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基金越冬:數量井噴下發行乏力 10億至20億銷售是佳績

  【深度】基金越冬

  一系列“巨無霸”基金橫空出世又沉寂後,投資者們的熱情再度回到了冰點。目前,10億至20億對銷售而言已是佳績。

  黃慧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王皓(化名)是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最近發行了人生第一隻基金。當被問到“為何在這麽差的市場環境下發新基金”時,他有點羞澀地說,“講真話嗎?因為批下來了就得發。如果批了不發的話會影響後續基金的申報。”

  不過,最近的新發基金要想上規模可不容易,王皓的基金8月初開始發行,到月底結束,目標是先成立,“保成立”是當前市場的主流目標,也就是說,2億元的規模門檻並不是非常容易達成的任務。

  新發基金市場正經歷著一場不同以往的寒冬,變革的種子正在萌芽。

  數量井噴下的發行乏力

  2015年,伴隨著股市大牛,新發基金數量呈井噴之勢。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當年新發基金發行總份額與以往相比十分可觀,每季度的發行量都在1000億份以上,甚至單季最高達到了超過8000億的水準,但單隻基金份額並沒有明顯的跟隨增長。如下表所示:

  近三年平均發行份額整體呈震蕩下行走勢,近一年高點在今年的一季度,二季度延續了繁榮。Wind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新成立基金的數量為186隻,發行份額為2368億份,平均發行份額為12.73億份。

  不過,二季度新發基金的繁榮泡沫很容易戳破。有180隻基金被6隻“獨角獸”基金平均了,如果去掉這些“獨角獸”,新發基金的平均發行份額僅有7.29億份。

  7.29億份是什麽概念呢?過去十年裡,平均發行份額最高時,每隻基金能夠募集到40億份資金。而生意最清冷的時候分別是:2017年二季度5.15億份,2014年二季度7.2億份,今年二季度的清冷程度排在第三位。

  以成立日為基準,發行份額中位數來看趨勢更加明顯,2015年全年發行份額中位數為7.39億元,2016年3.46億元,2017年3億元,2018年上半年是3.56億元。7月5日戰略配售基金成立後,市場愈發疲弱,新成立基金中位數僅有2.7億元,為近三年冰點。

  “以往一季度發一隻,調動所有力量來發行。現在按月發行,單隻規模比較小,很少有爆款。”在一位資深第三方基金研究專家看來,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平均發行規模較小,基金產品對投資者的傷害就比較小。一隻300億元的巨無霸基金如果跌去30%的淨值,相當於損失90億。”

  好發不好做

  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各大公司的老牌績優基金經理集體出動,引發一輪募集熱潮,興全合宜以300億元首募規模成為領頭的“巨無霸”,有媒體報導標題為“權益類基金迎來了歷史轉捩點”。

  但這股熱潮並沒有讓基金脫離“好發不好做”的怪圈。

  回顧近一年的爆款新發基金,首募規模在50億份以上的權益類基金共有13隻,截至8月26日,全部為負收益。

  規模最大的興全合宜(163417)目前淨值回報-10%,場內折價超過7%;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平安大華滬深300ETF(510390),成立以來回報-18%;主動型基金中目前跌幅最大的華安紅利精選(005521),基金經理楊明,成立以來回報-15%;六隻“獨角獸”基金尚未開始“戰略配售”,全部化身債券基金。

  一系列“巨無霸”基金橫空出世又沉寂後,投資者們的熱情再度回到了冰點。二季度以來平均認購期達到35天,其中24隻基金的募集期拉到最長限。規模過50億的爆款基金只有零星的三兩隻,10億至20億對銷售而言已是佳績。

  巨無霸基金的表現也讓王皓們感到壓力山大。過去十年裡,王皓從助理研究員升到了基金經理,也看著上證指數在跌宕起伏後回到原點。十年前的最低點位在兩千點之下,最近他被銀行管道問得最多的問題也是“接下來還會不會再跌?”

  王皓理解管道的焦慮。“之前發行的基金讓客戶體驗很差,雖然銀行客戶對淨值不是那麽敏感,但想讓他們增加資金再來買新基金就很難了。”王皓補充道,“那些巨無霸基金動不動就封閉兩三年,有些上市了還折價。”

  好做不好發

  行銷難度和產品的盈利體驗往往是矛盾的。牛市的時候到處是熱點,偏股型基金顧客盈門,但這時候買入基金往往容易成為“接盤俠”;熊市裡買基金賺錢概率更大,但基金行銷卻要絞盡腦汁喊破喉嚨。

  相比老基金的持續行銷,業內更喜歡發新基金。“名義上是做持續行銷,但實際上持續行銷募集來的錢佔比很低。”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華南區域管道總監告訴界面新聞,基金公司靠管理費吃飯,新發基金有集中火力的行銷期,更容易上規模。

