考古的重要發現,其中M154號墓的墓坑深約2.3米,船棺長約6.1米,寬約1米,棺內出土器物數量最多、等級最高,是整個墓地葬具保存最完整、也是最大的一座船棺墓葬,算得上這裡的“棺王”。

4月12日,記者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M154棺內出土了數量眾多漆木器殘片,經初步室內整理,主要器型包括耳杯、雙連耳杯、漆豆、漆盒等。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其中的漆木器紋飾特徵、銅印章符號特徵與2000年成都商業街船棺葬出土的同類器物特徵非常接近。同時,出土了雙連耳杯這一器形,為全國首次發現。專家推測,它可能是新人共飲合歡酒的專用杯子。

全國首次發現雙耳連杯 古蜀人用它來喝合歡酒

紅底黑耳的兩塊橢圓形耳杯緊緊相依,像是一對親吻的情侶。這個被稱作“雙連耳杯”的器物器形在全國範圍內是第一次出現。

“乍一看它比較常見,但是仔細一點,這個耳朵的形狀與普通耳杯是有差別的。”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與修複中心館員楊弢說,在楚文化中,大多數耳杯的“耳朵”應為方形,但雙元村出土的卻是圓形,並且,這個雙連耳杯由一整塊木頭雕刻而成。按照楚文化類似器物的功能,雙連耳杯多用於古代婚禮儀式。

合巹,是中國古代婚禮儀式中最為關鍵的一個程式,在很長的一段時期裡,人們也將其作為結婚的代稱。合巹杯是新人共飲合歡酒的專用杯子,形製以雙連的居多。推測此次出土的雙連耳杯也具有類似功能。

楊弢介紹,圓耳的發現既說明了春秋戰國時期蜀文化與楚文化的交流,又反映了蜀文化的自成體系。“耳朵變形就是其中一個佐證,在楚文化的基礎上古蜀人有自己的創造。”

出土漆床構件 雕刻工藝廣泛應用

“棺王”內發現的的眾多漆木器殘片中,一些紋飾精美的黑紅色漆器碎片引起了考古專家的注意。楊弢指著浸泡在蒸餾水中的一塊“亞”字形漆木殘片說,這塊漆木器的紋飾特徵與2000年成都商業街船棺葬出土的同類器物特徵非常接近,不僅有回首龍紋,還有雕刻的菱形紋,初步推測其應為漆床的床足。

“這種雕刻工藝比商業街船棺葬的漆床工藝更複雜。古人在製作時,首先要在木胎上雕刻花紋,再進行塗飾。類似的工藝,在人們熟悉的湖北隨州曾侯乙墓中也有發現。” 楊弢推測,這種漆床的與此前商業街船棺墓中發現的A型漆床形製應該十分相似。

據了解,M154出土文物從考古發掘現場移交文物保護與修複中心後,成立了M154出土文物搶救性保護項目組,由中心主任肖嶙研究館員牽頭,其中出土飽水竹木漆器的現場保護和室內清理依托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成都工作站具體實施。目前已初步完成了表面清洗和初步整理,後續需要編制保護修複方案上報國家文物局,進行脫水保護與後期修複,樂觀估計五年內可以完成M154出土文物的保護修複。

墓主身高約1米6 可能為一名35-40歲成年女性

無論是棺內發現的精美漆器,還是棺下腰坑內的成套青銅器具,都反映了154號墓墓主身份的尊貴。

12日下午,記者從四川大學考古系人類考古學專家方面獲悉,根據現有的幾十片墓主骨骼殘片,通過對其股骨、盆骨等特徵辨別,他們更傾向於該墓墓主可能為一成年女性。從牙齒的磨損來看,其年齡大約35到40歲,身高約為1米6。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攝影 楊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