  但眼下要想上規模並不容易。“剛才去路演的時候跟別的公司交流了一下,大家的目標都是保成立。”王俊韜是諾安基金廣東行銷中心總經理,從業八年。面對界面新聞的採訪,他儼然專業講師,從“三千點以下買基金的賺錢概率”,到對“政策底、市場底、估值底”的分析,滔滔不絕,中間不帶一絲卡殼。這樣的話他已經在管道面前講了N遍。

  諾安基金最近接連發行了多隻新基金,目前在發的是諾安優化配置(006025),擬任基金經理盛震山是公司力捧的“新星”。“基金經理這三年業績都非常好,今年剛拿下金牛基金獎。”話說著,他掏出手機向記者展示基金經理的業績,“每個階段的分位都很突出。”

  即便如此,產品的推進依然不容易。他對新產品的募集規模估計是“差不多能成立”。

  王俊韜不喜歡給產品添加太多的行銷噱頭。他說,基金銷售是投資和終端的橋梁,要承擔整個過程中的投資者教育。“我們一直跟投資者宣導的理念都是從資產配置出發,現在是什麽樣的市場,產品是怎樣的定位,適合哪些人群。”

  開拓市場難,守市場更難。樊明(化名)在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任職華南區域總經理,他始終記得長官說過的一句話,“銷售結束只是服務的開始。”他說,基金銷售的考核關鍵在於保有量而非銷量。“客戶是因為信任才買你的產品,只有做好了售後服務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帶來新的銷售刺激。”

  市場行情差的時候,樊明需要協助銀行管道處理一些客戶投訴,他把這叫“心理按摩”。“反正這個錢暫時也不用,就告訴他堅持一段時間,總會輪動到的。有時候客戶投訴並不是不能忍受,他主要是看不到希望,我們要讓客戶看到希望,講白話就是打雞血。”

  除了傳統管道的售後服務之外,線上的售後服務也在不斷更新。趙勇(化名)在一家基金公司互聯網金融部工作,他所在公司的線上業務規模較小,佔比不到線下傳統管道業務的四分之一,並且受周期波動更顯著。“今年二季度以來,線上業務量明顯萎縮。線上不如線下對客戶的掌控力那麽高,買賣由客戶自主決定,基本上屬於靠天吃飯。”

  不過,線上業務有著線下無可比擬的便捷與普惠“基因”。趙勇公司的APP平台近期進行了改版,愈發強調售後服務。“我們發現客戶在購買基金後經常出現服務斷層,不了解基金運作情況。以前我們隻重視售前行銷,現在更重要的是從客戶角度出發。”他說,改版新增了月度理財報告、基金詳情頁面等等,希望通過陪伴式的服務,把售後這塊補齊。

  趙勇所說的“陪伴式服務”理念與監管層此前發布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資訊披露管理辦法》意見稿宗旨不謀而合。意見稿中即提及,可以通過月度報告等方式提高定期報告的披露頻率。

  市場行情最差的時候,也是建立品牌口碑最好的時候。

  王俊韜告訴界面新聞,雖然現在賣基金很艱難,但也是開拓新客戶的最好時候。“平時開拓新客戶的時候都特別怕,怕客戶一買就虧,現在通過基金組合包的形式開拓新客戶,心理負擔就很小。”

  如果留心觀察,會發現在一線城市的交通轉運站裡,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開始豎起了大廣告牌。趙勇說,以前公司更重視線上宣傳,現在更重視線下品牌推廣,比如高鐵、機場、市中心地鐵站的廣告牌位等。“尤其是市場處於比較低位的時期,或許正是建立品牌的好時機。”

  創新破局

  從新發產品端的創新也可以看出基金公司的變化和努力,如今年熱門的定期開放式基金,即針對基民持有時間短、難賺錢的問題。

  定期開放式基金是傳統封閉式基金的創新變種。先封閉運作,再集中開放,再封閉運作。相比普通的開放式基金,一定的封閉期有利於基金經理更專注於投資,不用疲於應對流動性難題。集中的開放期又兼顧了投資者的流動性需求。

  不過,發行定期開放式基金的門檻並不低。最大的問題是,投資者憑什麽把錢托付給你,一放就是兩三年?

  發行定開基金需要底氣,基金公司紛紛亮出大牌,“績優基金經理+一定的封閉期”成為流行爆款。如興全合宜執掌者謝治宇,此前管理的興全合潤(163406)、興全輕資產(163412)業績有口皆碑。

  也有業內人士對定開基金持觀望態度。它強製性降低了投資者的交易頻率,但仍無法阻止人們拿基金和其他產品作比較。

  樊明說,定期開放式基金的口碑能不能做好,取決於產品和持有人心理預期之間的落差。“以前定期類產品屬於偏固定收益的理財型產品。投資者難免會把定期開放式基金與銀行理財產品作比較,包括收益、風險、波動率等等,這就是他們心裡的benchmark。”

  如果說今年有底氣的公司都在做定開基金,那麽有錢的公司則自掏腰包做起了發起式基金。

  發起式基金的特殊之處在於,它由基金管理人、高管或者基金經理作為基金發起人,認購不少於一千萬的基金份額,持有期限不少於三年。和普通基金相比,發起式基金成立門檻較低,不需要達到兩億也能成立。

  因此,發起式基金也成了弱市裡發行新基金的蹊徑。根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8月26日,今年成立的基金共有808隻,183只為發起式基金,佔比達到23%。僅看權益類部分的話,今年成立的權益類基金共479隻,有68只為權益類發起式基金(不同份額分開統計),其中49隻權益類基金的規模在兩億份以下。

  這些發起式基金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為定期開放式的偏債型產品,這類基金有111隻,大多屬於機構定製債基;一類則以被動型基金居多。對於這類基金,可以理解為基金公司的長期布局,即使不賺錢也要發,如廣發基金。

  今年以來該公司成立的被動型基金已達10隻,主要按照三條思路:補充部分ETF的聯接基金,如京津冀ETF聯接;增加市場稀有的追蹤標的如中證基建工程指數基金;補充指數增強型基金,如廣發滬深300指數增強型基金(006020)。

  除了不賺錢也要發的發起式“迷你”基金之外,南方基金最近打出的“賺錢才收管理費”也讓基金圈炸了鍋。

  南方基金推出的這款產品名為南方瑞合(501062),封閉期三年。南方基金承諾,如果三年後基金沒有取得正收益,則不收取管理費。根據招募說明書,這筆費用為每年1.5%。

  從投資者的反饋來看,對於南方瑞合這類產品持正面評價居多,認為是基金公司和持有人利益的一種更深度的捆綁。也有一些投資者表示,“除了費率以外,更在意的是收益。”有人質疑這是“行銷噱頭”,也有人擔心“這種設計會逼得基金變保守”。

  對於投資者的擔心,南方基金的做法是將產品的權益類比例限定在40%以上。南方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權益)、南方瑞合擬任基金經理史博說,“權益類倉位的設定正是體現了南方基金負責任的態度。我們的設計初衷是在控制風險的情況下,為客戶持續創造價值。”

  對於南方瑞合的模式,史博直言內心激動。“我們希望通過創新的形式,發揮南方基金的投研所長。南方瑞合‘賺錢才收管理費,多賺不多收’的模式,明確地將基金公司跟投資者的利益綁定在一起,封閉期設定成三年,有利於基金經理的長期投資管理。”

  基金行業歷史上就是“好發不好做,好做不好發”。逆市發行新基金被認為是跳出“好發不好做”怪圈的最佳途徑。

  “當前市場整體估值已處在相對底部區間,從現在開始未來三年,無論是巨集觀經濟還是資本市場,相信都會面臨比較好的機會。如果南方瑞合能夠幫助投資者產生賺錢效應,下一個三年有望得到更多投資者的認可。”史博說。逆市發行新基金被認為是跳出“好發不好做”怪圈的最佳途徑。南方基金的想法也代表了部分基金公司的心態:雖說時下賣基金如此艱難,一些產品甚至是“賠本買賣”,但仍要堅持發行。除了公司的經營需求外,更多是在戰略布局等風來。

  對南方基金來說,南方瑞合承載著重要的試驗意義。為了宣傳基金,南方基金董事長張海波親自走上前線,曝光在公眾視野中,甚至通過影片訪談專門講述南方瑞合成立的台前幕後。

  “會不會對行業帶來擾動?我們確確實實是有顧慮,但是我們到最後形成的理念就是,只要對投資人有利,那行業本身它也面臨著一個重新生長、重新洗牌或者重新優化組合的過程。南方基金不做,其他基金公司也會這麽做。更何況降低管理費從世界來看,也形成一種傾向和趨勢。美國的先鋒和富達也開始走了降低管理費率這條路。”張海波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其實大家也都是朝著這個方向在進行探索,只是南方基金早走了一步。如果實踐檢驗是成功的,南方基金一定會按照這個路子走下去。

  “要真正和投資者站在一起。”這場發行寒冬裡,基金業的行動風向標比以往任何時刻都要強烈而鮮明。賺錢不那麽著急了,也不能那麽著急。

  近期備受矚目的養老目標基金正是這樣。業內人士透露,從產品設計到發行再到售後,監管層都給了十分詳盡的指導。“監管的反饋意見具體到子基金的產品篩選標準,靈活配置型基金如何歸類等等。”一位參與產品申報的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此外,由於養老目標基金有別於普通基金,需對相關IT系統進行改造更新,包括基金公司直銷系統與各大代銷管道的系統。據了解,有公司打算先以直銷形式佔領市場,本周即有一隻養老目標基金華夏養老三年持有(006289)發行。

  慢發行、慢賺錢,用兩三年甚至更長的封閉期慢慢做出業績,引導年輕人著眼更長遠的未來。在這輪新發基金寒冬裡,基金業正悄悄醞釀一場以慢為快的變革,大概正如歌詞所說“慢慢來,才會比較快”。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